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筆電購買指南(四)

CJLun
ShopJKL
Published in
13 min readJun 27, 2021

DELL 筆電的其他周邊探討

DELL筆電連接埠與擴充HUB探討

由於DELL筆電越做越輕薄,許多機種的連接埠也相對減少,若要使用則需由外部的擴充座、轉接器進行擴充。

XPS 13系列為例,為了追求輕薄,僅提供兩組Thunderbolt 3的連接埠(Thunderbolt是由英特爾發表的連接器標準),除非你不打算連接任何投影機、螢幕,也不使用任何USB外接設備,只使用無線網路進行資料傳輸,否則勢必得添購對外的USB或Thunderbolt 3擴充HUB,以供連接使用。

XPS 13連接埠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官網)

定點使用上,如預算高一點,可考慮Dell Universal Dock — D6000擴充基座;預算少一點,則可考慮他的雙胞胎弟弟Dell Docking Station — USB 3.0 (D3100),或者VisionTek VT1000擴充基座也可列入考名單。

若要攜帶方便與預算考量,則可以考慮使用這種type c的擴充HUB做為外出攜帶時使用。

只是額外攜帶一個裝置,有時難免感到不方便,而且也成了DELL筆電中一個額外的支出項目。

因此在選擇DELL筆電時,除了前面所敘述的處理器、記憶體、硬碟三大重點外,還需特別考量到欲購入之DELL筆電機種,連接埠是否足夠日常使用與其使用頻率的問題。

Dell Universal Dock — D6000擴充基座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官網)

一般DELL筆電的連接埠可大致分為幾個使用類別:USB使用,螢幕輸出使用、上網使用、充電使用、其他。

USB使用目前又有幾大類介面規格,常見於DELL筆電上的規格有為USB2.0、USB3.1 Gen1、USB3.1 Gen 2 ……等各種令人眼花撩亂的USB系列,若搭配Thunderbolt介面,則會是較常出現在DELL筆電高階機種的Thunderbolt 3

而螢幕輸出常見的介面有:傳統類比VGA埠、數位化HDMI埠、Mini DisplayPort等;上網使用的為有線網路RJ-45埠;

充電使用部分,有的機種介面已使用USB Type C連接埠,用USB PD(USB Power Delivery,是USB開發者論壇發布的USB充電標準與技術)進行充電,有的機種仍保有自己的充電接孔;其他部分則為SD記憶卡、讀卡機、SIM卡等裝置。

DELL筆電USB埠簡介

DELL筆電中的USB依據不同機種有著不同數量、介面。目前主流介面以USB 3.1以上的Type A、Type C兩者為主,另也有使用USB2.0埠的機種。

Type A就是我們一般常見的USB標準接孔;Type C則是新制定的接孔規格,優點為使用時正反兩面都可以接入,且傳輸速度快,新推出的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已漸漸增加或採用Type C規格。

2015年USB-IF (USB開發者論壇)公告,將USB 3.1更名為USB 3.1 Gen2,而原本的USB 3.0更名為USB 3.1 Gen1。USB介面系列的傳輸速度依序為:USB 3.1 Gen2(原USB 3.1) > USB3.1 Gen1(原USB 3.0) > USB2.0。

後來因為版本規格過於混亂,USB-IF統一將USB歸納成2.0與3.2,原本的3.1 Gen1與Gen2都納入3.2之中,然而舊稱已經流通市面一段時間,市場上的產品標示大多還是以舊稱為主。

USB各版本歸納示意圖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對USB有了初步的認知後,可以發現,在選擇DELL筆電時,一般常見機種通常會配置至少2個USB 3.1 Gen1的接孔,有的接孔還會有USB PowerShare(提供外部裝置充電使用),與USB 3.1 Gen1或Gen2的Type C接孔,而有些DELL筆電機種的Type C接孔也會出現使用Thunderbolt 3的情形。

例如DELL筆電中的Latitude 5401,就具備三個USB 3.1 Gen1 的Type A接孔,其中一個可以支援Powershare;另外還有一個能支援PD(Power Delivery)的Type C接孔。

Latitude 5401連接埠示意圖 (資料來源:DELL官網)

如果是一般文書用途,就無須大量外接如隨身硬碟、有線鍵盤、有線滑鼠等會長時間外接於DELL筆電上的裝置,另外,若以藍芽系列裝置或擴充HUB取代,亦可達到節省USB連接埠使用量目的。

DELL筆電螢幕輸出埠簡介

現在螢幕、投影機等裝置,使用HDMI介面的比例日趨增加,而比較早期一點的螢幕或投影機機種,仍有提供或只能使用VGA介面。

HDMI:高畫質多媒體介面,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VGA:VGA端子,Video Graphics Array connector

