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量化方法、質化方法和田野研究?

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方法當中,大致可粗略分為「量化」與「質化」兩大體系,一份研究通常都可以歸類在其中一邊(當然不是絕對的二分法)。我們關注這個社會的哪個面向、希望研究的結果能在什麼部分做出貢獻,這些都是會影響我們選擇何種方法的原因。

什麼是量化方法?

從入門的角度來看,量化方法大概是我們直觀上會覺得最「科學」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了。很簡略地來說,量化研究所關切的核心在於「普同性」,也就是我們這份研究做出來的結論,是不是能夠用來解釋「整體」的一個趨勢或現象。

舉例來說,我們今天想要知道,比起其他縣市的人,台南人是不是更愛吃甜?假設我們今天得到的結論為「是,台南人特別愛吃甜」(只是假設),但事實上,有沒有不愛吃甜的台南人呢?在其他縣市有沒有比台南人更愛吃甜的人呢?當然有,但少數特例的存在並不影響這份研究的價値,這個社會永遠都有不一樣的人,而我們關注的是一個整體的趨勢。

而為了分析整體的趨勢,我們勢必要取得整體的資料,由此衍生出資料取得的方法,例如內容分析、問卷調查或電話民調;得到資料之後,為了在龐雜的資料當中找到這個趨勢,我們必須使用統計方法來進行。費盡千辛萬苦與眾多數字搏鬥、通過嚴謹方法的計算與驗證之後,我們才能得到一個有效的結論,有信心地說「是的,台南人通常都特別愛吃甜!」。

「有信心地說」,但是誰也不敢肯定這就是「事實」,因為我們進行研究的過程,甚至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或許都是有瑕疵而尚未被發現的。我們現在認定的「事實」,或許在之後就會被推翻,而社會科學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的。

什麼是質化方法?什麼又是田野研究?

雖然有著先天的限制,但量化方法能夠得到一個整體趨勢,這不就是「科學」的目的了嗎?質化方法又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還需要它?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回到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本質上的差異:「社會」是由人組成的,而人是有意識、有想法的。我們不只關切這些社會現象「如何」發生,我們也關切它們「為什麼」發生,對於人們行為的意義詮釋,是質化研究的核心關懷。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從量化研究的統計數字當中看到「台南人比較愛吃甜」這件事,但數字不會告訴我們為什麼,只有人才會。我們要將「台南人愛吃甜」這件事描繪得更立體,就必須了解台南人心裡怎麼想,以及為什麼他們會這麼想,因為家裡本來就吃得比較甜,所以長大的過程中也習慣吃甜?或是因為台南其實有個喜歡吃甜的偶像出道,引起吃甜的流行?又或者其實台南人根本就沒有「愛」吃甜,而是因為空氣裡都是糖,電風扇一吹整碗飯都灑滿糖粉,而「不得不」吃甜?(只是舉例)這些事情不是數字會告訴我們的,而有待我們自己去釐清。

為了得到更立體的意義論釋,我們會更嘗試更接近社會的人們,而田野研究正是一個好方法。「田野」(field)並不一定是如字面上想像的原始風景,而泛指我們所進行研究的場域,它可以是農村的廟口、是小學的教室,是公園的涼亭下、是貿易公司的辦公室。研究者走進這些場域,親眼看著這個場域中發生的事情,以及研究對象與這些事情之間的關係:誰做出了這件事?為什麼要這麼做?誰又受到這件事影響?受到什麼影響?諸如此類的。研究者除了從旁觀察,有時也會成為研究對象的一份子,跟著反迫遷的住戶一起陳情抗議,或是和住戶一起被破門而入的警察壓制在地上。除了田野工作,研究者也可以透過深度訪談,來讓研究對象陳述出自己的想法。透過研究對象的親口陳述、自己的近距離觀察,甚至是經歷同樣的事件,幫助研究者更能理解為什麼研究對象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而在這之中,我們也很重視所謂的「雙重詮釋」:我們描繪出研究對象自己是如何認知這些事情的,但並不僅止於此。透過我們對研究對象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了解,研究者可以再進一步解釋,為什麼研究對象會有這樣的認知?而這可能是研究對象自己渾然不知的。

相異的取徑,相同的社會

礙於篇幅限制,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還有好多有待我們理解與學習,例如統計方法如何減少抽樣誤差?或是田野場域的互動原則。又像是位於光譜兩極的中間,被歸類在歷史社會學的「鉅視結構比較分析」,試圖打破所謂的「偶然」或「機遇」等說法,找出歷史之中的規律;或是量化研究中的社會網絡分析,試圖描繪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不過,量化與質化之間似乎存在著一條涇渭分明的界線,各派學者不同的出發點,導致他們對社會的理解,或者說對「如何理解社會」這件事的理解是不同的。例如量化研究可能著重於客觀地描述整體趨勢,而質化研究則關照那些無法解釋的特例為什麼存在;有些量化學者可能會批評質化學者根本就不夠客觀、不夠「科學」,和田野對象一起經歷的喜怒哀樂會讓研究者產生偏見;有些質化學者也批評量化的數字並不能告訴我們社會的真實樣貌,甚至可能只是「放進一堆垃圾,產生一堆垃圾」(garbage in, garbage out)。

但無論如何,這些方法都是我們幫助了解社會事實(social fact)的途徑,又或者說根本沒有一個方法能夠真正得到真實的那個社會。我們透過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來觀察這個社會,是不是能夠透過相互地借鏡、參照與修正,來更趨近那個真實的社會。當我們站在社會科學的大門前,眼前延伸出去的是許許多多不同條道路,而道路的那端並不是終點,而是仍然在開鑿新的道路的先驅者。道路雖然不同,但共同的都是我們對這個社會的好奇、想要更了解這個社會、更趨近社會事實的那份心意。

--

--

社科種子專欄
臺灣社會科學種子實踐協會

為社科種子所發起,由團隊成員集力編撰的科普欄目。隨主責成員淡出後現已停運 (201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