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矽谷不是夢?

Lman’s murmur
ssxtalks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Sep 8, 2016

今天國發會在一段時間沈澱和重新整理之後的亞洲矽谷再出發,在說法上去除了先前提到關於園區硬體建設有關的論述似乎是被拿掉以外,到底在其他各方面有無新思維的導入和不同呢?

首先覺得政府的簡報都好棒棒,總是有辦法弄出個順口溜一般的Agenda。只差一個五五六六大概就可以來一個順子了。

亞洲矽谷的主軸落在推動 “物聯網產業創新研發” + “強化創新創業生態系”。話說不是還有強調這不是創新創業政策嗎?但身為在創業圈的一份子,政府願意更積極推動創新創業也是我所樂見,也就沒太大意見了。

中間好幾頁都是基本論述的還沒看到更實際的內容也就不那麼適合來做評論,但確實有許多熱門的關鍵字,從共享經濟/電子商務/智慧連網/智慧醫療….等等。

我比較好奇的是在已經既有的框架下,要如何用新思維讓已經被你傳統的KPI框架的人員來做創新?傳統育成跟世界在談的孵化器本就有所差異,在強化既有基地,善用民間加速器的過程中,民間的角色是什麼呢?是否又會造成在既有系統內的人很容易覺得民間的加速器是來搶他們飯碗的實際感受落差呢?

到了具體做法這一段,開始談到比較深入實際的使用方式也是我們可以多了解政府到底想怎麼做的地方。

其實談到物聯網或者創新創業生態系的大原則筆者認為應該是

Demand driven but not Supply driven

Early stage 資金問題

  • 善用matching fund機制,與國內外的VC配合設計針對early stage的基金來解決既有創投手上基金均為較後期,協助新一代創投把創業生態的不同階段基金生態串接起來。善用市場機制健全健康的發展,避免傳統補助案創造依附國家存活的企業。

產業轉型基金

  • 既有產業是否需要實際的轉型有待商榷,產業轉型基金適合的作法應該與願意創新轉型的企業配合一起用Matching的概念來做,但並非去轉型既有的實體,而是透過協同投資去創造和實驗新型態的業種,用新生取代轉型,也避免既有的企業在實際的轉型過程中帶來的傷害痛苦。也讓需要轉型的企業在創新轉型的過程中無需考量過去的包袱

轉型既有學校育成中心

  • 臺灣目前的育成中心也因為長久在舊式KPI文化發展下,大多均為交功課單位,其並非以業務導向或者利潤中心制,因此也都是以傳統資源表列作為服務內容,並大多以空間租賃作為收入來源。除了與國外知名加速器的聯盟作為改變的切入點,實質需要成為利潤中心並以業務/服務為導向實際產生價值才會真的不同。

連結矽谷等國際研發能量建立創新研發基地

政府主動積極招商,成立單一推動窗口

  • 論述中提到要整合國內物聯網創新能量,具體做法若還是過去Tradeshow/Roadshow方式那恐怕就只是在幫廠商做其原有的BD(業務開發)。很難產生新的產業質變。
  • 往外推廣的部份可以採用如日本Linkers的作法,建立有效的Agent平台,讓國外有需要各類技術/解決方案/服務的業者透過有效的Agent平台來與國內業者結合。此方法能夠有效的scaling 而非傳統的黃頁表列服務式的matching。

整合矽谷各部會資源,引進國外技術

  • 可以參考英國 The Bakery的作法,透過企業命題或者政府命題來讓國內外業者提供其解決方案,並以解決問題為目標,進而產生質變而非只是單純的硬體採購。

主動與海外創投洽談合作

  • 投資矽谷的海外物聯網,確實需要透過投資方式最有效,但在傳統的獲利要求下就是希望被投資的單位能夠在台灣設立運營團隊,實質的創造就業機會,融合式創新,也達到人才升級的目的。

與全球主要物聯網協會結盟

  • 這部份在企業端本來就該做,若拉到國家高度,那就是中研院/工研院該積極參與的部份,並且也讓台灣高端的人才能夠參與標準制定的協會如IEEE, 3GPP等來積極涉入從快速的跟隨到積極的參與制定,資訊戰拼的就是時間。早點取得資訊甚至影響規格本來就是歐美各國包含中國韓國的作法。

整合全國物聯網協會聯盟

  • 都已經到了在談互聯網的年代和互聯網帶來的效益了,何必花精力在傳統的線下聯盟,直接該透過線上的社群建立鏈結不只國內而是國際,直接交流直接線上討論,用傳統的協會到最後很容易就淪為純社交並且封閉式沒有效益空有其名的團體。要打國際戰不需要取名一個亞洲或者國際物聯網聯盟,除了沒有代表性也沒有實質的意義,紮實的作法早就是直接參與或者領導線上社群的風向玩真的。

串接產業研發能量,連結矽谷等創新聚落,搶進下一世代物聯網標準與商機

  • 看了內容怎麼不是直接切入和參與IEEE標準,或者直接積極的在3GPP發言,串接全台的物聯網研發能量是Supply driven的想法,物聯網在計畫的前面都提到是場域和應用導向,卻好像不是在這部份花功夫。若要談研發卻又不從真正的世界標準協會下手呢?

軟硬互補,提昇軟實力建構物聯網完整供應鏈

  • 除了培育軟硬整合人才和試著做跨校虛擬學院這邊看起來比較不同,並且還得看未來的具體做法。其餘的疑似是既有的拼裝車,我們到底是要加強在軟的部份還是其實只是希望把硬體的部份補齊?

