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意練習 / Anders Ericsson & Robert Pool 》天真練習法 vs. 目標練習法 vs. 刻意練習法

Megan Lai
化繁為簡的資訊整理術
6 min readOct 6, 2019
刻意練習 / Anders Ericsson & Robert Pool | 化繁為簡

1. 刻意練習就是在建構更好「心智表徵」的過程

從國外業務,跨足到數據分析領域,這一路走來其實很挫折。

不只一次的懷疑問自己:「這真的是我的天賦所在嗎?」

線上課程的作業總是寫錯、第一次期中考甚至只有17分,
好像瞎子摸象一般,懞懞懂懂的聽著課、做著習題,
但成效就是很差、甚至嚴重打擊到自信心。
好幾次都很想就這樣放棄算了….還好在關鍵時刻看到這本書…
幫助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方法~

  • P12
    「心智表徵」提升到刻意練習核心的全新高度,讓讀者對刻意練習理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認為刻意練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建構更好心智表徵的過程,因此建構心智表徵就成了本書最重要的基石。
  • P18
    所謂的「天賦」,只是種迷思!其實頂尖人士所擁有的「天賦」,是大腦和身體的適應力,而這種天賦人人都有,我們在環境與自我的要求下,將其發揮得更大。
  • P66
    駕馭大腦與身體的適應力
    研究顯示,學習新技能相較於持續練習已習得的技能,更能使大腦產生結構性變化,但逼得太緊或時間過久,可能讓人筋疲力竭,導致學習效果低落。大腦和身體一樣,在被逼出舒適圈,但不是離開太遠時,改變最快。
  • P105
    由於各領域心智表徵的細節可能是天壤之別,要提出不過於籠統又能一體適用的定義並不容易,但本質上,這些表徵是既有的資訊模式,可能是某些事實、影像、規則、關係等,儲存於長期中,而且在某些種類的情境裡可以用來迅速有效地回應。所有心智表徵的共同點是:儘管短期記憶有其限制,人卻能運用心智表徵快速處理大量資訊。事實上,心智表徵可被定義為一種概念結構,目的是避開短期記憶對於心智運作過程中的限制。
  • P107
    近乎所有領域的專家都有一項特質:心智表徵較弱的人看來隨機或混亂的一堆事務,專家有能力看出其模式。換言之,專家能見林,普通人只能見樹。
  • P110
    心智表徵的關鍵用處在於協助處理資訊:理解、詮釋、存入記憶、組織、分析、做出決定。所有專家都是這樣做的,而多數人其實都是某方面的專家,只是自己未必意識到。
  • P111
    雖然正在讀這段內容的多數人都是閱讀專家,完全可以辨認頁面上的文字和句子,不過有些人比較有能力理解和吸收書傳遞的資訊,其中的差異同樣取決於心智表徵能讓人突破短期記憶的限制到何種程度,以留住讀取到的資訊。在某個主題上投注的心力越多,心智表徵就越精細,理解、消化新資訊的能力也越強。
目標練習法 vs. 刻意練習法 vs. 天真練習法| 化繁為簡

2. 訓練不只重量更重質,關鍵是要有目標的練習、有效率的訓練方式

幸運有這本書,讓我在風雨中生信心 XD
有一連串的自我覺醒和感觸:

如果肌肉養成可以透過運動、重訓訓練,
大腦一樣也可以透過訓練培養我的數據敏銳度?
一萬小時練習法真的行得通嗎?

  • 曾經,我以為每天早起聽課就是在培養數據力,
    但重複性的日復一日行為其實學得很茫然,
    原來根本問題就是我沒有做到「 有目標的學習!」
    練習也需要策略,如果交給身體用習慣去學習,
    很容易重蹈以前的覆轍,好像學會、又好像沒有精通?
  • 面對不熟悉的數學、統計領域,不是頭腦笨,是心智表徵弱,
    面對不熟悉的領域,需要花加倍的心力也是合情合理,
    如果逃避,心智表徵永遠在數據領域就是弱,
    無論何時再次學習、經歷,都會是一樣的窘境。
  • 換言之,一旦成功駕馭數據領域的心智表徵,
    未來在消化、理解這個領域的資訊也就會更快、更熟練了。

P21 光有訓練的「量」是不夠的,還必須兼具訓練的「質」,能夠掌握「有效率的訓練方式」的一方,才會是最後的贏家。

P39 有目標的練習
一個人的表現一旦到達「可接受」的程度,動作成自然,再多花幾年練習也不會進步,還可能更差。「有目標的練習」成效好過一般「學會就行」的方法,也朝我們的終極目標「刻意練習」更進一步。

P54 目標練習法的四大特質 vs. 天真練習法

  1. 目標練習法有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
  2. 目標練習法講究專注
  3. 目標練習法需要意見回饋
  4. 目標練習法要求跨出舒適圈

P206

富蘭克林實踐的夢想,是因為他針對寫作的練習活動。好老師或好教練的主要貢獻之一,便是針對你正在努力培養的技能量身定做類似的練習,若沒有老師,就得自己設計一套練習活動。

P207

漫不經心地重複同一件事毫無助益,重複的目的在發現自己的弱點,並聚焦於加強弱點,嘗試以不同方式改善,直到找出最佳策略為止。

P208

想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有效練習一種技能,建議記住三個重點:專注投入、意見回饋、解決問題。將技能分成可以有效重複練習和分析幾個部分,確定弱點何在,並找出解決辦法。

刻意練習圈 vs. 舒適圈 vs. 痛苦圈| 化繁為簡

3. 克服瓶頸不在於更加努力,而是嘗試新方法

好幾次都好想放棄算了,但不知為何,總是有一股不甘心!
這條路雖不好走,但終究是自己的選擇,
真的不想就這樣放棄,但卻又好像是在做垂死掙扎般,
除了上課,只好不斷透過閱讀、聽Podcast、看Youtube,
還好閱讀幫助我找到學習解方。

埋頭苦幹的純努力時代已經過去,聰明地努力可以事半功倍。

P59 如何突破瓶頸?
一般來說,克服障礙知道不在於「更加努力」,而是「嘗試新方法」,也就是技術層面的問題。

P215若怎麼做都無法突破高原期,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首先找出進步停滯的原因:犯了哪些錯?何時做錯的?迫使自己離開舒適圈,看看哪些問題先顯露出來,然後以改善那個弱點為目標設計練習方法。

了解問題所在之後,也許可以自行解決,或者必須請教經驗豐富的教練或老師。無論哪一種,都要留意練習狀況,如果沒有進步,就得嘗試其他做法。

這個方法之所以奏效,是因為能針對造成停滯的特定問題對症下藥,而非試試這種、試試那種,然後希望其中一種方法管用。

線上書店:博客來

刻意練習 | 封面
小小做個問卷調查:
這篇文章對你有收穫、幫助,請給我5個拍手!
期待更多
閱讀筆記】系列,歡迎給我10個拍手!
心動想自己買書來看,請用力給我15個拍手,讓我知道吧!
最後,喜歡我的各類型文章分享,請給我20個拍手~~~鼓勵我繼續寫下去吧 XD

--

--

Megan Lai
化繁為簡的資訊整理術

跨領域的自學者。 正努力學習「 化繁為簡 」 數據分析/閱讀筆記/科技創新 Less is More. Simple is 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