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Cervelo R5 顛覆你對爬坡車的想像
--
Cervelo 已經是性能車的代表名詞。不像動輒百年歷史的義大利品牌,品牌雖只成立20幾年,但Cervelo目標始終如一,就是打造最厲害的賽車。
還記得在2009第一次接觸到Cervelo,第一次跨上R3,第一腳的起步,是非常快速且紮實的,這也跟品牌忠旨相呼應——我們做的車就是讓職業選手使用,尤其在當時還是複合式車架居多(碳纖接鋁合金管),全碳纖車能做出這樣的性能非常不容易。
2012 當各廠一級車重量還在800–900g時,Cervelo 推出R5CA,重量直接到660g,當初國內外,要拼整車重量,五公斤俱樂部,都一定使用這款,但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少,美金$9800,僅只有車架組。
介紹了Cervelo 厲害的技術後,今天的主角,2022 New Cervelo R5 Disc,雖然這次改版的外型跟上一代有七八成像,但骨子裡是完全不一樣,完全顛覆你對爬坡車的想像。
R5 DISC 四大重點整理
新配色,上管為變色龍,由黃轉綠配色,其他部分為黑灰色,搭配上金邊的Cervelo,點綴出新世代R5。
不同的角度,呈現出不同的配色
1.重量
新R5重量減輕16%,車架僅有700g(56尺寸),前叉也非常輕量,僅有329g,大多數一級車會落在340g,這也代表著前叉加上車架,大概只有一公斤。爬坡要快,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減輕重量,而要達成6.8公斤,新R5能輕而易舉完成。車架前叉減輕之外,車把/龍頭/坐管,也再省去44g,打造最輕的R5 DISC。
外型雖與上一代相似,但使用不同的碳布推疊,更加輕量。
原廠也提到,龍頭是搭配R5所設計,更符合安全規範,所以只要更換其他品牌龍頭,將會失去原廠保固,這一點要特別注意。
新世代的CERVELO,已經將碼表座標配到每一台車款,讓整體外觀更簡潔,不需要另外再購買額外的碼錶座,破壞整體美觀。(原廠提供Wahoo與Garmin底座)
2.操控
另外純種爬坡車,操控上是非常靈敏,這次改款也將頭管加長一些,增加操控性。而有爬坡就一定有下坡,五通高度降低,讓車貼地性更好,高速下坡也更穩定,不會讓車子有浮浮的感覺。
3.空氣阻力
R5雖然已經有著頂天的輕量化,設計團隊也將車架管型優化,空氣阻力降至最低,隱藏走線,減少25g空氣阻力,讓爬坡車越來越全功能。
4.舒適性
如果您擁有過Cervelo,對他的剛性絕對讚不絕口,但只要超過百K的騎乘,就會有滿滿的疲勞累積,剛性與舒適很難兼具,沒有人願意犧牲剛性去達成舒適性,但Cervelo願意這樣做,工程團隊在製作其他車款時,調配出新的配方,完美混合頭管與五通的剛性比例,過去為了讓車架達到最大剛性,從未將此技術放上。為了讓新世代R5更加完美,設計團隊嘗試了更多碳纖堆疊組合,不僅團隊親自測試,也讓一級職業隊Team Jumbo Visma參與開發。
這次上管的設計,高度些微調整往下,讓坐管可以外露出更多,來達到"減震"效果。
新式座管多了後移25/15/0度,更能接近Fitting後的需求。
五通的高度也是這次改款的重點之一,高度略為降低,讓車架整體調性會有所不同,貼地性更好,讓整個車在過彎會更穩,更黏。
這次臨時的邀約,來不及帶上卡鞋,但整體來說依然保持著R5的特色,起步仍然輕巧快速,猶如上方文章所提到的舒適性,確實比起以往有更不一樣的感受,過減震條明顯感受到跳動感不像以往來得激烈。在騎行過程中跟代理商也提到他們有請台灣選手來試乘,因為邀請來的選手原先就是騎乘上一代R5,更能感受到新舊款的差異。選手提到:舒適性差異最大,坐點跟手把減震優化非常多,另外在高速的騎乘下,上一代前輪會有種漂浮感,新一代路感非常穩定,五通的剛性也有提升,不管是再次加速,平路衝刺,反應更快,我們也非常期待新世代的R5在賽場上的表現。
2022 CERVELO R5 Disc 產品資料
全內走線設計(限制使用電變)
D型坐管(提升減震能力)
龍頭分離墊片設計(高度調整更輕鬆)
高低頭碗上蓋選擇(符合Fitting需求)
最大可容納34mm 胎寬(可應付更多地形)
車架重量700g(尺寸56)
前叉重量330g
建議售價:$175000 (包含車把/龍頭/座管)
Jumbo-Visa車隊版售價:$180000(包含車把/龍頭/座管)
SIMNA BIKE為Cervélo指定經銷商。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六12:00–21:00 (週日休)
店址|新北市板橋區長江路二段284號 (👇🏻可直接按以下連結)
Google Map: https://goo.gl/maps/D1kPa2rJM212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simnabike
Facebook: www.facebook.com/simnab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