HDMIVGA兩者介面差異主要在於:前者為數位訊號,後者為類比訊號;HDMI可以一併傳輸音訊,VGA則無法,需額外連接一條音源線才可輸出聲音。

目前多數的DELL筆電多半有HDMI接孔,且是以常見的Type A為主,VGA則僅保留於少數產品上。如果只有HDMI接孔,但碰上必須使用VGA輸出的情境,可以購買轉接器來解決,如HDMI轉VGA的轉接器,或USB轉接器

HDMI也有分版本,目前最新版本為2.1,在DELL筆電中常見的HDMI版本,依機型、產品定位,以1.4–2.0為大宗。

各版本主要差別在於對訊號內容的承載頻寬,越新的版本頻寬越大,但並非越新越好,還需要能支援或擁有該版本特性的連接裝置或連接線材。

以一般日常使用FHD螢幕,甚至4K畫質螢幕,使用HDMI 1.4其實已經綽綽有餘,而2.0版也能向下相容1.4版,不必擔心新舊相容問題。

另外,還有一種影音用的埠,與HDMI一樣是使用數位訊號,名為DisplayPort,簡稱DP。

此接孔另有一種適用於攜帶型裝置的,較小巧的形式,名為Mini DisplayPort(Mini DP),以這台Dell G7 15 Gaming Laptop為例,如使用顯示卡RTX 2060以上,就支援使用Mini DisplayPort。

DELL筆電網路、電源與其他簡介

  • 網路

DELL筆電中,除了以輕薄為訴求的7000系列,與一些小尺寸類的機種以外,一般機種多半都會有RJ-45網路孔可供使用,如果沒有此網路孔,卻需要使用的話,如前所述,購買一個USB轉接器即可。

而在遊戲用的筆電中,則會特別強調其網路晶片與眾不同,如這台Dell G7 15 Gaming Laptop,使用Killer Networks E2500V2,以高效能的網路處理為訴求,確保遊戲期間不會LAG(延遲)。

  • 電源

DELL筆電在電源部分,除了超輕薄機種會以USB Type C作為供電來源之外,其他多半都會以獨立電源接孔連接變壓器的方式作為電力來源。

另外依照機種的不同,會提供內建DVD光碟機、記憶卡插槽、SIM卡插槽與智慧卡讀卡機等功能,如果有特殊需求,可以選擇加購使用。

綜合上述,就會發現許多看似不重要的小細節,都或多或少造成了使用上的差異。

比較極端的例子如DELL筆電中的XPS機種,為了追求輕薄,XPS犧牲了對外連接埠,因此都得靠額外的擴充HUB達成外接,反而在攜帶上相對造成麻煩。

整體而言,DELL筆電除了以輕薄為訴求的7000系列機種外,多半對外接埠都還算完整,原則上以2–3組USB 3.1 Gen1,配上HDMI、RJ-45網路孔各一組,就足夠應付日常所需了,建議大家在挑選時多留意,可以節省一筆購買擴充HUB的費用。

DELL筆電顯示卡選購簡介

針對有繪圖美工或遊戲需求的客群,DELL筆電也提供了強悍的筆電專屬顯示卡。

DELL筆電具備顯示卡的機種,主要以G系列、Alienware、Precision這幾條產品線為主。

Precision主打工作站需求,使用NVIDIA QuadroRadeon Pro專業級顯示卡;G系列Alienware這兩條產品線則是以遊戲為訴求,使用以NVIDIA® GeForce® GTX與NVIDIA® GeForce® RTX 為主要顯示晶片。

遊戲晶片中的RTX 20系列,根據官方部落格這篇文章指出,RTX 20系列使用新款Turing(圖靈微架構)架構GPU(圖形處理器),加強了畫面中的光線照明效果,例如陰影、折射、反射、全域照明等,讓遊戲的畫面看起來像電影一般逼真。

而在晶片價格上,由於產品新推出,售價相對較高。

在效能部分,notebookcheck中也有提供了Laptop Video Graphics Cards — Benchmark List天梯表,可以做為效能參考使用。

原則上顯示卡更可以說是一分錢一分貨,若有極高的效能需求與足夠預算,則可以考慮入手搭載RTX2080晶片的機種;若預算有限,也不強求遊戲畫面的品質,GTX1650或GTX1660Ti其實就足夠應付一般遊戲所需。

當然,有的DELL筆電所使用的顯示卡不在前文所述,例如可在Vostro產品線中看見的NVIDIA GeForce MX250,或者搭載超微(AMD)顯示卡的機種。

搭載NVIDIA GeForce MX250的DELL筆電,顯示卡定位比較不同,若以整體效能而言,NVIDIA MX系列定位為入門級的產品,主要用來提供一些有GPU會更流暢的使用情境,像是簡單剪接一下影片、輕度3DS Max(三維計算機圖形軟體)等。

這篇文章就在討論MX250是否能使用3DS Max,答案是可以的,作為臨時用途,或者玩輕度遊戲的表現都不差,至少比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好。

