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學科的逆襲─文組生為何是網路世代最需要的人才?

Yen-ting Chang 章雁婷
Sit Down Please
Published in
8 min readJun 18, 2019

原文刊載於:黑潮之聲

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 You Can Do Anything: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a “Useless” Liberal Arts Education

身為一個大學念社會學、碩士念人類學的文組生,看到《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一書時除了大笑三聲之外眼角也不禁滲出一絲自嘲的淚水。

在傳統觀念裡,除非念可以當律師和總統的法律系,否則念文組就等著沒飯吃。文組生如我經常要不斷地遭受美其名是關愛,骨子裡卻摻雜訕笑鄙夷的質問:「啊你念這個有用嗎?以後要幹麻?找得到工作嗎?」

這本書正是要幫文組生出口氣,告訴大家:「文組生有用的很!」

《人文學科的逆襲》一書的作者喬治.安德斯(George Anders)為暢銷財經作家,長期關注生涯發展、教育與創新等議題,並為《華爾街日報》、《富比士》、《彭博觀點》等媒體撰稿。安德書所討論的現象聚焦在 2010 年後的網路時代,他主張,在科技主導的網路時代,對「理解人性」的需求反而大幅提高了。低技術門檻的工作大量地被自動化和電腦所取代,而因應科技發展所創造出來的工作機會,多數則並非與「科技」直接相關。舉例來說,大量的數據分析、市場研究員、行銷專員、平面設計師、活動規劃師等等,辨識在這幾年間大量增長的工作機會。正如同作者說的:「科技或許雖毀了其他工作,卻也同時創造新的職缺,而這樣的工作機會二十年前根本還不可能存在。」[1]

務實層面而言,作者在這裡所指的是在美國就業市場裡大學畢業生所投入的多數工作(年薪約四萬三千至九萬美元之間)。這些就業機會多數會要求一些技術(科技、軟體、網路等)能力,但所需的技術水準,多數可靠體制外的進修所完成,並不需要一份專門的資訊學位和訓練來養成。既然「技術力」並非這些工作的核心技能,那具體而言,這些工作需要哪些共通「能力」呢?作者的回答是「探索精神」。

聽起來有點抽象又心靈成長的回答,其實不無道理。作者認為,在網路時代,所謂的人力市場的供需,不再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工廠生產線模式。許多有趣的工作幾乎是前所未見的,甚至招募者可能也不確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應徵必須去找到(或發明)工作機會。即使是如廣告、公共關係或行銷等百年產業,近十年來也因科技與社群媒體而產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舊的職缺不段地被淘汰,而新職能的出現,則需要靠有探索精神的人才去探索和挑戰。

在網路世代裡,科技的使用和影響力,從來不是只停留在「技術」本身而已。

例如,社群媒體臉書等問世的這十年間,出現了排山倒海關於「社群」對商業、人際、教育、身心健康等多元面向的討論,這些討論的核心關懷,其實都不是「技術」本身,但卻和我們如何「設計」與「應用」技術息息相關。在科技相關的產業中,越來越重視要如何讓技術妥善應用、發揮影響力,以及在營運過程中不同職能的協作溝通能力。如同好的用餐體驗,除了菜本身好之外,同時也要兼顧擺盤、出餐設計、用餐環境、餐酒搭配、服務等不同的細節設計和體驗,而這些環節,絕非廚師一人得以完成。許多產品和網站,都要有設計含研究團隊來思考如何讓產品更能符合使用者的習慣、更優化使用者的體驗。

《人文學科的逆襲》一書主張,大學教育裡的人文科系訓練,其實更能培養具有創造性和適應的能力,以利面對因科技發展而瞬息萬變的需求。所以具體而言,「具有探索精神的文組生」究竟可以做什麼樣的工作?

作者在書中整理了非常多精彩的個案故事,從家庭、求學背景、求職歷程到最後如何靠著「文組」優勢,為自己開創出不一樣的職場故事。在這些「去年還不存在的工作」故事清單中,有六大美國就業市場裡的熱缺:專案經理、數位設計師、社群媒體專家、市場研究員、人才招聘員、資金募集人。這幾個每年在市場上至少多出一萬個工作機會的職缺,要求的是人文社會科學長期在訓練的能力:好奇心、辨別力、適應力[2]。另外一個給文組生的關鍵定位,則是「解決問題的人」,其中所講求的能力是批判思考、連結不同的世界、將數據用對地方、切中要點的溝通能力。

全球最大的專業人才社群 LinkedIn 在 2018 和 2019 年的就業市場報告裡,十分強調企業在做人才訓練時最重視軟實力,而最需要培養的能力則分別是領導力 (Leadership)、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協作能力 (Collaboration)。[3][4] 這些強調人際和團隊處理能力,被稱為「軟實力」,相較於程式、會計、法律等可以用標準化測驗來測量的「硬技能」,軟實力更難以衡量,同時又強調長時間的養成。而人文社會科學的訓練過程中,正好能在不同面向逐步培養不同的軟實力。