從最後的預期效益來看,會發現或許是因為必須面對未來立法院對於預算執行的量化指標,所以最後定了這些數字,但總感覺如全球規模5%的數字是用市場報告的數字倒推回來,這部份雖然很想戲謔到時候我們回頭來看看,很有可能是達成率在新創事業成功/研發中心數的100家,國際系統整合公司3家,在台灣投資數2,虛擬學院一家這些數字應該都會”非常成功順暢”的達標。但全球5%這個數字恐怕會有很多變數和理由來解釋可能的不達標。

從這一次的改版來說,確實比之前的版本好上許多,至少看起來沒有強調園區硬體建設之類的說詞,只是實際上恐怕還是需要實際觀察才知道是否最後又因為政府外包出來後只是讓申請經費的業者透過正確的關鍵字來申請經費後但因為申請資格的限制導致最後淪為補貼業者的營運而失去了”實驗”+”創新”的目的。很衷心的期待不會落入這樣的預期。

BTW,

我們建議可以怎麼做?

首先我們可以從標題來看待,

得先理解創新沒有捷徑,也不是一句強化研發就可以了,而研發若被現行的制度規範時,將會發現好多的經費落在讓申請經費單位申請助理來填寫研發記錄簿,美其名為追蹤記錄,但其實就是因為你不相信拿到經費的人會認真做所以要求要有研究記錄簿,甚至核銷和審查根本也看不懂所以就只追求有或沒有。這些細節和制度的變革才是阻礙創新的日常。

而創新沒有捷徑,所以確實就像實驗,實驗不代表會成功,我們是否能接受幾個億下去可能最後確實如同打水漂,但是從審計單位但我們公民是否都能夠接受?

而若這就是必然得做的實驗,除了大方向的設定外,其實現在能夠有數據恐怕都不是真的,也或者可以說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而為了擔心被審計和審查單位如立法院質疑所以我們拿了高大上的知名研究報告當做依據,也當作護身符,是否是因為如果連經濟學人或者各高大上的研究機構都錯了那我們失準也就有所本。

而創新不是這樣搞的,這樣說好了,如果這是創新,那麼人家因為花功課研究所以數據都出來了,那你不就只是個Follower而已嗎?真正的創新往往連數據在哪都不知道。那怎麼做呢?

就如同跟新創事業在一開始有個對自己這個Startup的假設一般,你就是透過不斷的市場驗證去建構你的MVP(Minium Viable Product)直到找到PMF(Product Market Fit)然後才投入更大資金資源去做Scaling,而非一開始就是大錢花下去。

人才的面向,已經有許多的範本可以學習,例如新加坡,例如剛推出海外人才政策的美國,想要超英趕美,沒有積極的作為那麼超英趕美永遠是個幻想。這恐怕小學生都懂。

資金面,政府也希望解決早期資金投入的問題,但若政府端永遠在創新的方險這一方面無法理解,一邊嘴巴說要投資早期但又覺得怎麼都是1%的成功率那基本上就不用談創新了,而政府初衷希望強化既有的模組都是好意,但若沒能解決銀行擔保的問題,那麼既有的青創貸款只是空有其名,你只有不動產質押然後買設備等才有機會,那麼你要的軟體創新依舊是空的。

回到物聯網,也是筆者比較關注的面向。

這邊寫著IoT商機的80%來自服務,但在整份報告卻又提及甚少,服務來自於使用者/使用情境的觀察。

並且在第二層的部份,這邊寫著是臺灣強項恐怕有待商榷,臺灣既有的依然是在零組件的部份,對於系統端規格端基地台端都是空白的,這怎麼會算是強項呢?這部份依然是得回到如何有效的參與國際標準協會上。

那臺灣有哪些是我們真正可能在世界上有的優勢呢?千萬別想著用什麼ICT產業的製造作為優勢,去強化這個只是繼續強化我們在世界零組件產業中的地位,而這地位正在不斷流失,以使用情境的概念,臺灣有著多樣化的天災(這其實不值得誇讚)但這就是我們可以去發揮的地方,透過國土安全的問題解決實際的開發出跨領域的物聯網解決方案並藉此擴散到海外。

在物聯網另外一個重要的部份就在於頻譜的解放,這部份就是NCC能夠積極下手的地方,先撇除掉既有電信商一部分在降低成本考量下的部份,物聯網所需要的Sub-1GHz短中距的頻譜策略,若我們在談接軌國際,強調要能夠領先標準,那NCC將會也必然得是從監管而有更積極的攻擊戰略角色。

標準的接軌,絕對不是成立啥線下的聯盟或者協會讓我們自己在島內自High,而是能夠讓我們有競爭力的學者開放與企業有更多的合作,並且積極的參與國際標準協會,從參與跟隨到建立影響力和發聲。這正是積極發揮我們實力和能力的場子。這部份就得理解這些先進國家都是透過標準的建立來作為戰略的一部分。若我們還在角落結黨那就是持續讓自己邊緣化。

創建研發群聚是好的,但若最後依然只是大廠的舞台,那先說大概就輸了。積極的作法應該是,善用開放式創新的觀念,提供試驗場域,大廠和政府提供資源,但是讓新創來用不一樣的角度做實驗,這樣才是達到實驗成本低風險也低,對於新創本就該冒險,而若大廠這樣都願意一起做那就是真的想創新的大廠而非只想用政府經費協助自己的研發費用而已。這一點恐怕是最具體和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亞洲矽谷!我們都衷心希望這不是一場大夢,由政府來引領創新其實很不容易,但是在既有的系統和結構下,也必須政府扮演重要的角色無誤。只希望政府的作法能夠是真正創新的而非只是簡報上的創新。

--

--

Lman’s murmur
ssxtalks

40 something, still having faith in Tech & trying to make some good impact to the world. Believe IoT & DLT can change the internet for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