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轉型契機:從IoT角度思考未來工作模式,替未來轉型提前佈局

sensor.live Team
SoftChef Blog_CN
4 min readJun 30, 2020

--

“疫情讓人們認知遠距工作的重要性,IoT則幫助實踐遠距工作的可行性”

以為中美貿易休戰能讓市場有喘息時間重新佈局,誰曉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所帶來的影響效應如此劇烈,造成全面性市場需求縮減。

在各國疫情逐漸趨於穩定的狀況下,許多企業都開始回歸職場正常工作,但COVID-19所帶來的衝擊卻尚未消停。

突如其來的事件不僅影響產業發展與消費者行為模式,更連帶影響到經濟結構與人們的生活。許多企業在疫情期間不至於讓公司營運完全停擺,都為此事件提出遠距工作的相關措施,並將遠距工作列為未來的固定辦公模式。但回歸正常後,我們該怎麼樣執行並落實變成常態性模式?

多數在這場疫情受到較嚴重影響的產業,尤其生產製造、服務、觀光、餐飲、醫療等等。這些產業有別於其他,最大的共通點就是這些產業都必須高度仰賴“人力”至現場親自執行,而這是為什麼在這場疫情中影響這麼大的主因。如何讓這些產業的工作型態不再受到距離侷限,是企業們必須思考及面對的趨勢,讓未來工作地不再受到距離侷限。

產品、服務智慧化,溝通升級至 “物”與“物”

物聯網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在這篇AIoT的文章中有提到,當場域中設備占比“機器>人”,AI+IoT的發揮在於進階自動化,實現機器可以自主決策,藉由錯誤經驗找出優化方法,再利用邊緣運算&機器學習取代需要人力判斷的情況!

以製造業舉例,將生產線自動化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能的技術已經行之有年,利用機械手臂取代高風險工作降低職災風險也是常見應用。不過即便這項技術已經在市場發展十年之久,產能與良率皆已達到最佳化!但當突然某個的製程環節錯誤,或是遇到需要靈巧度與複雜度較高的作業,至今仍然需要人員執行與除錯。

倘若將產線智慧化,透過產線上的sensor 數據收集,並在地端就先進行初步判斷與運算分析,設備就能夠自主判斷錯誤並且修正,這正是AI 及IoT結合的自動化進階應用,也是典型的邊緣運算之一!

“實際應用上,傳統製造業若想知道生產機台運行狀況,必須要派人至現場巡廠查看,既不即時又耗工。而導入IoT ,管理者只需要夠過網路即可掌握即時生產狀況、稼動率”,凸顯遠距管理的重要性。

同樣的,機械手臂為了增加靈巧度與複雜度進行非接觸式的測量和判斷,也需要增加各種sensor在機械手臂上,實現精準又高速的作業。這時,人員只需要透過IoT平台監控各項設備的狀態即可,有效降低人員比例、減少對人力的依賴。類似應用也可以套用在餐飲、醫療上,利用各種sensor收集數據以增強設備自主決策的能力。

IoT 徹底改變產業結構中的人力與工作模式

“不只是透過各種協作工具幫助員工有效率溝通,提前部署物聯網技術,讓設備自動化、智慧化的自主運作,同時也可以讓員工確實執行遠距管理的工作思維。”

企業必須首要考量的是內部需要什麼樣類型的數位化?是新產品智慧化?服務智慧化?或是改善目前的工作型態以因應未來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而在這些問題中同時也要思考需要收集哪些數據對未來企業發展是有價值的。

接著必須讓設備構成物聯網硬體“可連網”、“可管理”、“可收集數據” 的三項基本能力,並在利用雲端作為設備和使用者之間的溝通橋樑,讓設備資訊在雲端平台匯集後下放到對應的目標,甚至是預先設定好基本的作動條件之規則!就可以實現人與設備以及設備與設備之間自主溝通。

只要有網路,無論員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查看工作處的即時情況、設備資料並且操控設備的運作,實現新型態的遠距工作模式。

未來因人造成的風險或損失將會愈來愈少,取而代之的是更聰明更智慧的AI+IoT應用。

感謝您的閱讀,想看更多我們的文章請點擊這裡,或是對我們的解決方案有興趣,請聯絡我們!如果有任何問題、想法或建議,也都非常歡迎與我們分享!那我們下篇文章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