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製作新手教學】3:麥克風與錄音介面 (Rode Podmic, 雪球, 鐵三角, Caster Pro)
節目主題設定好了,格式也決定了,現在我們來談點技術性的東西。我們都聽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可以使用手機內建的錄音軟體直接開錄,但好的錄音品質與流暢的剪輯,能夠提高完聽率並吸引你聽眾的注意力。這篇文章將介紹麥克風的種類,以及推薦幾隻入門款的麥克風與錄音介面。
>建議先閱讀 系列文2:我該怎麼設定我的節目? 再回來閱讀這篇文章喔!
本篇重點:
一、麥克風
類型 / 指向性 / 接頭 / 推薦四款新手麥克風
二、錄音介面
常見三款錄音介面
三、周邊配備
防噴罩、海綿套
一、麥克風
類型
動圈式 ( Dynamic Microphone )
你在 KTV 唱歌時所使用的麥克風,就是動圈式的麥克風。它對周遭環境的聲音比較不靈敏,因此適合單純只收錄人聲。換言之,如果在一般錄音環境中不想收錄到周圍噪音,或者是以外訪為主的節目內容,建議優先考慮動圈式麥克風。
電容式 ( Condenser Microphone )
電容式的麥克風收音非常靈敏,環境音容易被收進去。如果你想要錄一些環境音或較高品質的收音,或是現在很流行的 ASMR,就可以考慮電容式麥克風。但一般來說不建議新手使用電容式麥克風,除非你的目的就是要收錄進環境音,否則你的錄音檔將會不時聽見電鈴、垃圾車、電風扇、冷氣與鄰居開關門的聲音。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電容式麥克風需要外接 +48V 的直流電,也就是俗稱的「幻象電源」(Phantom Power),通常可在錄音介面上切換,因此如果你使用電容式麥克風卻收不到聲音,就應該檢查看看是不是忘了打開幻象電源。
指向性
全指向 ( Omnidirectional )
收錄進去全部來自各個不同角度的聲音,如果你想給聽眾身歷其境環境音的感受,例如咖啡廳或大自然,又或者參與錄音的人數眾多,不方便架設器材,都可以考慮全指向麥克風。
單一指向 ( Unidirectional )
收錄進去一個角度的聲音,有心型指向、超心型指向、槍型指向等等。如果你只想收錄單一人聲,單一指向的會比全指向來得適合。而由於它的收音範圍有限,在錄音之前您可以戴上監聽耳機,從麥克風的90度側邊角度開始發聲,慢慢轉到正對麥克風,再轉到另一個側邊,確認出最佳的收音範圍,以避免錄音時太過偏動而造成收音不良。
接頭
3.5 mm
輕巧方便的收音器材有些會使用 3.5mm 的接頭,例如領夾型麥克風、無線麥克風,另外相機上的聲音插孔也多半是 3.5mm。
USB
有設 USB 插孔線的麥克風方便於筆電上操作。但是如果使用超過兩支以上的 USB 麥克風在同一個電腦上,可能會因為分接太多,供電不穩而導致收音忽大忽小。
XLR
俗稱 Cannon 頭、它可以有效降低雜訊發生,收音品質穩定,但缺點就是要再買個錄音介面,等等我們會介紹幾款。
推薦麥克風
鐵三角 ATR2100 — USB (動圈式)
這一支在台灣兩千元可以買到,國外的 Podcasters 強力推薦此款 C/P 值高的入門麥克風。它是心型指向動圈式麥克風,收錄人聲效果清楚﹑不容易聽到環境音,並同時附有 USB 和 XLR 兩種連接線,可以在筆電上單獨錄音,之後想升級購買錄音介面,也可以繼續使用原本附上的對應 XLR,且不需要額外購買幻象電源。姊妹款 ATR2005USB 價格稍微再高一點,也是頗受好評的麥克風。
Samson Q2U (動圈式)
跟 ATR2100 一樣,這支也是兩千元上下,國外評論常將這支與鐵三角一起比較。因為它同樣也為心型指向的動圈式麥克風,同時附有 USB 及 XLR 兩種接線。不一樣的是它可以利用 Apple 或 Android 的對應 Lightning 線,直接插在手機或平板上錄音。
Rode PodMic (動圈式)
顧名思義這是 RODE 針對 Podcast 所出的一款麥克風。這是一款動圈式心型指向的麥克風,能夠錄製出具廣播水準般的聲音內容。它內建爆音過濾器 (Pop Filter),可以降低一些「ㄆ、ㄊ」等噴麥情形。它是針對 RODE 的一款錄音介面 RODE CASTER PRO 所研發的,附的 XLR 線不需要另外接幻象電源。
二、錄音介面
它是全球第一個為製作 Podcast 所生的混音工作台。支援四隻 XLR 麥克風輸入與四副耳機輸出、各自獨立音量調整。直接錄進 SD 卡或者是筆電裡,還可以用藍芽進行遠距錄音,並且有八個可以自訂的效果按鍵,如果你有固定的片頭片尾、罐頭音效、廣告就可以設定進去,使用上非常直覺 (錄音鍵也設計得令人無法忽視,絕對不會忘記按下去)。
它是一台手持的錄音裝置,也是一台錄音介面。具備兩個 MIC / LINE 與 XLR / TRS 多元接孔,可以錄製 MP3 和 WAV 格式音檔。內建 USB 插孔和 SD 卡槽,輕巧的尺寸適合戶外收音。
這是 Focusrite Scarlett 系列最輕巧便於攜帶的一人錄音介面,第三代改為 type-C 的 USB 插孔。獨特直覺化設計的光圈顯示,讓你可以監控安全範圍的音量(綠色光圈),若光圈便成紅色,表示正在過量、應降低 Gain。
三、其他配備
海綿套 ( Foam Cover )
海綿套其實是在阻隔風吹的聲音,如果是在室內錄音,沒有風吹過的話其實是可以不用的(如電風扇氣流)。另外海綿套也不要買太厚的,否則呈現出來的聲音會有點沉悶。
防噴罩 ( Pop Filter )
在發 T、P、H 等氣音時,利用防噴罩讓聲音通過,並阻隔一些氣流通過,但效果不是百分之百。同時,如果將防噴罩與麥克風貼很近的話,是會失去效果的。
最後給一個由衷的小建議。一個好的麥克風絕對值得投資,但製作初期,選一個 C/P 質高的麥克風使用即可,不用太執著於買最頂級的器材。大家都有聽過因為內容優質而收聽一個節目,沒有聽過因為音質最棒而收聽一個節目的。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你的內容。至於麥克風,本篇推薦的幾隻都是台灣 Podcasters 常用的麥克風,做好功課與測試,等到有持續產出集數與看到大幅成長後再選擇升級也不遲。
希望今天分享的內容有幫助到大家,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文章底下留言,或是在 Facebook 貼文下與我們互動。下一篇,我們將會介紹錄音環境、錄音軟體與一些技巧分享。
>> 【Podcast 製作新手教學】手把手教你怎麼建立自己的 Podcast
>> 這篇系列文錄音篇的延伸文章 ↓↓
HOUSE OF PODCASTS
SoundOn 360 度瞭解你的需求,提供最專業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