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楷體+彩虹色+超大 logo?公部門美感煉成的三個關鍵!

「那個 LOGO 再幫我放大~」「用紅色看得比較清楚啦!」公家機關對於設計的神秘邏輯常讓人不敢恭維,而究竟那傳說中的「公部門美感」是怎麼產生的啦?

張志祺
志祺七七
8 min readDec 14, 2018

--

想用聽的嗎?「影片版」的「公部門美學」在這裡呦 ☝🏻

其實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有不少讀者朋友應該知道,我們的背景是一間設計公司吧(?)。在之前,有個公家單位聯繫我們說要找我們做設計,其中特別提到:「因為希望不想再做出一些很『公部門』的設計,所以想找你們幫忙。」

因為公部門蠻常要傳遞複雜的概念,跟我們資訊設計的強項算是蠻搭的,所以我們跟不少公部門都有合作。

不過,公部門特別說,希望不要做出很像「公部門」的作品,不覺得有點有趣嗎?今天我們就想來聊聊,什麼是「公部門美感」,以及我們認為的成因及解決方法!

什麼叫做公部門美感?

一般來說,我們講到「公部門美感」,就會想到「這種風格」的作品……。

比如有美美的標楷體大字、彩虹般的花俏色彩,以及配上好像怕人沒看到的巨大 logo……

這些元素混雜在一起,常常造成人類視覺上的衝擊,看完後仍久久不能忘懷,想對天大喊:「我到底看了什麼?」因此也常常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或是被各種消遣。

不過,在此讓我們先暫時把所謂的美感擺在一旁,單純的把它看成一種很特殊的風格好了。那麼,為什麼這種風格的設計會在「公部門」中獨領風騷呢?它是不是在公部門中有什麼特別的優勢,導致更容易被選中呢?

接下來,我想從我們的經驗來看,公部門風格有優勢的三個可能原因,以及作為一個設計師的反思。最後,再聊聊要怎麼面對「公部門美感」。

三個原因造成公部門美感

第一,複雜的程序:

首先,我覺得這種風格之所以能在公部門中長盛不衰,第一個原因就是「複雜的程序」。

公部門的專案,如果預算超過10 萬元,就要進行所謂的「公開招標」。

為了要參與招標,在申請階段,就必須先花費時間準備好大量的資料來參與投標,比如先寫好各種詳細的企劃書,更誇張的會直接把成品都試做出來;此外還要準備證明公司資格的文件。

注意,這是還沒接到專案之前喔!

準備這些文件會付出大量的成本,即使做完了,案子也可能被其他廠商標走。這些風險,會讓設計公司覺得這種專案有非常高的成本,成本一高,能用在設計物本身的時間就減少了,也因此帶來了這種「簡單!直白!」的設計風格。

第二,則是複雜的決策單位。

一般來說,在公部門的專案中,負責溝通聯繫的,大多都會是組織底下的科員。而這個科員可能沒有實際的決策權,真正的決策權在更上上上層的長官手上。

但上層長官通常會比較忙碌,且年紀較大,因此會較容易跟正在流行的視覺風格脫鉤,但偏偏又是他們要為這個專案負責。

這導致了有想法、有憧憬的窗口,在花了很多心力與設計公司溝通後的成果,最後都在高層決策時被打槍。在反覆不斷的修正改稿後,很多時候設計公司為了不要虧本,就很容易放棄原本堅持的風格,配合產出相應的「公部門設計」。

第三,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也就是在決策流程中缺乏專業者的意見。

前面講過的狀況,其實不只公部門會有,階層比較複雜的企業也會有;但企業裡比較可能存在設計或行銷的人,從不同角度給出專業的意見。

但以公部門來說,大多數公務員的背景都跟設計無關,平時公務也都相當繁忙,導致他們其實沒有心力,去額外學習如何判斷設計好壞的能力。

可是,在公部門的決策流程中,他們被迫要承擔責任,又沒人支援、亦沒有專業人士的協助,才會產生這樣的結果。而這樣的結果,又造成了設計師與公部門頻繁的衝突。

「怕犯錯」的思維,讓美學停滯不前

但在這邊,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們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在這三個原因背後,有一個貫穿公部門的核心價值,就是「怕犯錯」。

他們會特別擔心做了一個過去沒做過的事,會不會惹來民眾的抱怨?會不會效果比以前差?會不會導致長官被議員或立委質詢?

