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化筆記】當下的力量

Spyua
spyua
Published in
Oct 10, 2022

這本書應該蠻多人看過了。有別於蠻多在講開悟與活在當下的靈性書籍,是以問答的方式去呈現。

內容記錄

對我來說這本書會分為前半部與後半部。前半部會闡述什麼叫”當下”的這件事情。重點在於

1.心理時間

2.心智認同(我)

3.臨在

簡單來說,身為靈長物的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於有時間概念,因此會有過去未來與現在的分別認知。

而心智認同(我)因心理時間的存在而產生,另外我覺得還可以補上阿德勒煩惱來自人際關係這件事情。因社會意識與時間的存在,分別心與意識形態就會產生,這時平常的生活狀態是很常無法將心念拉回當下,甚至會將過去的經驗與認知持續強迫的投射至未來。

但要進入臨在狀態並不這麼容易,除了擺脫心理時間外,最重要的是要能接受當下所發生的事情。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天你很愛的另一半 ”突然” 跟你提出分手,當下的情緒鐵定是非常強烈的難過與生氣,而這情緒的產生是由很多因素合成。除了感受到被拋棄與不被愛外(我的認知層),裡面還有對於放不下過去與恐懼未來的因素存在(時間認知層)。接著蠻多狀況就會被困在過去並投射未來(未來都沒有他在身邊的日子)。此時叫你立馬接受當下活出大智慧,一定是一臉你不是我你怎麼懂我痛苦。

舉這個例子想表達的是,對於臨在,作者也提到平常的練習很重要。在巨大的人生變革產生時,要體悟並進入臨在的狀態因平常的練習即可縮短。所以平常的冥想練習非常重要!

後半段則是對於臨在地描述即挑戰問題,例如要我臣服當下,每個月要繳這麼多水電費是叫人家怎麼沒煩惱。我覺得後半段對於臨在地描述比較難入心了解,因為開悟這件事情本身就無法以言語與文字去描述。猶如金剛經的不可說,所以目前沒看到對於此能以文字清楚描述臨在狀態的書籍。但人生的經驗告知,臨在狀態是活出來的,大部分不會是在書中看到即可了解的。但我覺得這本書有清楚點出臨在的先提條件,朝這部份去努力與練習,大體方向會是對的。

臨在重要環節記錄

最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環節,我閱讀完這本書後,因為對時間軸限制很有感,因此大致能理解如何去實作,於是就很認真地去使用一陣子。

拉回活在當下這件事情有兩種狀況,一個是很釋懷的拉回當下,一個是硬拉。大部分狀況都會是後者狀態。簡易的說就是你就算拉回來當下,大部分還是會有一股不舒服的情緒。可以去感受與意識這件事情,因為這股情緒是需要被處理的。

目前觀察起來就算拉回當下,你平復後,還是要與自己對話去詢問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情緒通常來自於期待的不對等及對事甚至是對自己的不自信。自己的經驗處理過程通常是調適對人事的期待及提高對自我的認可,提高自我自信這件事情不太好懂。

舉個例子,例如一件事情做的結果不如他人預期,通常會有幾種情緒。先不管這股情緒存在,我們馬上利用活在當下把念頭拉回當下。可以暫緩沒錯,但這件事情並沒被解決。因此要回顧這股情緒,並做對話,例如做事情的結果不如他人預期情緒通常大致是沮喪或是生氣。

沮喪來自對自我的不認同(來自他人對自己看法的期待而否定自我)。生氣的話則來自於他人對自己的不尊重而感覺被貶低。這兩者通常都是小我情緒

目前經驗是

Strp0 : 絕對要先意識到你已經平復不少這件事情,如果自我還覺得亂,就完全不要去思考這件事情與評論,轉移注意或是放空自我(建議使用前者,放空自我通常會煩躁一段時間,而且初步體驗一般人一開始很容易又被捲回情緒旋渦)

Step1 : 平復後先放下期待,例如我希望他對我怎樣的看法這件事情”先不想”。

Step2: 開始與自己自我對話,如果是沮喪則以其實事情並沒這麼糟的方向去引導自我對話。如果是生氣則以好奇為何對方會這樣說去引導自我對話。

Step3: 在步驟2對話過程中,有照著方向走,自己慢慢就能釐出一個頭緒。接著就是做應對方法。

通常在應對方法,我會以最差的結果狀況去假設應對,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人不是要正向思考嗎? 怎麼會以想糟糕的方式去應對? 其實是因為此時那個狀態是一個穩定理性狀態,而在那狀態有點像是理性在戰略分析找尋PlanB退路。接著最差狀態分析應對完後,就開始其他Plan,然後後續思考處理方向。

目前感覺大概是這樣的過程,最難環節有兩個在於思緒亂到平復的過程,那腦袋會很絞,會跟燒水壺一樣。第二環節在平復分析完後,情緒其實還是會再起來,但如果持續練習,那個波會盪的越來越小。

簡單要強調的是,拉回當下不能以一種逃避強硬心態去做,過程細節的情緒處理會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而在攪翻了幾次後,對人事物呼應自己情緒的覺察敏感度會提升。但其實這敏感度也會隨著不練習而降回原本的維度,這點要有認真。而作者提到的臨在喜悅感,感覺應該是練習到後面會呈現道的境界? 這點我其實還沒釐清很清楚。

--

--

Spyua
spyua
Editor for

期許自己永遠當一個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實踐者,了解理論更要身體力行,再透過實踐來修正自己對理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