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刀來,砍了一刀

「福音書」中耶穌被捕的故事(四之三)《路加福音》

雪國人讀經的盲點
雪國人讀經的盲點
10 min readMar 2, 2022

--

法國畫家Grégoire Guérard於1520年前後繪畫的「Capture of Jesus Christ, A Depiction of Peter Striking Malchus」。

1關於耶穌被捕,最早寫成的《馬可福音》沒有對其中的暴力場面作出修飾,直接寫出「拔出刀來」,「砍了一刀」,「削掉了一個耳朵」;同時又記述了門徒落荒逃走。可是,這種說法卻為初期教會帶來了重大的神學難題。公元70年以後寫成的《馬太福音》,便加入了「收刀入鞘」的情節,又加入「不能求父為我差遣天使營救嗎」一語,突顯耶穌可為而不為,致力建構一個反對暴力的耶穌形象。而《路加福音》呈現的耶穌被捕情景有點複雜,特別是一些經文的解釋,啟人疑竇。

究竟《路加福音》「拔刀動武」一幕,只是個別門徒的「孤狼式恐怖主義」?還是集體的起義行動?耶穌又是不是「軟對抗」?他對於「拔刀動武」持什麼樣的態度?

2路22:35–38 是《路加福音》獨有的情節,耶穌和門徒的對話,預示衝突即將發生,應作緊急準備。其中最具爭議的,是耶穌呼籲門徒「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

耶穌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他們說:「主啊,請看!這裡有兩把刀。」耶穌說:「夠了。」(路22:36–38)

究竟買刀是用來做什麼?經文未有交待。而門徒原來收集了兩把刀,耶穌的反應卻頗堪玩味:「夠了。」/「夠了!」語言奇妙之處,在於即使是相同的文句,以不同的語氣讀出,用意和效果都可以完全不同。

「天主教思高譯本」和「現代中文譯本」為 路22:38 耶穌的反應加上「感嘆號」,即「夠了!」

在意識到危機即將發生,人人都作最壞的打算,算是人之常情,可是,耶穌的使命並非如此,門徒卻不瞭解,故當耶穌得知門徒準備了刀具,便失去了耐心,訓斥門徒說:「夠了!」不過耶穌亦未有再向門徒解釋箇中道理,後來到了門徒動武的時候,耶穌才再一次訓斥他們(路22:51)。

說話之間,來了許多人。…左右的人見光景不好,就說:「主啊!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內中有一個人把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耶穌說:「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就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22:47–51)

加略人猶大領著大祭司的黨羽,帶著刀棒,前來捉拿耶穌。危急之際,有門徒問:「主啊!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路22:49)這一刻,耶穌並沒有回應?(還是來不及回應?)於是就有人把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

血案終於發生。耶穌姍姍來遲的回應是:「Ἐᾶτε ἕως τούτου」(路22:51)。「和合本」譯作「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但「天主教思高譯本」和「現代中文譯本」則分別譯作:「至此為止!」和「別再動武!」兩者都有「No more of this!」,帶有訓斥門徒的意味。

這種譯法和釋經的困難之處在於它未能解釋耶穌為何一邊呼籲門徒「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另一邊卻訓斥他們「夠了!」、「別再動武!」,耶穌的態度並不一致,讓人覺得前言不對後語。究竟「買刀」的用意何在?循著這種譯法,或只能解釋耶穌在 路22:35–37 所說的只是一個比喻,「買刀」並非旨在「禦敵」,而是提示門徒要「儆醒」,時刻作好準備。可是,門徒明顯未能明白耶穌的比喻。而這種解釋未免有點牽強。

3新約學者David Matson近年就《路加福音》耶穌被捕的課題寫了兩篇文章(兩篇文章都刊登在知名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中,全文可在互聯網上輕易取閱)。透過分析經文的文法和用詞,主張 路22:38, 51 並沒有「訓斥」門徒的意味。

