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山城

Chieh-Yi Cheng
地中海豔陽
Published in
Dec 21, 2022
英國詩人白朗寧說,阿索洛的美舉世無雙。(攝影/鄭傑憶)

如今寧靜的鄉野山林曾經是腥風血雨的戰地

這是王公貴族騷人墨客熱愛的千層之城,別墅樓房依山勢蜿蜒而上,像是結婚蛋糕般一層又一層,英國詩人白朗寧說「阿索洛的美舉世無雙。」

生前長住阿索洛(Asolo)的白朗寧(Robert Browning)是用上誇飾法了,阿索洛很美,但義大利的美麗山城不計其數各有千秋。

阿索洛往東80公里就是威尼斯,往亞得里亞海傾斜的平原地勢甚低,說是山城,海拔不過190公尺。向北走是阿爾卑斯山脈,山頭上已經堆著白雪,冬日枯枝讓樹的姿態更加奔放,阿索洛層層疊疊的城堡、教堂、鐘塔和樓房融入山景中。

渾然天成的景致卻是中古時代有錢有權階級人為造景的成果,城鎮盤據山頭,周邊是為封建貴族服務的農田,即使是農村,也是精心規劃的田園景致,有序和諧但不刻板。

賽普勒斯在15世紀末遭到威尼斯共和國入侵後,被迫退位的卡特琳娜女王(Caterina Cornaro)來到阿索洛,她的「在野」宮廷裡養了4000多人(現在當地人口也不過8000人),宴會不斷歌舞昇平,還經常有哲學辯論與畫展,山城成了文化之都。

煙雨濛濛的阿索洛(攝影/鄭傑憶)

我們來的兩天煙雨濛濛,想說參觀博物館和碉堡避雨,沒想到,這兩個景點都只在週末開放參觀,於是繼續雨中漫步。在這淒冷的冬日早晨,我們幾乎是唯二的旅人,以白朗寧為名的主街上不少店家尚未開門,但窄窄的廊街上珠寶店接二連三。

卡特琳娜女王的城堡屹立不搖,儘管鐘塔上像是打鋼釘般有不少固定結構的鐵條,這裡現在是以義大利一代名伶杜絲(Eleonora Duse)為名的劇院。

被風雨雪侵蝕的牆面岩石嵌著貝類,過往的建築通常是就地取材,驗證阿爾卑斯山脈的東南方岩層一度是深埋在溫暖的海底,貝類珊瑚魚骨的化石經過將近三億年的地殼運動,攀上了幾千公尺的高山。

西元前一世紀,羅馬人把這裡命名為Acelum,形容這座在平原上微微隆起的山坡像刀刃般。現在的小鎮祥和秀麗,但過去這片和緩的丘陵是兵家必爭之地,十世紀時為了防止蠻族入侵,山巔蓋了一座外牆形狀像水滴的碉堡,當年的敵人早已經融為歐盟一家,但碉堡仍屹立在山頭上(在第一張照片左上角)。

碉堡牆高15公尺、厚4公尺,但垂直牆面只能防弓箭、彈射器,是中古世紀早期防禦工事,為了防禦「現代」的砲彈,碉堡必須有傾斜的牆面才能抵擋新武器威力。水滴碉堡失去軍事功能後,在15世紀黑死病蔓延時,成為隔絕病人的「方艙」。

許多歐洲景點是戰爭的產物,城牆、城堡、堡壘;或是戰爭的「紀念品」,像是羅馬帝國大道上刻滿精緻浮雕的圖拉真凱旋柱(Colonna Traiana)。

阿索洛也是威尼斯雄獅的地盤(攝影/鄭傑憶)

流亡的卡特琳娜女王在阿索洛找到了平安的棲身之地,但如今寧靜的鄉野山林曾經是腥風血雨的戰地,阿索洛周邊從平原到將近二千公尺的峻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與奧匈帝國激烈交戰的前線,雙方在白雪皚皚的山峰挖戰壕,把千斤重的砲彈推上山巔,躲在人工挖鑿的冰洞裡鏖戰。

美國作家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也隨著紅十字會來到這裡,這段經驗成了日後半自傳體小說《戰地春夢》的主要素材。「一百年前山上的戰爭就像現在烏克蘭人在雪地裡奮戰,死了幾萬人。」民宿老闆娘像是看透世事與人性般發出慨嘆,「戰爭的殘忍一再重複,人類是不會從歷史學到任何教訓的。」

--

--

Chieh-Yi Cheng
地中海豔陽

生長在台灣,生活在義大利的記錄者和學習者,更多「地中海豔陽」下的新鮮事、前塵往事和鳥事,請到專頁繼續閱讀: https://medium.com/solemediterra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