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願》「小熊維尼」爭議大解析!為何中國玩家會如此憤怒?

完整解析《還願》的爭議風波:為何中國玩家會從捧《還願》為國產之光,到群起撻伐?從商業跟玩家的角度來看,赤燭有什麼樣的責任呢?

張志祺
志祺七七
9 min readMar 1, 2019

--

想用聽的嗎?「影片版」的討論:「還願」在這裡呦 ☝🏻

在這個月,來自臺灣的遊戲開發團隊「赤燭遊戲」推出他們的第二款恐怖情境遊戲《還願》,馬上在各大社群上引爆關注。但上架沒多久,就被人發現遊戲裡面竟然有一個符咒,上面寫著「習近平小熊維尼」和「呢嘛叭唭」這幾個字。

而這個意外的彩蛋,讓一個原本極度好評的遊戲,瞬間遭到中國網友強力抵制。今天,我們將會從商業和兩岸玩家情感的角度切入,一起來聊聊我們對這件事的看法!

事件簡單始末

2015 年,楊適維等 6 位共同創辦人一起成立「赤燭遊戲」這間公司,2017 年他們推出第一個作品《返校》,這個以 1960 年代白色恐怖時期高中校園作為故事背景的遊戲,結合許多民間信仰和恐怖的元素,在臺灣受到廣泛關注,不只改編成小說,也即將要開拍成電影。

今年 2/19 號,赤燭遊戲推出續作《還願》,以 1980 年代的臺灣家庭為背景,讓玩家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在主角的住家公寓裏面進行探索、解謎。在爭議爆發之前,《還願》在網路上就有非常高的關注度,許多中國網友和實況主紛紛認為這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國產恐怖遊戲」。

在 2/21 號,臺灣玩家率先發現這個小熊維尼的符咒,當天晚上赤燭就隨即更新遊戲內容,把「習近平小熊維尼」的印章改成「恭賀新禧」。但一切還是來不及了,從 2/22 開始,steam 這個遊戲平台就湧入大量負評,中國社群也封鎖《還願》相關字眼,原本的討論區和實況影片也被迫下架刪除。

到了 2/23 中午,赤燭在官方社群頁面發出道歉公告,表示這是遊戲設計時的暫時素材,但後來製作忙碌不小心忘記刪除。對此,中國代理商 Indievent 和投資人唯晶科技,立刻就宣布要和赤燭遊戲終止合作關係,除了《還願》之外,前作《返校》也在中國區的 steam 平台上全面下架,赤燭公司將依合約承擔包含退款在內的相關損失和賠償。

被中國封殺,反而殺出新市場?

有趣的是,隨著中國區全面下架,負評的這個部分也就跟著止血了。

同時,一些歐美媒體也相繼報導這個「被封殺」的消息,間接帶動赤燭公司兩部作品的國際聲量。根據 Steamspy 網站統計,《返校》和《還願》這兩部作品的銷量開始逆勢成長,甚至出現「已賣出百萬套」這樣的估計。

即使後來赤燭再度發出聲明,說這個數字是嚴重高估,但這個現象,也還是在臺灣又引起另一波熱烈討論。有些人就認為,這證明了我們如果想要發大財,除了倚靠中國市場之外,其實還有其他可能。

尤其近年中國日漸受到國際抵制的情況下,和中國分道揚鑣,反而可能會成為一門賺錢的新生意。追根究柢,中國之所以會被國際抵制,主要還是跟習近平政府的極權專制作風很有關係,對台灣大多數民眾而言,這種既不自由,又一天到晚宣稱要武力統一的霸道態度,可能正是大家寧願「維持現況」的主因。

為什麼中國玩家會這麼憤怒?

在臺灣,如果有人對總統開嘲諷,大家應該笑一笑或罵一罵就過去了,可能不會有太多人覺得這件事需要號召全民去抵制,所以看到對岸玩家的激烈反應,免不了又是「玻璃心碎滿地」這種評論洗版一波。

但如果我們把時間拉回 4、50 年前的臺灣,如果有外國人偷酸蔣介石,這肯定也是會引起大家群情激憤,甚至覺得連自己也一起被羞辱。在那個一黨專政、而且從小到大幾乎所有思想言論都被嚴格管控的情境下,領導人=黨、黨=國=整個民族,這其實都是非常直覺,又政治正確的事情。

雖然,中國玩家事前大力吹捧赤燭遊戲是「我們國產之光」,事後又大力切割、撻伐「想賺我們的錢又想搞台獨」的這個態度轉變,的確是滿有趣的;但換一個角度來看,某種程度上,也正是因為他們很認同、很喜歡這個遊戲,所以才會忍不住想要跑過來沾光

不過,就在實況主們都興高采烈到處推廣這個遊戲的時候,卻發現裡面有「疑似羞辱國家元首」這種「政治不正確」的內容,當然就會讓他們的認知產生劇烈矛盾,進而引起憤怒的情緒,因為這並不是原本預期中「應該要發生的事情」

