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什麼;心理系又在學什麼?

聽聽心理系學長的現身分享

原作者 / 蕭溙辰 Lars Hsiao
編輯 / 蔣欣怡、張庭瑄、呂翰廷

本文改寫自蕭溙辰發佈於Facebook個人帳號的公開貼文。蕭溙辰現(2022)就讀於臺灣大學心理學系三年級。他由兩個層面分享所學經驗,從試想「為何而學心理學」到嘗試說明「心理學究竟是門怎麼樣的知識」。期待能從提問者的角度,去設想及回應中學生們對於心理學的好奇,以及多數人對於心理學的想像。

對心理系有所好奇的你,想讀心理系的理由是什麼呢?

「我自己先猜想了兩個可能的答案,一是因為職業追求:想成為一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臨床心理師或者心理醫生。二是因想要追求自己所不理解的知識,甚至是以追逐知識為志業,成為一名學術工作者。」蕭溙辰寫道。以下將針對職業追求的部份,分別敘述想成為心理諮商師、臨床心理師或心理醫生的你,可以參考怎麼樣的取徑。

想成為心理諮商師的你

若以成為諮商師為目標,一般大學(包含臺灣大學在內)的「心理系」通常不一定最合適的選擇。反而是系名中帶有「諮商」「輔導」等關鍵字的學系會更加適合你,好比師範體系的心理諮商、輔導科系(如: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等等)。因其具有本土性、質化、現象學等傳統,一言以蔽之就是較能學習到「從對於諮商對象日常生活的理解(注意並非自己的日常,而是諮商對象的日常。)來理解他們所想像的世界,並且有效聆聽其想法,協助引導他們將話說出來」的能力。

想成為臨床心理師的你

臨床心理師的主要工作內容,是於醫院或法院等處進行臨床鑑定,判斷檢測對象的行為是否與常人不同、嚴重影響他人、使自己無法融入常態社會,並適當給予對象協助。如果你想從事的是這樣的工作,並且使用心理學家發展的工具及治療方法來面對這些對象們的話,那麼沒錯,你會需要修讀相關科系,養成心理學的知識背景。

美國臨床心理學界有所謂「臨床心理學家作為一位科學家」(clinical psychologist as scientist-practitioner) 的訓練。想好好地面對一個人,我們得先了解患者的疾病相關生理基礎,以及性格發展、環境互動關係。且工欲善其事,還要學習觀察現象、將其歸納;提出假設並驗證等科學方法。而上述這些,就是心理學系的大學部在學習的東西。想要成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要經過漫長的養成過程,且至少要碩士班畢業。

想成為心理醫生的你

就蕭溙辰學長所知,一般所聽聞的心理醫生屬於美國的系統,通常為學士後醫學院的精神科醫師(psychiatrist) 、心理師(licensed professional psychologist)或是治療師(licensed therapist)等的代稱,事實上並沒有「心理醫生」這個實質的職稱存在。而想學習相關專業成為上述職業者,須確保亮眼的大學成績、足夠的能力及財力,藉以申請並研讀國外的碩士班

但當然,上述這些並不是心理學的陶冶及養成下僅有的出路,但相信能大致回答多數人對於心理學的想像。

那麼,心理學究竟是一門怎麼樣的知識呢?

心理學 — — 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與心智的科學

心理學探討個體的內在機制,這些機制解釋一個人為什麼有所行動 — — 包含為何戀愛、為何攻擊、為何發瘋、為何社交等等,並以接觸「大腦」、「神經」、「神經激素」、「基因」等為切入研究的範疇。當中又有許多分支,如:透過研究老鼠、操控老鼠基因、幫老鼠開顱、觀看他們受刺激後的反應的「生理心理學」;用儀器掃描人的大腦,試圖了解人們的腦部活動、心智運作的「認知心理學」;還有鑽研人們「視聽味嗅觸」等感覺的「知覺心理學」等等。此類養成的人當中,有些從事神經科學研究、有的在藥廠工作,也有人在矽谷的電玩公司研究遊戲玩家的感受。

除了透過特定切面的剖析之外,亦有較為整體看待一個人的方法。如「發展心理學」講述一個人自幼至長的發展變化,尤其專注於兒童發展,因為兒童時期受外在影響而產生的變化最為劇烈。「社會心理學」則注重於描繪一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的感受與行為。

社會科學的五大學科(Big Five ,即:社會、政治、經濟、人類、心理*)中,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各自有其對應的場域、人類學本身則即為研究異民族的學科,心理學則聚焦於探討看似不理性的個人「為什麼」這麼做,並基於手上的資料找出規律、發展理論,並進行行為預測。也因此,心理學門的養成中統計*是必須的,且需要學得相當紮實。

台大、政大把心理系放在理學院,成大把心理系放在人文社會科學院。但不論所在學院為何,以上的基礎學科都屬於心理學系所需要修習的範圍。

此外,偏重於應用層面者則有:研究個人在公司中行為的「工商心理學*」、編製測驗量表的「計量心理學*」,還有面向司法實務場域的「司法心理學」;面對受刑人與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學*」;而「變態心理學」則是邁向臨床心理師之路所必經的基礎學科。

最後,在踏入心裡學之前,亦須先理解其所面對的挑戰

心理學的子專業相當繁多且不易整合。且心理機制的有效範圍難以明確定調,不同族群間的心理機制可能不盡相同。台大心理學系在1990年代起便開始發展「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義」、家庭中的「孝順」行為、互動中的「人情債」、「人緣」、公司內部的「家長式管理」等,以補充西方理論不足以解釋華人行為之處。

而且,現今世代文化多元交雜,臺灣人與中國人究竟能否放在同樣的華人框架下進行研究?而西化對於行為認知機制的影響有多深遠?如何研究,又要研究什麼內容、機制,都屬心理學家須面對的課題。

除了心理學門本身,在大數據應用仍方興未艾的當代,對於人類行為的預測可能改以透過資料蒐集及監控就能有效達到。但當然,大數據依然有其限制,資料分析仍需奠基於人對於世界的認知,舉如:經濟學認定人是理性自利的、社會學認為人一定程度被結構宰制、心理學則可能會說人追求自尊,乃至於人類學都有其既定的視角。且數據資料並非唾手可得,亦可能產生相應的問題,如監控資本主義之虞。且其龐雜無章的大量數據本身如何妥善整理及應用,亦非簡單的課題。

--

--

社科種子專欄
臺灣社會科學種子實踐協會

為社科種子所發起,由團隊成員集力編撰的科普欄目。隨主責成員淡出後現已停運 (2019.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