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南的那些「無名」小吃

hidry
Sounds Wild 野聲部落
3 min readApr 9, 2018

翻開台南的小吃地圖,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以「無名」為名的小吃遍佈,而且有些其實還頂有名(譬如號稱台南第一的無名羊肉湯)。讓人忍不住好奇,為什麼那麼多「無名」小吃?

先承認這只是個假議題,無名的小吃店到處都有的嘛…

這些小攤子本來就只是當地市井間的小吃部,紮實經營著自己的地盤,也沒有想過要出名,自然也沒有特地取名字,不只是台南,各地都有的。只是在小吃遍佈的台南,競爭激烈下,留下來的都不是泛泛之輩。加上這幾年台南成為顯學,讓這些小攤子也開始被擺上了地圖,像我這樣好奇的外地客,逐漸多了起來。

青年路的無名米糕,一碗乾麵25元、魚皮湯也只要20元,嚇死台北人了⋯

既然一開始是為了贏得小區裡常民的喜愛,通常都是價格實惠、用料大方。為了不讓熟客刁鑽的味蕾察覺失常,口味自然維持著一定水準。即使不一定稱得上頂尖,也擁有一票忠實的擁護者。

但比起那些大排長龍的名店,這樣的小店更吸引(最討厭排隊的)我。

府前路的無名麵店,切兩塊豆乾、撒上滿滿細切青蔥,10元佛心價

畢竟小吃就是小吃,吃的是一種街頭的氣氛。上門的客人為了填飽肚子而來,飢腸轆轆的雙眼,緊盯著店主俐落的手腳,只為了滿足一個單純地慾望:吃!

沒有喬半天的拍照、沒有打卡炫耀、沒有完成踩點的成就感。這種純粹的進食慾望,流動在熱氣蒸騰的爐鍋間、食器的碰撞聲間、埋頭享用而靜默、不同階層的食客間。這瀰漫求生慾望的氣場,也是小吃的迷人之處。

名店的手藝頂尖,聲名遠播,氣場變成凌人的氣勢,口味也許沒有變、「味道」肯定會變。排隊的煩躁感、緊張感、期待感,也許是另一種調味,但味道複雜了、氣場也混濁了。反而這些無名小吃們,不那麼頂尖的口味,讓他們無法跟名店比肩,卻保住了更剛好的「味道」。

在網路這麼發達的年代,下次試試看不靠google,憑著對好味道的直覺,去挖掘那些真正隱藏版的無名小吃吧!

立人國小附近的肉粽/菜粽,一大早就聚集當地熟客
簡單卻味道紮實且飽足,味增湯裡仍不忘塞進滿滿油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