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的早餐

Chieh-Yi Cheng
地中海豔陽
Published in
May 19, 2024
Bazar Café(攝影/鄭傑憶)

維也納的咖啡館不只是喝咖啡的地方,更是民主俱樂部

很多人抱怨義大利人工作態度差,我有個假設:若發生在早上,原因之一是他們沒吃飽。

義大利人的早餐很簡單,常常是一杯卡布奇諾搭上可頌麵包,受到強大的食品工業廣告影響,很多人在家裡也是一杯咖啡,或是一杯茶,配幾片餅乾,或是在麵包塗上Nutella榛果醬。可想而知,這麼一點卡洛里很快燃燒殆盡,義大利人當然提不起勁工作。

一些人主張,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要吃飽吃好,台灣的早點五花八門,從三明治到稀飯、廣東粥、蛋餅,還有炒麵、米粉湯和牛肉湯。

義大利人卻另有一番道理,說是一早腸胃剛醒來,不該吃太多太油膩,而且要吃甜的,咖啡館的早餐經常沒鹹食。有一陣子,我的胃疾發作,在外出差一早想吃鹹食,最穩靠的選擇就是 — 麥當勞。

來到奧地利,早餐的選擇豐富多樣。吃早餐的地方,當然是舉世聞名的咖啡館。薩爾茲堡的巴札爾咖啡館(Bazar Café)早餐直接列出了甜與鹹兩大套餐選項。

在維也納,靠近國會的朗特曼咖啡館(Landtmann Café)據說是佛洛依德的最愛,距離擠滿觀光客的聖史蒂芬大教堂(Stephansdom)與西西公主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不遠,人潮稍減,人行道和車道一樣寬闊,不再摩肩仿踵。

早上九點半,露天座位幾乎坐滿。這一天,我們沿襲義大利的甜食習慣,點了卡布奇諾和鮮奶油可可,還有朗特曼特色的可頌、薩赫蛋糕(Sachertorte)和蘋果派。

薩赫巧克力蛋糕系出名門,可頌則是扎實的奶油麵包(攝影/鄭傑憶)

蘋果派是奧地利的國民美食,薩赫巧克力蛋糕則是系出名門的宮廷甜點,可頌是扎實的奶油麵包灑糖霜,不像義式可頌多層次鬆軟。一旁的阿伯看來是少數的在地熟客,點的是果汁、水煮蛋,還有灑滿乳酪和蝦夷蔥末的麵包,遠觀非常誘人。

逛完現代藝術的利奧波德博物館,不遠就是納許市場(Naschmarkt)。多山的奧地利非常積極推動有機農業,露天市場欣欣向榮。週日午後,攤販都收攤了,但許多賣餐點的「路邊攤」人聲鼎沸,雖是內陸國家,但這裡可以吃到生猛海鮮。

我們選擇到一街之隔的德樂司勒咖啡館(Drechsler Café),奧地利咖啡館的好處是,時時刻刻可以吃到多樣的餐點。

與充滿知識分子氣息的朗特曼咖啡館迥異,德樂司勒輕鬆自在無拘無束,就像多數位在市場旁的店家充滿市井小民的活力喧囂。奧地利人愛吃蛋,我們點了番茄橄欖煎蛋,還有菠菜葉堅果沙拉。

奧地利人愛吃蛋,Drechsler Café的煎蛋(攝影/鄭傑憶)

告別維也納前,不能免俗到了在1876年創立的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朝聖。1975年重新裝修後,現在的中央咖啡館位在前國家銀行的大廳,而不是最早所在的中庭。

這裡曾經是知識分子、政治家、文人雅士匯聚之處,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弗洛伊德在這裡與列寧、托洛斯基,以及接下來統治南斯拉夫的鐵托(Josip Broz Tito)一起喝咖啡。

在甜酒咖啡之外,這一天的早餐一甜一鹹,一份號稱是西西公主最愛的蛋糕,蘭姆、水蜜桃、巧克力和榛果交織成嫻雅的紫色;一份是煎蛋加上菠菜與葵花子。奧地利有不少咖啡調酒的選擇,像是加了白蘭地、琴酒或是甜酒的咖啡,一旁的自助商店可以買到中央咖啡館的巧克力、糖果和甜酒。

這是西西公主的最愛?(攝影/鄭傑憶)

中央咖啡館的大廳是拱與柱的建築表演,無意冒犯,這風格非常類似義大利教堂常見的的地下墓室(cripta,本義就是拱頂)結構。咖啡館的簡介不無驕傲地說,這裡曾經閃耀著藝術、文學、科學與政治的光芒。

奧地利作家褚威格(Stefen Zweig)說過,「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不在咖啡館,就在往咖啡館的路上。」

褚威格說,維也納的咖啡館不只是喝咖啡、吃飯的地方,更是民主俱樂部,花一點錢,可以坐上幾小時,跟人聊天討論,寫作、玩牌、看信,最重要的是,可以免費閱讀無數的報章雜誌,不只是德文的,還有英文、法文和義大利文的報紙。

如今,中央咖啡館是觀光客的打卡地,若沒有預約,得在外面大排長龍。大廳裡有許多東方臉孔,手機拍不停,自拍、拍大廳、拍甜點。面對蜻蜓點水不懂當地慣習的觀光客,這裡的甜點和餐點仍維持水平,服務生彬彬有禮,保有老派的儀態。

中央咖啡館的建築風格類似義大利教堂常見的的地下墓室(攝影/鄭傑憶)

就像褚威格在近百年前的描述,入門一角還擺著報紙架,上面掛著許多德文報紙,還有紐約時報。義大利東北部的德語區咖啡館也常見報紙架,多一點這樣的閱讀習慣,紙媒或許仍有生路。

維也納的咖啡館雍容華貴的,用餐的人可以從容坐上好一會,不像義大利咖啡館,站在櫃台喝完一小杯的濃縮咖啡後,就匆匆告別,咖啡館更像一個閒話家常的廚房,而不是論辯的廳堂。

但義大利咖啡不容小覷,不少奧地利咖啡館用的是義大利咖啡,甚至咖啡機也來自義大利。義大利東北部的港都特里亞斯特(Trieste)曾經是奧匈帝國進口咖啡豆的樞紐,深厚的咖啡文化孕育了咖啡品牌,包括illy,以及一度與illy合作的Hausbrandt咖啡。

illy和Hausbrandt都成了義大利的品牌故事,曾經的奧地利或匈牙利,隨著帝國瓦解落入義大利的民族國家境內,再隨著全球化的浪潮回到奧地利咖啡館。

在奧地利常見義大利咖啡品牌,例如左邊是Hausbrandt咖啡(攝影/鄭傑憶)

如果你也想在奧地利的咖啡館坐坐:

Landtmann Café:Universitätsring 4, 1010 Wien

Drechsler Café:Linke Wienzeile 22, 1060 Wien

Café Central:Corner Herrengasse / Strauchgasse 1010 Wien

Bazar Café : Schwarzstraße 35020 Salzburg

--

--

Chieh-Yi Cheng
地中海豔陽

生長在台灣,生活在義大利的記錄者和學習者,更多「地中海豔陽」下的新鮮事、前塵往事和鳥事,請到專頁繼續閱讀: https://medium.com/solemediterra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