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刀來,砍了一刀

「福音書」中耶穌被捕的故事(四之二)《馬太福音》

荷蘭裔的葡萄牙埃武拉祭壇畫師(Master of the Evora Altarpiece)繪畫的「The Arrest of Christ」,突顯出「收刀入鞘」的情節。

《馬可福音》沒有對「耶穌被捕」故事中暴力的場面和門徒的反應作修飾,直接寫出「拔出刀來」,「砍了一刀」,「削掉了一個耳朵」;同時又記述了門徒逃走,甚至有一個少年人,丟了麻布,赤身逃走。可是,這種說法卻為初期教會帶來了重大的神學難題。

如此,公元70年以後成書的《馬太福音》,便在耶穌面對暴力場面的反應作出了修飾:

於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穌。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耶穌對他說:「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若是這樣,經上所說,事情必須如此的話怎麼應驗呢?」當時,耶穌對眾人說:「你們帶著刀棒出來拿我,如同拿強盜嗎?我天天坐在殿裡教訓人,你們並沒有拿我。但這一切的事成就了,為要應驗先知書上的話。」當下,門徒都離開他逃走了。(太26:50–56)

《馬太福音》依據《馬可福音》,記述了「有跟隨耶穌的一個人伸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卻隨即增加了耶穌的一番話:「收刀入鞘吧!凡動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太26:52–53)《馬太福音》作者對耶穌的反應作出修飾,增加了「收刀入鞘吧」的情節,致力為讀者建構一個反對暴力的耶穌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從公元66年開始,巴勒斯坦地區出現連串動亂,不少基督徒(也有猶太教徒),受「啟示文學」思維的影響,視羅馬軍隊的進軍,代表著歷史的終結、末日的降臨。他們沒有選擇動武反抗,反而在羅馬軍隊圍城之前,選擇離開了耶路撒冷。其中有部份耶路撒冷教會信眾,逃到了佩拉城(Pella),成為日後「伊便尼教派」(Ebionism)的起源。這樣說來,《馬太福音》致力建構的反暴力耶穌形象,是不是跟公元70年羅馬兵圍耶路撒冷,耶京信眾選擇撤離的事息息相關?

另一個解釋的方向,則是循著《馬太福音》記述耶穌被捕時,說:「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太26:53)一語而發展的。上帝「差遣天使」干預世界的論述,時常出現於死海昆蘭群體的作品中;施洗約翰長期接受昆蘭的愛色尼群體教導,而耶穌則接受了約翰的洗禮,他們很有可能從中吸取並傳承了這種「天使觀」。

「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一語,是「知其可為而不為」的設問句,算是一種認知上的「自我坎陷」,意即水(坎)存於「漥陷」之處,若以此形容「認知」,就是從「無限之心」之,自覺地轉為「有限之心」。所以,耶穌說自己「不能求父為我差遣天使營救嗎」,重點不在其「可為」,而在其「不為」。事實上,耶穌早前在客西馬尼園禱告時,就已經明白到「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太26: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