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球編の那些日子

管理百萬粉專、Youtube點閱破百萬 — 我在Dcard當小編的日子

嗨大家好,我是 Dcard 退休の球編

Published in
Sep 22, 2020

--

我在今年(2020年)正式離開Dcard社群行銷實習生的職位,有鑒於大家常常問我這份工作在幹嘛,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的產生啦!如果你/妳對神秘的Dcard小編有興趣的話歡迎繼續看下去👇🏻

#為什麼想去Dcard?

“你說你想做社群,為什麼不來全台灣最大的社群平台做行銷?”

「上大學就是要用Dcard」相信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我也是當年被制約的其中一個學生。在高三考完指考拿到入學通知單後,就手刀註冊了Dcard帳號,歷經了當初紫爆的年代到現在許多新功能的出現。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對社群行銷很有興趣,但同時我也希望可以多接觸到Google Analytics和數據分析,並在一家有Data Team跟商業分析師的公司上班(後來申請UCLA商業分析研究所的文章請點我),擁有每個月不重複訪客1500萬會員的 Dcard 是當時最好的選擇,因此到 Dcard實習成為我大學生活中想要拼上的最後一塊拼圖。

#Dcard 小編工作是啥!

大家是不是很常以為小編負責回私訊、發發文就好?錯!錢難賺啦~

身邊很常有人問起小編的工作在幹嘛?簡單來說是把好文章發揚光大

一、轉發站內文章

我們需要把Dcard內有話題性、或是值得曝光的好文章,埋址後轉發到Facebook和IG這兩個平台,將粉絲導流到站內,並用這些內容在社群上進行品牌曝光。或許乍聽之下可能會有疑惑「Dcard有粉專喔」「Dcard不就是社群平台嗎?為什麼要再把文章轉發出去」換個角度想,有點像是各大新聞報紙的粉絲團,一天的新聞多達數百則,而粉絲絕大部分的時間還是花在滑社群網站,所以我們的工作就必須精心挑選出觀眾會有興趣的內容,從不同社群平台再將他們吸引回來;若文章成效好突破了同溫層,就可以觸及到還不是Dcard會員的路人,讓他們藉此了解到Dcard原生內容,進而建立品牌認識,希望最終吸引他們來註冊。

|實際工作內容:結婚版在站內鮮有討論,卻是臉書使用者最愛的話題

在我實習橫跨的將近一年中,可以看到許多使用者習慣和粉絲偏好的改變,公司想要傳遞的功能和訊息也會有所不同,(當然還有萬惡的演算法啦)因此我們也要不斷調整發文的形式才能被更多人看見。一開始 Dcard 是主打只有大學生才可以用的社群,到後來開放給高三畢業生以及社會人士註冊,內容也隨之更多元。Dcard app上開始有許多新興的看板,內容都很優秀,但使用者或許沒有機緣看到這樣的內容,所以也是我們的職責去找到類似的議題並轉發出去。

>FB 轉發

這份工作其實非常的有挑戰性,臉書和Dcard內的使用者生態非常不同,很有可能在站內熱門前五的文章,是臉書上使用者根本沒有興趣的話題,就會出現站內10000愛心 vs 臉書0則留言的極端現象,到最後你會有神秘的直覺。其他挑戰的點:

  • 機會只有一次!引言下完發出後不論成效都不可修改,要夠殺人又不偏頗
  • 抓重點!引言最多 20 字,如何濃縮長文又有爆點就看你的功力
  • 看懂點擊率!類似的話題成效可能差異極大,要能拆解「why」並調整
  • 不能玻璃心!有時會被粉絲遷怒或指責,學會平常心不然會低潮的~
  • 社群瞬息萬變!地震、重大新聞我們都要第一時間轉發,與時間賽跑
  • 埋址要細心!GA埋址即使埋錯一個字就無法追蹤成效

>IG 轉發

IG 比較輕鬆,負責官方、美食、攝影這三個帳號。我們會把優質的文章以貼文形式轉發到ig帳號上,除了曝光使用者的內容外,也鼓勵卡友多在版上發表文章。另外,官方帳號每天還會發布三則限時,截圖三篇文章並引導粉絲們上滑到 Dcard 看全文。

二、互動企劃發想與執行

只要你想的到,主管就敢讓你做

我們不定期會在FB和IG和粉絲做互動。依照不同平台的特性,互動的內容也會有所不一樣。我做過工具人、悲慘的情人節、開學調查、邊緣人指數等主題,只要想得到、有邏輯,什麼節日都可以操作xd

