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金律》帶給我的反思 -我們都是黑猩猩嗎?

林庚遠 Ken-yuan Lin
SmartAlpha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l 21, 2020

其實網路上已經有超多這本書的心得了,再寫一篇書籍摘要也沒多大意思。圖書館應該也都能找到這本書,每個章節跟全書最末頁十分精煉的重點整理應該比看我 copy & paste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為了盡可能提升這篇文章的「殘值」,本文除了簡介書籍重點,也會盡量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比例大概是一半一半吧)。希望能在知道介紹書籍跟表達我自己的想法之間取得平衡,達到最適化的效果。

這也是筆者開始在 Medium 寫文章以來,第一次以財經書籍為主題。筆者在投資理財這條路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若有錯誤或深度不足恐在所難免,還請各界不吝賜教!

本文架構如下:

一、投資四大支柱:理論、歷史、心理學、產業
▍(1) 投資理論:不要請黑猩猩幫你操盤
▍(2)
歷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泡沫
▍(3)
心理學: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智慧
▍(4) 投資產業:
別相信「那群人」
二、投資的本質 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

一、四大支柱:理論、歷史、心理學、產業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provides a distinctive blend of market history, investing theory, and behavioral finance to help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self-sufficient investor."-取自書籍簡介。

投資金律 (The Four Pillars of Investing) 是美國醫生 William Bernstein 在2002 年出版的投資書籍。從原文書名可以知道這本書的主軸是圍繞在「4 個支柱」之上,也就是「投資理論」、「歷史」、「心理學」及「投資產業」這四大板塊。基本上,這本書的基調還是以推崇指數投資為主,跟不少國外經典 (如《漫步華爾街》) 或是綠角先生的態度一樣。

作者就從這「四大支柱」循序出發,並在每個章節輔以許多的歷史數據(到2002 年之前,不含 2008 金融危機) 與故事來佐證他的觀點,密度極高。如果你是初學者,建議放慢步調、細心咀嚼,花費時間稍長但想必收穫良多;如果你是馳騁市場多年的老司機,書中鉅細靡遺地介紹了許多知名基金經理人的歷史績效及金融市場趣聞,想必也值得你翻一翻。

▍(1) 投資理論:不要請黑猩猩幫你操盤

如果你有修過投資學或財管,應該對風險與報酬相伴、貨幣的時間價值這些概念不陌生。這一章就是搭配歷史數據講這些事情,比如拿 14 ~17世紀的威尼斯軍事公債價格變化、過去幾世紀各國政府公債長短期公債報酬率等圖表來傳達資產價格與利率的關係;被動投資在此也正式登場,作者不忘嘴嘴主動投資經理人有「多專業」,或是強調擇時進場多不切實際。比起抱持著想主動選股、打敗大盤的天真心態,「投資整個市場」才是獲得滿意報酬的不二法則。

你黑猩猩 你全家都黑猩猩

根據作者的意思,財金系畢業的我們都變成黑猩猩了吧。

作者在這個章節中,用了一個很賤的故事作為引言。大意上是說某個國家住了太多黑猩猩,當地人決定幫他們訂製西裝,讓他們管理該地區人民的所有資金,而牠們是用丟飛標的方法來決定要投資哪些標的。

原本有一半的黑猩猩能夠打敗大盤,但長期下來能打敗大盤的黑猩猩愈來愈少。二十年下來,只剩下十分之一的猩猩能超越市場,在投資人付出資金管理費之後還能損益兩平。

你應該猜到了,作者就是用一群黑猩猩來隱射專業基金經理人。

身為一個財金系的學生,你我可能都被問過類似的問題:如果有被動投資,還要你們這些人做什麼?筆者私以為還是先回歸投資的本質。要開始投資,你總要問問自己投資的目的、期間與預期目標是什麼。