但若是遇上對效能等級要求較高的遊戲或軟體,執行起來就會比較吃力。這邊有一篇MX250 vs GTX 1050 Mobile vs NVIDIA GeForce GTX 1050 (Desktop)的性能對照文,就GTX 1050的部分來看,可以發現以下兩點:

一,現今筆記型電腦與桌上型電腦的顯示晶片,素質已可說旗鼓相當。

二,MX 250與GTX 1050相比,雖仍有一段落差,但再怎麼樣的落差,效能還是比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好了不少,其原因可參考這篇:處理器與MX250、MX230的比較

整體而言,搭載NVIDIA GeForce MX250的DELL筆電,在效能上雖比不上GTX遊戲主流的晶片,仍優於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但擁有獨立的顯示晶片,缺點莫過於在電力消耗上,會比沒有獨立顯示晶片的DELL筆電還要高,另外獨立顯示晶片也需要相關散熱模組,整體重量亦隨之增加。

因此,如果沒有特殊其他用途,以文書作業、一般上網、輕度的網頁遊戲而言,使用處理器內建的顯示晶片,就已經綽綽有餘了。

DELL筆電螢幕選購簡介

DELL筆電螢幕部分,有觸控與非觸控可供選擇,解析度從1366×768的HD、1920×1080的FHD到4K解析度都有,大小則是從11吋到17吋都有相對應的產品可供選擇,因應每種產品線主打的不同特色,也衍伸出相對應的搭配組合。

  • 解析度

首先從解析度的部分切入。一般而言,解析度越高,對於影像品質的呈現就越好,越能夠表現出影像中的細節,畫面看起來也越清晰,不過相對的檔案也會比較大。

HD:High Definition,高畫質,最低支援解析度規格為1280×720

FHD:Full High Definition,超高畫質,最低支援解析度規格多為1920×1080

4K:4K resolution,水平、垂直解析度分別達到4000、2000像素,支援解析度普遍為3840×2160

過去礙於技術成本,螢幕解析度一般以HD為大宗,後來隨著技術進步,FHD慢慢成為主流,緊接在後的4K也慢慢如雨後春筍,在一些高階產品線中陸續出現。

DELL筆電到底要選哪一種解析度好呢?

總歸一句話,還是得看需求,畢竟解析度越高的背後,代表著更高的耗電量,電腦所需運算的資源也隨之提高。

這篇文章中提到,10-19吋適合以HD與FHD的解析度為主,21-32吋則可考慮2K、4K的解析度。體驗上,FHD與4K在小螢幕(如DELL筆電中常見的14吋畫面)所呈現出的差異,乍看之下不會太大,除非近一點看,才較能體會其中的區別,因此高解析度也需有相對應的畫面來源可供放映,才能充分發揮出高畫質的效果。

另一個風險是,若所使用之應用程式對於高解析度(如2K、4K)的支援度不足,有可能造成UI介面(使用者介面)變得很小,眼睛要貼著螢幕,才能看清楚字的窘境。

因此有時反而要調整設定,將解析度降下來才可獲得改善,選購上則建議,若無特殊需求,以FHD解析度即可。

至於為何不推薦HD的原因,主要是可呈現的細膩度較FHD差,且兩者價差不大,能用FHD就用FHD,且在一些情境,例如文書處理上,因為字體可以呈現比較小,FHD可以看的資訊會比HD多,像是使用EXCEL時,一次能看比較多欄位,不必一直左右拉動看報表對照,進而增進工作效率。

  • 螢幕尺寸

DELL筆電螢幕尺寸其實相當多元,各產品線中,螢幕尺寸的主力產品為13、14、15吋居多。

當然也會有些例外,如為了攜帶方便,只偶爾作簡報使用的情況下,可考量13吋以下的DELL筆電機種,缺點就是螢幕真的偏小,長時間使用的話,建議考慮外接一台螢幕,保護眼睛健康。

若同樣是需要攜出,且使用頻率高的情境下,不妨擇畫面選擇大一點,如13吋或14吋螢幕的機種,視野較舒適;至於攜出或移動頻率低,可能僅在固定幾個地方移動,或者是因空間不足,而以筆電取代桌電的狀況下,則建議以挑選15吋以上螢幕機種,對於視力保健、使用時的舒適度有相對的提升。

  • 觸控螢幕

是否要選購具有觸控螢幕的DELL筆電,建議先審視自身需求,多方考量後再決定。

通常會選擇觸控螢幕的情況,多半為在外執行業務,操作以及時、直覺為主要訴求,這時有觸控螢幕就方便很多,省去取出滑鼠,或操作觸控板的時間。

觸控螢幕最大優點在於,操作直覺,使用手指便能夠直接進行操作,然而缺點則是預算較高,且會增加一些重量,另外整體產品在妥善率上,會較筆電多了一些風險。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ttps://www.shopjk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