每一次的互動企劃都要絞盡腦汁啊💦

除了基本的小互動外,偶爾我們也會有大型的站內活動。舉例來說,聖誕節時我們邀請到 Julia 吳卓源和 J.Sheon 來幫卡友告白,這就是需要跨 team 間的合作,每個人負責發想的部分也會更廣更多元;還有和其他品牌異業合作的時候,有時也會需要發想活動來包裝,幫忙導到活動頁面。還有許多其他的任務,基本上待得越久,可以碰到的東西越多。還有只要你有想法、敢開口,主管都會放手讓你做。

三、數據整理及方向改進

如果不知道為什麼貼文成功,那就不算成功

對我們來說,FB 的各項數據都很重要,也是判斷工作成效的指標之一。因此我們會透過 excel 分析數據,並每週固定開會,檢討自己的發文成果,同時也和同事主管分享自己成效佳和不佳的案例,還有成敗的背後原因。

在IG上,我們也會測試不同貼文模板的傳散度,不同時段的觸及,還有hashtag的使用是否有幫助,來達到優化數據的效果~

#Dcard調查局

偷偷說,一開始結尾的片段我平均要NG十次🤣

之前被觀眾說過髮質不好💁🏻‍♀️現在看是真的不好哈哈哈哈哈

現在的小編的工作已經不包含調查局~那時候 Dcard 的影音團隊還沒有像現在這麼壯大,我和 #東編、#魚編 都會需要輪流支援出外景。拍調查局是真的很累…因為全部受訪者都是沒有事先set過的,所以有時候拍一整天都沒有遇到真的很好笑的回答;而且大熱天在太陽下站一整天回家的時候都會直接累癱睡著😭
不過拍攝時也會有些意外的收穫!遇到粉絲要合照,或是因為訪問認識新的朋友,還有遇到真的很好笑的受訪者也會笑到回家臉頰痛xd 另外這幾隻影片加起來光在YT應該也有快3百萬觀看,也是很特別的經驗啦😂

#Dcard工作福利

私心覺得Dcard福利完全符合我想象中的 Google(?)

免費下午茶(後面是零食櫃和大冰箱)、中秋禮盒

所有的福利要列出來才夠(以下福利是實習生的喔,正職好像更多)

  • 週一:免費運動團課
  • 週二:免費午餐、免費飲料、偶爾有歌手來表演xd
  • 週三:在家工作(實習生看部門)
  • 週四:免費按摩、免費運動團課
  • 週五:免費飲料、下午茶、同事分享時間
  • Team Building: 員工旅遊、中秋烤肉、尾牙
  • 吃到飽零食櫃、研討會/課程補助、想看什麼書ceo買給你、彈性上班時間、床(上班可以睡覺…)
便當+饒舌歌手(?)+免費按摩

#寫在離職後

“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 Spider-Man

寫了這麼多歡樂面,當然也要講些實際面。當管理一個近百萬粉專,觸及率動輒2、30萬,說中間沒有迷失在追求點閱率是騙人的,而對於優質內容使用者不屑一看,腥羶色卻是績效保證,多少也會有點灰心;也因為是傳播學院的學生,對於自己是否有好好的做議題設定、採取中立立場以及做事實查核等舉動,也覺得肩負許多責任感(雖然我們的定位並不是媒體,但仍有許多使用者這樣認定)。但不可否認,這絕對是一個很適合做社群的地方,如果你原本志就在此,絕對會如魚得水。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在 Dcard 實習這段期間我養成了問自己「Why」的習慣。為什麼進行這個專案?為什麼選擇這個工具?要達成什麼目標?時不時的問自己,才會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身邊許多積極的同事,也都會成為自己的動力。看到這邊,如果你對社群行銷實習生有興趣,可以點這個連結 👉https://grnh.se/a6c625441 如果有任何疑問,也歡迎留言跟我說~

正式離開 Dcard 啦~
關於我🌱
UCLA商業分析/政大廣告/行銷,之後這裏會分享更多商業分析、以及海外留學的內容哦✨
如果對我的旅行/美食/生活有興趣,也歡迎追蹤我的IG:___sofeia___看更多

如果你/妳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按「拍手」給我鼓勵和支持~

拍手3下: 有好好看完囉~
拍手10下:這篇文章真的有用耶!
拍手20下:請繼續分享相關的內容吧!

若喜歡這樣的主題,也歡迎留言、「追蹤」我的帳號、並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 有什麼想看我分享的題材,也可以告訴我唷 🖤🤍

--

--

UCLA ’21 | NCCU ’20 | 數據分析 | 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