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隨筆
SK-Media-Blog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Jun 27, 2019

--

【教育電視值得生存嗎?】

(前言:篇文其實在6月中前寫好,但打算出之前,碰上政府硬推《逃犯修訂條例草案》和一連串政治活動,想支援一班學生,日頭忙工作,夜間忙於fact check、買一些東西支援前線、一人流動急救支援和有空暇才睇劇集。最近臨睡前睇《教束》、《坡道上的家》和《 Chernobyl》(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開始先寫《教束》總劇評結果弄到6月27日才出文。

自己希望為香港影視文化和研究寫些文章,除了有兩篇寫演員和播非本地劇集,今次寫教育電視,除了表達保留之意,亦希望教育電視長遠能有所增值。之後還會有一些電視劇、電影、演唱會或舞台劇觀後感/評論的中、長文,陸續推出。請多多畀clap,鼓勵和支持我繼續寫長文,謝謝。)

生於60年代起至今的香港人,大多數在孩童時代有看教育電視(Educational Television,全稱教育局教育電視 -Educational Television, Education Bureau,簡稱ETV):1971年教育電視正式首播,由教育司署/教育署(即是現今的教育局)製作,目的是藉助電視媒體的普及化,使一般學童可以更容易吸收學科上的知識。教育電視於1976年與香港電台合併,由港台電視部參與製作,播放至今已經超過47年,成為香港兩至三代人的集體回憶。

--

--

SK隨筆
SK-Media-Blog

正職文字工作者,副業筆耕寫作(包括但不限於影視媒體文化娛樂)、獨立媒體文化評論及研究員,和「窮鬼學生」,正修讀媒體及文化分析深造課程。文以載道,字以結緣 ,長短皆有,甚麼都寫,隨心隨寫,「我手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