*謎之音:「當然是為了賺錢阿 X !」*

我們都馬想要賺錢。其實這個辯論也是月經文了,主動投資者如果要反擊,無非是搬出價值投資界的外國阿公們過人的選股績效;然而事實上即便名校畢業的基金經理人也因為受限業界跟客戶壓力也不得不做出逆直覺的投資決策,對比主被動投資兩者歷史績效差距血淋淋的事實,我們這些(未來的)金融從業人員真是無地自容。

針對這個萬年辯論題,筆者會在文末分享自己的觀點(其實作者對被動投資的態度也不只侷限於此章,而可說是貫穿整本書)。在此僅給出簡單的結論:投資之於你的意義是什麼,決定你賦予投資的意義是什麼。

▍(2) 歷史: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泡沫

“I can calculate the motion of heavenly bodies, but not the madness of people.” — Isaac Newton

從 17 世紀的打撈公司、南海泡沫到 2000 年科網破裂,作者都有詳細的說明。因為有關經濟泡沫的史料網路上唾手可得,在此無異多加著墨,僅分享作者提到的幾個泡沫生成必然條件如下:

(1) 科技革命或財務方法的重大突破
(2) 信用在資本市場上容易取得
(3) 市場早已忘記上次泡沫有多痛
(4) 經典的證券價值評估方法被捨棄

想想最近歡騰的股市,有沒有可能又是新的泡沫危機呢?全球疫情似乎沒有減緩的趨勢,從股市傳來的喝采聲卻愈來愈宏亮;資本市場跟基本面彷彿平行時空,在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強勁的力道下,資金行情成為主宰股市的主要動能,眼看那指數再攀昨日新高,處處紅 K 報佳音,但實體經濟何時復甦卻仍是一片黯淡不明。股市彷彿成了下一個賭場,散戶群起投入尋找下一個致富的時機。

「(1) 每個受過教育的人都應讓自己具備歷史知識,對於過去的瘋狂與失敗有所理解……(2) 市場會一再地陷入最理性的狂歡及最悲慘的沮喪之中……(3)千萬不要相信景氣好壞循環的狀況不會再發生……所有的財務都是行為取向……」這是作者在本章總結的幾件事情,對照近日股市寫照,誠值深思。筆者也相信不論陰晴,股市終究無法全然反映實體經濟的榮枯,只是投射人心最深沉的盼望、恐懼、慾望。

(3) 心理學:任爾東西南北風的智慧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誠如上一段提及的,市場上的每個交易都是人心最赤裸的展現!每一根按下委買(賣)單的手指,都是我們小韭菜腦袋裡無數個神經傳導的結果。當群眾的情緒集結起來夠強大,便形成一股足以撼動市場的力量。而在茫茫股海中,如果迷失自我,行屍走肉地搭上股市的雲霄飛車,恐怕只是與當初「打贏大盤」、「獲得超額報酬」的理想漸行漸遠。理解群眾的心理及大眾行為決策的過程,也是協助我們在雜訊中保持清醒的重要原則。以上種種,都是行為財務學 (Behavioral Finance) 的核心價值。

作者從行為財務學之父 Daniel Kahneman 與 Amos Tversky 的研究開始,帶讀者從1970年代走回 21 世紀,從過往投資市場的績效來抽絲剝繭出心理學對投資的重大啟發,包含:學會獨立思考,不要跟著市場一起盲從;避免過度自信,別妄想單靠報紙跟幾個簡陋的投資策略就想打敗你的交易對手;過往的績效就是過往的績效,不能對你的未來擔保什麼!許多的結論不論今昔皆適用之,畢竟無論科技怎麼發展,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往往就是學不到教訓吧。

跟許多赫赫有名的財務理論不同,行為財務學算是一門相對年輕的學問。即使你沒在投資,但很好奇心理學還能應用到哪些不同的學門,我相信行為財務學不會讓你失望。本節最後,送上一代宗師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經典名言:

「投資者最大的問題,甚至是他最大的敵人,可能就是他自己。」

▍(4) 投資產業:別相信「那群人」

「你們這群念財金的,很多都吸血鬼!」-筆者某位偏激的室友如是說。

這邊的「產業」指的是股票經紀人、共同基金公司跟媒體。如果大家還記得作者對於主動投資的態度,應該不能猜到他會對這些所謂「積極選股」、「過去績效良好」的理財顧問或投資分析師抱以什麼想法。

