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身怪醫》短評:想做商業劇場,先喝變身藥水。

hidry
Sounds Wild 野聲部落
2 min readMar 31, 2018
《變身怪醫》2018年日本公演的視覺

幾百年沒有踏進劇場,衝著崇拜的三谷幸喜(其實是意外得到戲票…),也對演出充滿期待。

先說結論,看了31號午場,沒等到三谷幸喜出來謝幕,殘念啦!

《變身怪醫》是2014年在日本上演的舊劇,查了一下發現原來的日文劇名其實很有巧思:《酒と涙とジキルとハイド》(直譯:清酒與眼淚、傑克與海德),不但點出了劇中的梗,也充滿押韻的趣味,看得出來很鬧。

這次重演,選擇從台灣開始,也是首次的海外演出。為了娛樂台灣觀眾而特意加入了一些橋段,其實有點不必要,演員也因語言的不熟悉而拖沓了節奏。但也可見演出團隊的誠意。

除了偶爾刻意討拍(手)的橋段,《變身怪醫》在一個場景裡就完成了緊湊的一百分鐘。把戲不是前所未見,但編導的調度功力,還是讓整體演出一氣呵成。只用了兩道門,一個屏風,就完成了所有段落的轉換。配樂就靠台上擺著的兩個樂手,和演員互相搭配著推進節奏。

如果大概了解《變身怪醫》原作的故事,對照來看更能體會改編的幽默。原本帶有魔幻色彩的原作,以悲劇作收。但三谷幸喜心裏一轉,發現一切都很鬧;現實裡沒有可以讓人變身的神奇藥水,只有不願意接受自己失敗的博士。每一個吐槽,都讓設定顯得更荒謬。

三流演員角色的設計、戲中戲帶來的喬裝、扮演、錯認,是大部份笑點的來源,也是三谷幸喜的拿手好戲,《魔幻時刻》裡佐藤浩市的角色就做過了精彩的示範。

三谷幸喜從影視作品訓練出來的扎實腳本功力,是台灣劇場最欠缺的。不靠風格的形式、不靠眼花撩亂的場景,不說教,卻清楚地傳遞了他的想法。

以往作品充滿了豐富的層次,但導演這次仿佛喝下變身藥水,完全釋放他搞笑的一面。他坦白的說:「這次『變身怪醫』娛樂性高,藝術性幾乎沒有。」

想討好觀眾、卻又放不開手腳,其實台灣劇場的掙扎也跟博士差不多啊~(煙)。

看到這篇報導,有訪問導演說明本劇的創作動機,蠻有意思的。

http://www.cna.com.tw/news/acul/201803290216-1.asp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