而「和合本」和「呂振中譯本」對 路22:38 的翻譯,便較接近David Matson的觀點。兩種譯本都描述耶穌得悉門徒預備了刀具後,其反應是「夠了。」「夠了」語便不見得有「訓斥」門徒的意味,耶穌對於門徒準備了刀具,表示「夠了」,可能真的有「足夠了」的意思,即這樣的裝備足夠「禦敵」。

及至耶穌被捕,有人提議動武,耶穌亦來不及反應,便有人向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這時候,耶穌選擇放棄用武,束手就擒,表示:「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路22:51a),或譯:「你們且容許到這地步吧!」(呂振中譯本)這裏也沒有「訓斥」門徒的意味,而只是提醒門徒,此時此刻,應該讓上帝的旨意成全(參路22:42)。

當然,耶穌也隨即「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路22:51b)。值得注意的是,路22:51b 是《路加福音》獨有的記述,為《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所無。

另一位新約學者Marion L. Soards就指 路22:51a「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是源於「福音書」的口傳傳統;而 路22:51b 醫治大祭司僕人的情節,則是《路加福音》作者自行加上的表述,這是因著公元70年羅馬軍團摧毀耶路撒冷的認知,而為耶穌「政治彌賽亞」的形象降溫?無論如何,這樣確能讓身處公元一世紀下半葉的教會少一點尷尬。(同樣地,門徒逃走的尷尬情節,也在《路加福音》中消失了。)

4如果 路22:38, 51 並沒有「訓斥」門徒的意味;而 路22:51b 醫治大祭司僕人的情節是《路加福音》作者自行加上,並非「福音書」的口傳傳統,即《路加福音》作者所掌握的原始素材所呈現的,難道並不是「孤狼式恐怖主義」?而耶穌所作的亦不是「軟對抗」?

當然,這樣的觀點同樣會觸發如《馬可福音》寫成後出現的神學迷思,究竟耶穌是不是容許、甚至鼓吹動武?

二十世紀初,奧地利藝術史家Robert Eisler討論 路22:52 時,考慮到有什麼原因驅使大祭司的黨羽「帶著刀棒」捉拿耶穌,「如同拿強盜」一樣?這很可能是他們預知或預計到耶穌眾門徒均帶備了武器;而加略人猶大既為「內鬼」,理應該知道門徒配備了刀具,因而讓大祭司的黨羽事先有所準備。

新約學者Dale Martin認為,如果我們獨立閱讀《馬可福音》,而不參考其他「福音書」的話(這樣較接近《馬可福音》作者寫作時的情況;至於初期教會信徒群體接觸耶穌行蹟,往往也是只能如此接觸其中一部「福音書」,當時還未有「合參」,不像現代人可以接觸多於一部的「福音書」),也許會認為 可14:47 的情節:「旁邊站著的人,有一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個耳朵」,所得出的印象,就是眾門徒都武裝起來,而其中一位按捺不住,拔刀動武。

另一方面,可14:1–2 曾提及「過兩天是逾越節,又是除酵節,祭司長和文士想法子怎麼用詭計捉拿耶穌,殺他。只是說:當節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亂。」這段經文亦能從側面引證,大祭司意識到節慶日子,百姓易生亂事。而在大節日期間,羅馬帝國政權亦嚴禁百姓攜帶武器在城鎮行走,但耶穌和門徒偏偏在耶路撒冷城牆外圍攜帶武器聚集,不禁惹人生疑,意圖叛亂。

不過,Dale Martin的觀點也要再三斟酌。路22:36, 49 提及的「刀」(μάχαιρα),究竟是指用於「禦敵」的「刀(劍、sword)」,還是用於宰牲的「刀(knife/sacrificial knife)」?Paula Fredriksen便指出,「μάχαιρα」一詞源於 創22:6 的「מאכלת」,可能是指用於宰牲和吃喝的刀具(knife/sacrificial knife);而「μάχαιρα」被認作「武器」(sword),則可能教父時代將希臘文《聖經》譯作拉丁文的時候出現。