因此,為了避免犯錯,他們有剛剛提到的「複雜的程序」,希望找到「對」的廠商;也有「複雜的決策單位」,希望能做出「對」的決策。

也因為這樣,所以公部門通常只要做一次沒出什麼錯,之後就會按照這個方式進行。這些「公部門美感」,對他們來說,其實更像是「複製過去沒出錯的經驗」。

不過,這樣一來,當外面的設計風格與做法不斷推陳出新,甚至因為科技或環境而有不同的可能性時,公部門卻往往還在原地踏步。

改變的方向?專業者的參與可能是關鍵

那我們該如何改變呢?我覺得會需要公部門內外一起配合。

還記得剛剛提到的第三個原因:缺乏專業者的意見嗎?

「讓專業者能參與」或許就是關鍵。

公部門最在意的是「犯錯」,如果負責人沒有專業知識,那他就只能依賴複雜的決策單位來分攤責任、並透過複雜的程序,希望能在「程序上」找到可信任的單位,來避免犯錯。

這種「防弊大於興利」的想法,雖然有其道理跟背景,但對想做好事情的廠商來說,反而成了很大的限制。

不過,如果「專業者」能在其中扮演好適當的角色呢?

專業者能扮演雙方的橋樑

這邊就來談談我的經驗吧!我在今年成為故宮的青年諮詢委員,還有台北市的設計美學整合小組委員,用這樣的身分,開始針對政府重點的行銷設計物提供一些意見。

有一次,我、廠商跟府方,正在開一個討論專案要怎麼進行,以及時程安排的工作會議。

會議上,府方原本在標案內有描述的需求,因為開標時程以及一些不可控的因素,變得有點不合理;而廠商對於要怎麼執行專案,也有些沒釐清好的地方。於是雙方的氣氛逐漸開始變得有點火爆。

而當時發現了這點的我,就向府方說明哪些要求其實不合理,應該要調整,也跟廠商說明哪些地方沒釐清好。

作為被聘僱的委員,府方對我有相當的信任,因此當我為廠商說話時,就不會發生衝突,反而能讓雙方因理解客觀上的困難,而進展得更有效率

如果廠商提出的解決方法跟府方的期待不同,我也能用他們聽得懂的方式,跟他們解釋為什麼這樣不適合。此外,還藉由課程分享,讓府方逐漸養成相關的專業知識。

這種角色,能夠幫助我們把對的人找到,然後讓彼此用合理的方式合作。

當然,聘僱外部專業者,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內外共謀,或聘僱的委員收回扣的風險,不過我認為在適當的控管下,仍是一個好的做法。

此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要營造一個「可以犯錯」的環境,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給予願意嘗試、創新的單位多一點掌聲。

新的嘗試,就一定會有風險。所以,當府方嘗試一些新東西,你感覺跟往常有點不同的時候,可以盡量給他們一些鼓勵,當他們的後盾。

而這些有瑕疵、未必盡善盡美的成果,才會成為他們下一次做的更好的養分喔!

那你對「公部門美學」的想法呢?

不知不覺,文章也到了尾聲,在看完這篇後,你對於公部門美學有什麼想法呢?而你又有沒有看過哪個印象深刻的公部門美學作品呢?歡迎趕快到 YouTube 留言區跟我們分享吧!

YouTube 腳本|志祺七七 × 圖文不符
Medium 編輯|Tao. 邱韜誠

--

--

張志祺
志祺七七

圖文不符|簡訊設計共同創辦人,總是在減肥。是個憎恨熬夜但每天都熬夜的矛盾男子,目前專注於社會關鍵議題的推廣;並在資訊設計的領域裡,不斷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