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怎麼讓人走火入魔?

把喜歡的事情當成工作就算夢想成真了嗎? 努力工作到死才算是認真工作嗎? 工作上的表現就等於一個人的全部了嗎? 認為工作與勞動才是身為人的表現,最終被工作綁架。

G2 Story工作產值不等於人類價值

前言

G2 Story是分享身為二代想法的系列文章,上一次談到身為二代的痛苦,這次則是反思到目前為止的工作觀,以及我現在用什麼方式在探索自己。預計會有兩篇文章產出,邀請大家追蹤並準時收看。

如果你也有工作觀上面的困擾,隨時都可以來信跟我聊聊。

本篇會聚焦在對於工作的自我迷思。

做喜歡的事情就等於夢想成真?

剛出社會的時候,天真的以為用自己喜歡的事情、憧憬的事情找工作就可以了,熱情就是這樣用,半知半解的狀況下投遞第一份職缺,順利的踏入職場,是個公關公司的AAE工作。

雖然有日本留學經驗,但畢竟沒有相關背景,第一份工作的薪水不高,坦白說還非常吃緊。但是由於是自己憧憬的產業與工作內容,這份經歷比起薪水,才是我更看重的。

工作沒有多久,我卻因為價值觀的衝突,最後離開這份當初讓我心跳不已的工作。

簡單來說,家裡開工廠,看習慣長輩老實做生意,實話實說,不欺騙客戶的行為之後,在公關產業中不免要卡一點客戶、廠商油水的行為,對我來說十分震撼,也不能接受。這已經嚴重違背了自己的價值觀。

因此,我選擇離開。

不管是多喜歡的事情,衝擊到做人原則與價值觀,只能忍痛放棄。

直到耗盡能量的那一刻才能算是做好工作?

結束公關工作之後的下一步,想著希望趁年輕的時候可以學著用更高的視野看企業、產業,並且清楚了解經營一個組織/企業的各種面向,決定踏上回家上班這條路。

想想到現在也快邁入第八年,不敢說對企業經營已經全盤了解,但是大致上的經營模式已經有了基礎認識,並且清楚製造業的工作流程。同時,也不間斷地的輸出自己的所知所學。

每一個被交代的任務都是全力以赴,只求做到最好,並非做完而已

不管多小的事情,用盡所有力氣,做好。 就連歲末的大掃除,也是絕對要做到最完美。我們會事前規劃好要打掃的區域,要使用的工具,每個人負責的區域,並且訂立何謂打掃乾淨的標準,打掃完之後我還會一一檢查,確保真的做到了乾淨的標準。

對自己嚴格要求也擴散到身邊的團隊,要求團隊的每個人要如同我的方式工作,否則就不能算是有在工作。這樣緊張的工作氣氛如同弦上的箭,弦被我愈拉愈緊,終於這根箭在沒有順利發出去之前,弦自己就斷了。

我開始無法冷靜面對工作上的各種突發狀況、同理其他團隊的表現不佳,在一連串的情緒失控,身體愈來愈疲累,進而影響到工作效率,甚至做出連自己都討厭的作品。

接著把自己累倒,免疫力下降,出現各種過敏現象,更讓我無法好好思考每一步決策,也讓我更著急想把事情做好。又使出更高壓的方式勉強自己,就是因為不夠努力,所以要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才對。

這就是惡性循環開端,愈來愈糟的身體,愈來愈暴躁的情緒,愈做愈沒有自信的工作,全部都往最壞的方向,全速前進。

無時無刻用盡全力在工作,將工作成果粗暴地與一個人價值畫上等號,是多麼令人厭惡的直線思考。

犧牲其他的人生來成就的工作,才不是把工作做好。

努力工作到死一點都不值得歌頌。

因為死了,所有的一切就失去了存在意義。

現在的自己面目可憎。

工作表現優秀也就等於成功?

意識到自己的醜陋,我終於踩下剎車,停下腳步,認真的面對自己與工作之間的距離是不是太近了。

試著將自己的生活稍微拉離工作,放下用盡全力地習慣,培養在固定的時間下班,讓不工作的時間拉長。

調整對工作的得失心。

工作上的失敗與成功並不等於我整個人的成敗。 即使工作上有失敗,也不代表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無用的人,還有其他的事情可以來衡量我的價值。

我們都不該用工作表現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同時,找方法重新輸入。

瘋狂的工作時期,只要是我認為對工作無用的事情,一概不給予任何關心,從自己的興趣、與家人朋友的關係、到與伴侶的關係都是,功利主義至上,只要無法讓我的工作更好的事情都算是無用之事,不可取。與其花時間在這些事情上,還不如好好工作,才能提高自己的價值。

平心而論,這是一種作為不好好經營、思考人生的一種逃避,因為我們都很清楚經營人生比工作難上太多。

用工作當作藉口,直接放棄了的其他人生,這只不過是一種偷懶行為。

我開始把過去認為對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自己卻很喜歡的事情撿回來,一點一點的看,一點一點地欣賞。像是文學、藝術、歷史類型的書籍,雖然我很喜歡,但是具體對工作來說可能派不上用場,因此開始工作後與這些書籍漸行漸遠,甚至完全不接觸了。

然而,就是因為文化涵養豐富一個人的身心靈,才能有繼續過好人生的動力。

即使對工作無用,但卻可能對靈魂有極大的作用。 它撫慰了我們千瘡百孔的心靈。 讓我們恣意地徜徉在不同作者帶給我們的幻想中,感受活著美好的轉瞬即逝。

工作也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部分,絕對不是全部。工作上的成功也絕對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成功。

工作產值並不等於人類的價值。

距離真正脫離工作的桎梏還有一大段路,但我確信已經在這條路上了。

下一篇的文章中,要分享今年影響我最多的自我探索類書籍,以及我實際使用了書中方法後找到了什麼。

請持續追蹤緩緩前行計畫吧。

--

--

pini|品尼
Slowly But Surely.  緩緩前行計劃

畢業於日本京都精華大學文化表現科, 現在落腳於家族事業,精密板金加工廠。🈺負責B2B行銷與銷售、工廠品牌。 🧡喜歡閱讀、寫作、藝術欣賞、動漫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