由於我目前對金融業的實務運作了解依舊有限,很難給出什麼實質性的看法;而且平心而論,本質上客戶與靠手續費維生的各種 理專跟 XX 分析師本來就有利益衝突;要求經理人全然無私為客戶著想,「一切以極大化顧客財富為目標」本來就有違人性。終歸而言,只是分寸拿捏與價值選擇的判斷罷了。

但是,沒有金融體系的存在,不會有今日如此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國內外無良業者所在多有,但也有不少金融工作者擔任金融教育的推廣者,讓許多因為文化資本不足,沒辦法具備正確理財觀念的民眾了解投資的本質是什麼;如果金融從業者全然以利潤極大化為考量,無法與客戶建立長遠的合作關係;最後,確實有許多業者收取太過高昂的手續費,但若不談手續費,通通免費,金融專業的價值又何在?

以上種種也許與投資沒有直接相關,卻是許多與作者持相同意見者隻字未提的,我想並非無斟酌之餘地。

細數歷史,金融從業人員做過的壞事還真是不少,這個世界不能沒有金融,但成也金融、敗也金融。身為一名在財金領域不識之無的天真大學生,現在的我仍選擇相信任何事物的本質沒有對與錯的分別,往往是價值觀投射的結果。

投資的本質 是一種人生態度的選擇

作者在本書的一開始引入一群黑猩猩來破題,並帶領我們領略破裂泡沫的人們是多麼瘋狂與自負,加入投資心理學的猛藥,最後揭露投資產業的黑幕,四根投資的支柱就此完工,可見全書的編排順序是有巧思的。

不過,回歸最初的問題:主動與被動投資孰優孰劣?這個問題不只貫穿第一章節,其實也潛移默化地埋藏在整本書的脈絡裡。在本文的最後,我嘗試用另一種角度試著回答看看:

我相信投資的本質是一種選擇人生的態度,選擇哪一種投資方式沒有對與錯,只是一種信念。產業與經濟研究也是另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如果你寧可稍微犧牲那長期穩定的報酬,卻更醉心在探討產業趨勢、總體環境及研究企業體質,而且從這些過程中能找到樂趣,也許主動投資能帶給你更多 S&P 500 ETF 沒辦法給你的。

不同的投資期間 ( 1 年、10年、30 年),風險傾向 (risk averse or risk neutral ? ) 也會引導你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而對財金(或任何科系)的學生來說,剛開始學投資時學習判斷趨勢,挑選個股,感受特定資產價格的波動也能幫助我們建立 insight 。不論是自己的投資或是未來的職涯,我相信這些過程都能在有形無形中陪伴我們成長。

不過,自己的風險耐受度與風險偏好也是應該一併考慮的因素。誠如書中作者強調的:「投資可以幫助你賺大錢,但那不應該是唯一的目的!」

▍小結

像 Bernstein 這樣提倡被動投資其實已行之有年。就連價值投資巨擘之一的巴菲特哥哥自己都建議多數人被動投資,(延伸閱讀:巴菲特與避險基金組合的賭局),這個理念在每個章節不斷被強調,貫穿了整本書。

而誠如筆者在文中提及的,若不單論績效,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孰優孰劣實難一言以蔽之,還是端看投資之於個人的意義為何。有關主被動投資的思考,大家也可以參考我們團隊另一位優秀寫手的文章,裡面就 ETF 及主動投資有更深入的探討:有了 ETF,我們還需要主動投資嗎?

總結而言,本書密度極高,適合多咀嚼幾次,如果能把書裡面的內容內化為自己在進行投資決策的「DNA」,想必收穫良多。

這篇文章是一篇閱讀學習筆記,希望透過這種拋磚引玉的方式,激盪大家一起討論,探索投資的智慧。
如果你認同我及 Smart Alpha 的理念,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掌聲,讓我們一起持續成長。

Facebook: Smart Alph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