sensor.live Team
SoftChef Blog_CN
Published in
Feb 1, 2019

5G 為物聯網而生 那4G算什麼|都只是千萬種連網方式之一

(圖片來源:cic.org.sa)

嗨大家,好久不見!

前兩篇都和大家提工業製造相關的話題,今天要來和大家“5G”這件事!(還沒看過前兩篇?傳送門在這)

我知道我的標題下的有點詼諧,但還記得3G升級4G的時代,我們有多興奮跑到電信商排隊急著換約的那天嗎?當時第一次感受到網速原來可以這麼快的悸動,這樣的記憶其實不到10年前,現在我們將再次體驗。

前些日子全球最受業界矚目的科技盛會之一,美國消費性電子展 (CES) 在本月(11日)剛結束,其中一個亮點話題就是5G,隨著5G的技術愈純熟,幾乎成為 2019 年科技界最重要的發展項目;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也在2018年底推出首款5G商用行動晶片,為商轉做準備。

而這些 G ( Generation ) 分別代表什麼呢 ?

1G 就是黑金剛電話時代,長長的天線,偶爾還要爬到高處才收的到訊號

2G 帶給我們簡訊傳話,替我們說出朋友曖昧不敢說的話

3G 開始可以傳圖片音樂

4G 開始下載影片 觀看直播 影音串流

至於5G,簡而言之就是現在我們所熟悉4G網路的延伸,只是更講求速度、低延遲、安全性這幾項。5G能提供的傳輸速度最快可以達到4G網路的40倍,而且時延很低 (來源: 維基百科 ),擁有這樣的條件才有資格運用在物聯網,怎麼說呢?讓我們以物聯網的角度接續故事。

坦白說,5G是個讓設備連網的千萬種方式之一

(圖片來源:ceva)

在物聯網應用的眼裡,坦白說,5G是個千萬種讓設備連網的方式之一,若只是想要傳個數值、幾張照片,4G就措措有餘了,NB-IoT也可以、更別說還有LoRa、Sigfox、RPMA、Weightless、HaLow,這麼多種LPWAN ( 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 ) 的技術選擇!的確,殺雞用牛刀的道理同樣也可以運用在5G上,所以搞清楚誰是“牛”就相當重要!

以這次的 CES 來看,亮點話題除了 5G 之外,還有AI 人工智慧、自駕車及虛擬與擴增實境 (VR/AR),其話題的共通性皆是需要傳輸大量的數據資料或影像,而5G的特性就是“大頻寬、低延遲”(在4G時代1GB的影片要花一兩分鐘、5G只要1秒就能完成!),最適合使用在影像傳輸或時間要求較高的應用上,這也說明了5G絕對是未來必要技術。

CES 展會不能錯過的另一個是“自駕車”,結合 5G、AI人工智慧、和無數個感知器與攝影機結合的物聯網應用,透過大量資訊進行AI分析,並且在路況發生之前快速判斷,可以大幅降低人為事故的發生機率。5G結合AI應用在不同領域也會有不一樣的發展。

以物流、公共運輸的例子,可以整合車隊系統隨時與系統中心保持最新路況與車輛情況的資訊,並且可以運用感測器偵測駕駛的生命體徵,避免因為駕駛疲勞或不可抗力等憾事發生;另外行動救護車還可以與醫院即時連線,盡可能先在救護車上進行救護並同時將資料回傳到醫院,把握黃金救援的時間。

除了大量的數據資料或影像傳輸外,還有什麼是適合 5G 的應用呢

(圖片來源: ARC Advisory Group)

綜觀來看,包含智慧製造、智慧零售、智慧醫療、智慧能源、交通運輸與農業,都會需要用到5G的技術,但有可能只是領域的一小塊。

譬如,“製造”中的機械手臂在操作過程中,是連0.1秒都不容許延遲的,就會需要用到5G的技術,但監控攝影機或門禁系統就使用 WiFi 與 BLE 就足矣。

“零售”中使用5G技術以及影像辨識可以快速分析顧客的性別、年齡以及消費記錄達到精準推送廣告,但櫃檯系統就靠 WiFi 連網即可。

最重要的是透過整合分辨哪裡該使用WLAN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PWAN或是WiFi、BLE、Zigbee,才能夠真正讓IoT物聯網發揮最大效益。

常常有人為問我們:「我的產品要升級物聯網,可以給我一個方案嗎?我適合什麼連網方式?收集什麼數據、該怎麼整合目前的業務或產品才能賺錢呢?」,霹哩啪啦的大哉問可真的是倒抽一口氣。事實上,物聯網發展還正在起步,許多商業模式都還正在探索中,沒有的公版模式或技術可以百分之百套用(想知道哪種整合方式最適合自己?聯絡我們吧!),不過可以確定的是,5G絕對是發展物聯網的必要技術,而且2019年將會有越來越多支援5G的產品問世。

感謝您的閱讀,想看更多我們的文章請點擊這裡,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對我們的解決方案有興趣,請聯絡我們,我們非常樂意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