雖說當時是逾越節,大祭司和羅馬政權擔憂節慶日子,百姓易生亂事。但逾越節期間需要屠宰大量牲口宰牲,平民攜帶刀具也是可以理解的。原文提及的「刀」,究竟是用於「禦敵」的武器,還是用於宰牲的工具?這很難確定。(大祭司黨羽帶著的「刀棒」,也是「μαχαιρῶν」(路22:52)。)

5若將《路加福音》的編修痕跡加以疏理,我們或可窺見《路加福音》作者所掌握的原始素材,或是「福音書」的口傳傳統,呈現的「拔刀動武」一幕,不一定是個別門徒的「孤狼式恐怖主義」。至於耶穌所作的又是不是「軟對抗」?這也牽涉到猶太人的革命的、政治的「彌賽亞」盼望。

猶太人經歷希臘、羅馬統治之後,「彌賽亞」的盼望總帶著從帝國的政治和宗教壓迫中解放出來的意義。雖然公元前二世紀前後孕育的「人子彌賽亞」(但7:13),逐漸取代「君王彌賽亞」、「祭司彌賽亞」的形象,但猶太人的「彌賽亞」意識,仍然離不開政治上的期望。

「彌賽亞」盼望又與猶太人的「末世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繋。Dale Martin便指出不少猶太人相信終末世的時候,上帝將會差遣天使與「彌賽亞」並肩作戰。這種觀念在「昆蘭群體」中很普遍,二十世紀中葉出土的「死海文書」,都有記載天使與「彌賽亞」並肩作戰的篇章。

「彌賽亞」盼望亦成為了公元一世紀一些猶太人起義運動的動力來源。這一點也讓人聯想到「彌賽亞」盼望有沒有為「耶穌運動」累積了一些政治期望。

耶穌有沒有宣稱自己是「彌賽亞」?似乎沒有。但他自身有沒有「彌賽亞」的意識(Messianic consciousness)?新約學者王學晟便認為答案非常明顯(參 路7:20, 22)。甚至在面對死亡的關鍵時刻,大祭司問耶穌「是那當稱頌者的兒子基督不是?」 耶穌有如此回答:「我是。你們必看見人子坐在那權能者的右邊,駕著天上的雲降臨。」(可14:62)可見耶穌的回答非常堅定。也因著這個理由,羅馬政權便把這位「猶太人的王」釘死在十字架上。

Dale Martin對於 路22:38 耶穌得悉門徒預備了刀具,作出「夠了」的回應,就演繹成耶穌認為眾門徒的裝備已經足夠「禦敵」,皆因他相信他們若要推倒與羅馬帝國政權勾結的大祭司,潔淨聖殿,其所倚靠的,不是自身的武力,而是天使和天兵的力量(可參 路2:13)。只是到了最後,天使和天兵並沒有來,上帝沒有介入,耶穌明白到「這(苦)杯」不會撤去,此時此刻,應該讓上帝的旨意成全,耶穌便指示門徒放棄動武,說:「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路22:51),說罷便束手就擒。

《路加福音》筆下的耶穌,不論是呼籲門徒「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還是得悉門徒預備了刀具,作出「夠了」的回應;或是在被捕一刻,有人提議動武,耶穌的「不反應」和「遲來的反應」 — — 「由他們吧」,都並沒有像《馬太福音》的描述般,明確反對和制止動武。

進階閱讀:

Paula Fredriksen (2015). Arms and The Man: A Response to Dale Martin’s ‘Jesus in Jerusalem: Armed and Not Dangerous, i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37:3(2015), pp.312–325.

Dale Martin (2014). Jesus in Jerusalem: Armed and Not Dangerous, in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the New Testament 37:1(2014), pp.3–24.

David Matson (2015). Pacifist Jesus? The (Mis)Translation of ἐᾶτε ἕως τούτου in Luke 22:51, in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34 (2015), pp.157–76.

David Matson (2018). Double-Edged: The Meaning of the Two Swords in Luke 22:35–38, in 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137 (2018), pp.463–80.

王學晟(2017)。《從基督到基督教:耶穌運動的發生、發展和轉型》台北:橄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