2018 Workplace Learning Report by LinkedIn (Photo credit: Bailey Parnell)

但以上這些能力,其實都沒有一個對應的「科系」來告訴我們可以去哪裡找這樣的人才。然而這些職能所需的能力,卻也經常和人文科系所強調的訓練相互呼應。

以我所熟悉的社會學與人類學為例,我在「理論課」學習批判思考且有邏輯地論證觀點;在「研究方法課」訓練分析與洞察能力、獨立發想研究與執行的能力、做問卷和田野訪談的技巧;在不同主題的「專題課」深入並觸類旁通地理解社會和文化議題的成因;透過大量的閱讀、寫作和討論發想,來磨練去蕪存菁的文字和表達能力;在每一次的課程討論中培養同理但不濫情的關懷與包容力,讓我有更開闊的視野和心胸去了解和學習與自己不同的觀點。有了這些最根本的思考訓練,才有可能進一步地將能力轉化成「連結不同世界」、應用和解讀數據、同理他人的「溝通能力」,綜觀全貌的能力。隨著社會和科技環境變化速度越來越快,部分前沿產業也越來越注重多變的人性和社會環境。具備溝通、文字能力、研究方法、數據分析等洞察力的人才,呼應的是就業市場上炙手可熱的分析員、行銷、使用者體驗研究員。即使職稱不通,但它們可能都是師出同門的人文科系。

溝通協作能力與分析能力是就業市場必備的軟實力 Photo credit: Pexels

我認為,文組生在「學校」和「職場」上的斷層所在,並非沒有能力,而是需要將學校所訓練的能力「轉化」成就業所需。

文組生在求職經常遇到的痛點是所學的科系「名稱」並沒有相對應的「職稱」。不像工程學院,不論你是學電機、電腦還是土木或化工,所有工程主修的人一律被稱呼為工程師。醫學院有醫師、法律系有律師、會計系有會計師,政治系會被期待要當公務人員或是「出來選」,商學院則更絕了,直接是「商人」。人文科系則時常落入了如果不當老師或學者教授,還真不知道「歷史學」、「人類學」、「文學」等等能立即聯想到哪些具體的職稱。直覺上來想,找不到相對應的「職稱」似乎是個缺點,總是有點前途茫茫的不安全感。但正因為這種不安全感,導致人文科系的「學科認同」焦慮從來都是明顯的。比起理工科或是商學院,人文科系永遠都要花很大的力氣去爭取經費、搶名額、招生、不厭其煩地對學院內外做普及教育並宣傳自己的學科「真的有用」。當自然科學有著「真理」般無法撼動的權威時,人文社會科學則是要不斷地為自己的學科發聲。

注重批判思考與反省的人文科系,經常在體抗制式的思考框架。回過頭來想,在就業這件事上,某種程度上也抵抗了「一個專業一個工作」的潛規則。一個學科的價值並不是靠能找到什麼工作來證明,而高等教育的本質和目標設定也非「幫助學生找到工作」。但不可否認的,職場是多數人發揮專業能力和影響力的舞台,《人文學科的逆襲》想傳達的是如何讓想應用人文學科專業的學生們在網路世代裡都能順利找到發揮的角色和位置,而非持續被「文科沒工作」的迷思困住。而且說真的,即使專業和職稱可以相呼應,到職場上許多技術和思維都是要從頭學起。「術業有專攻」頂多只能說是你有背景知識或是「特質」適合而已,要能一從學校畢業不經職場上的學習和磨合,就能變成馬上上手的「即戰力」,那多半只是癡心妄想。

回應到作者所說的,網路時代的工作,需要的重要能力是「探索精神」。說到頭來,人文科系的專業即使逐漸在資本市場裡受重視,不斷地挑戰框架的學科本質仍然不變。除了探索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合作的可能,也需要運用自己的洞察力來尋找和爭取自己的長處得以發揮的舞台,更重要的事與時俱進的學習和反思精神。而透過在產業裡的應用,文組生更能放大自己專業的影響力,成為能平衡科技發展與洞察人性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George Anders,《人文學科的逆襲:「無路用」學門畢業生的職場出頭術》(台北:時報出版),2019年,頁23

[2] 同上,頁104

[3] 2018 LinkedIn Learning Report

[4] Global Talent Trends 2019

--

--

Yen-ting Chang 章雁婷
Sit Down Please

在科技新創裡的社會科學信徒。擅長問問題、分析、畫重點。 興趣是雜食看書,交流想法,不務正業地跨領域。有時候意見很多,在這裏寫字記錄生活裡的靈光和鬧事。歡迎拉張椅子坐下聊天。Find me here: https://www.linkedin.com/in/yenti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