從外人看來,這樣的認知失調和憤怒,主要還是來自於「莫須有」的情感投射,但除了衝擊心中根深蒂固的三觀以外,這件事情搞不好還會衝擊到他們的基本人身安全。以那些原本大力支持的網紅為例,他們花時間做的影片和分享文章,一夕之間全部付諸流水不說,事後還有可能得因此面對政府的各種審查追殺。

此外,從 2018 年開始,中國那邊對於 steam 遊戲平台的言論審核就越來越嚴格,所以有些人就推測,這次的事情會瞬間鬧到這麼大,可能是五毛黨或 steam 中國代理商的刻意炒作,因為他們可以藉由這一波爭議,找到更好的理由來控管這個遊戲平台,進行更嚴密的思想審查,或是藉此取代 steam 在中國的地位,謀取私人利益。

但姑且不論這些,無論如何,這次事件所引發的種種效應,對中國玩家來說,的確都是巨大的損失

赤燭在商業上的問題

除了剛剛那種「來自於中國的陰謀論」以外,網路上當然也有人在推測,這一整波事件,可能都是赤燭公司刻意設定好的行銷策略,為了就是要幫之後的其他作品、甚至是進軍國際作準備。

但,真的是這樣嗎?從數據上來看,赤燭前作《返校》在中國的銷量,佔了7成,而他們長期以來,也都樂於接受中國方面的投資與代理,這表示他們對於中國市場,至少還是有一定程度上的重視。

再加上剛剛的幾點分析,我們就能理解,不管他們到底是不是故意的,這件事確實都徹底阻斷團隊未來在中國發展的可能,也直接傷害到不少支持他們的玩家。而這種「遭到背叛」的感覺,當然也同樣適用在那些願意跟他們合作的投資人與代理商。

有媒體就報導,事件爆發之後,北京當局馬上就派人去找當地代理商「喝茶」,藉此調查他們的涉入程度。所以,儘管臺灣這邊多半是力挺赤燭,甚至認為他們只是在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不需要對此道歉,但赤燭遊戲作為一間商業公司,如果因為這次事件在臺灣屬於「政治正確」就不道歉,反而更不應該。

平心而論,素材不小心放錯的這種 bug,對遊戲開發商來說,真的是很容易就會不小心出包的錯誤;但無論如何,製作過程有所瑕疵是事實、做出「傷害代理商與投資人權益」的內容,同樣也是事實。

所以,撇除所謂創作自由或言論自由的爭議,至少從商業的角度看來,赤燭絕對還是有必要出來道歉、扛責任的。因為這些都是關乎「商業聲譽」的問題,要是出了一個會波及別人的包卻又毫無悔意,那之後可能也沒有什麼人會敢跟他們合作了,更不用說,這件事情可能還會影響到無辜人士的性命安全。

我們的觀點

雖然這次事件算是「非常政治」,但如果改用「文化衝突」來解釋,其實也說得通。

由於兩岸分治多年、也各自產生不同的主流價值,但卻依然被一些像是「兩岸一家親」之類的論述給羈絆,導致大家很難完全用理性的態度來正視彼此之間的差異。那也正是因為有了錯誤的期待,所以很容易就會不自覺把自己習慣的主流價值,套用在對方身上,進而帶來各種敵視與衝突。

以這次事件為例,我們覺得,在批評中國玩家玻璃心之外,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著用另一種溫柔的角度,去同理對方所遭遇的困難。追根究柢,這些言論審查或思想塑造的東西,罪魁禍首還是源自於專制的中國政府,在這個框架之下,其實兩岸人民大家都是受害者。

所以,有時候我也會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守護臺灣的民主自由?我又應該要怎麼使用手上的自由,才能讓這個得來不易的東西,顯得更有價值呢?

後來我意識到:自由的意義不只是保障我們批評、嘲諷別人的權利,最重要的是,相對於嚴密監控的極權體制,它給我們看見更多不同觀點的機會,讓我們的人生有更多不同的可能。

我想,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對臺灣感到驕傲、甚至願意用盡全力來守護它的原因吧!所以,我們決定要帶著這樣的自由,去發掘更多不同的觀點,然後理解、包容和自己不同的人。希望有一天,中國朋友也能放下批評的手,起身追求屬於自己的自由。

最後,我們也想問問大家,你覺得這次事件的真相是?

A. 赤燭不小心出包

B. 赤燭刻意操作

C. 中國代理商帶風向

D.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吧!

歡迎來 YouTube 留言,參與我們的討論呦!

YouTube 腳本|志祺七七 × 圖文不符
Medium 編輯|Tao. 邱韜誠

--

--

張志祺
志祺七七

圖文不符|簡訊設計共同創辦人,總是在減肥。是個憎恨熬夜但每天都熬夜的矛盾男子,目前專注於社會關鍵議題的推廣;並在資訊設計的領域裡,不斷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