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程式平台 — Udemy、Cousera、EDX、Pluralsight、Youtube 深度評析

Luka Huang
Starbugs Weekly 星巴哥技術專欄
6 min readMay 3, 2021

--

sourc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efWCmXFMk

今天來比較的是學程式的平台,想要「學程式」或是已經是軟體相關從業人員想要「更新自己技術能力」,通常我們會透過購買線上課程,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學習。

這次挑選的都是英文授課的平台,因為,軟體相關產業,例如:PM 產品經理、UI / UX 設計師或是最常見的軟體開發者,都是一個可以跨國的職業,那麼英文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了。

英文不通,無法傳達想要傳達的意思。在職場上是很吃虧的一件事情。因此今天來分享一下關於關於「學程式」或是「更新技術」。我最常用的幾個平台,參賽者有以下幾位:

  • Udemy
  • Coursera
  • EDX
  • Pluralsight
  • Youtube

Udemy — 滿足你的購物慾望

Udemy 一堂課大約是 10 元美金~ 13 元美金不等,原價可能很貴,但是不特價的時間可能比特價的時間還要短。所以學程式的人大多有一個 Udemy 的帳號,看到新的技術,先趁特價買下來再說。

好處是可以用低廉的價格購入,壞處是 Udemy 上面的選擇太多了,課程審核機制也不甚嚴格。因此,光是要辨別出好的課程與壞的課程中,你可能不確定的都要買買看,才能知道課程好不好。

另外 Udemy 有個優點是退款非常乾脆,只要你不要把整個課程看的時間太多,買到不喜歡的課程去執行退款程序幾乎都會成功。

想特別提到的是,用 Udemy 的課程順便學英文效果怎麼樣?我覺得沒有很好,原因雖然有提供翻譯(Transcript),但是絕大多數都是機器翻譯,也就是用機器自動偵測講師講什麼英文,即使是賣的很好的課,我也幾乎沒看過有講師願意把收入回饋到英文字幕上,讓非英文母語的學習者更容易學習。

因此,我覺得 Udemy 對於提升英文能力來說,特別是英文底子並不好的我來說,幫助有限。

Cousera — 學院制的教學

Cousera 是知名的幕課平台,開放線上課程。跟 Udemy 不同的是,有許多的課程,是跟美國、英國或世界各地知名大學所開設的。

所以學習的時間,一堂課可能長達一學期。包括期中期末考試。所以如果去上課的話會很完整的參與到學校的課程。課程結束後可以付費取得認證,證明你修過這堂課。

這邊有些抱怨是 — 滿不喜歡近期 Coursera 太過商業化的作為,包刮舊系統整個收掉,要找免費旁聽的入口很難找,或是很多課程需要訂閱才能觀看。

商業化以公司的成果來說成功,但現在跟「幕課 Mooc 」本意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接收知識相差太大。完課認證在真實世界中效益看起來也不是太高,如果想要接受大學教育,去國外念個碩士較實在。

如果你只有個位數的幾門知識要補足可以考慮,如果長期進修,可以考慮其他幕課平台。

關於學英文的部分,Coursera 是有提供英文字幕的,並且因為收費較高的關係,英文字幕滿精準。

EDX — 老牌幕課平台

EDX 是一個知名老牌的線上幕課平台,比起 Cousera 比較推薦。以前有在上面修 Intruduction to Linux 課程 (免費),那時候由台北開放原始碼社群 (TOSSUG)的大大 Carl 哥導讀,學到許多珍貴的知識。

有 Linux 基礎對未來學習挺有幫助的

課程很扎實,如果有時間還滿推薦利用 EDX 平台學習,介面清楚,比較不會莫名其妙訂閱或付款,或是找不到入口修課。

學習英文是有幫助,有些內容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方便自己查閱。因為沒有中文,如果過量學習,可能會有點吃力。

Pluralsight 最有錢的線上學習平台

Pluralsight 是一個很有錢線上學習平台,最有名的事情是買下 Code School,現在回頭想想,Code School 如果不賣,現在市值一定高很多,畢竟教的都是基礎,而且互動的方式和教材內容的精緻度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被買下之後的 Code School 只剩下影片,沒有任何互動的功能,整個體驗變得超爛。

回頭講講 Pluralsight 的特性,每年的年費大約是 9000 台幣左右,在黑色星期五或是節日會有不定期特價,大約可以再 6000 元台幣左右訂閱一年。

優點缺點跟 Udemy 是兩個極端,Pluralsight 上面的課程是精心製作,講師經過篩選,比較難遇到雷的課程。

內容密度和廣度的都還不錯,如果你是一個比較有經驗的開發者,可以考慮訂閱 Pluralsight 來提升自己的技能樹。

目前的經驗是以每年 6000 元的價格,訂閱了兩年左右,整體來說,效益沒有覺得特別高也沒覺得特別低。

英文字幕:後來出的課程大部分都有專人上英文字幕,並且有提供文字檔。對非英文母語學習者友善了一點點。

Youtube 拿來當電視看太可惜

最後一個學習平台,是 Youtube。今天不是要介紹矽谷 xxx 的頻道。而是介紹一些透過 Youtube 來增強自己英文能力和專業技能的方式。

知識分享類型的,研討會類型的,前端、後端、各種領域應有盡有。這邊舉幾個以前分享過的。

研討會類型:

Web 知識類型:

用 Youtube 學習,比較碎片化,但是如果學習研討會的影片,又可以加強整體概念,整體上效率覺得還是不錯的。當作娛樂看看小短片學習新知,或是啃研討會的技術,皆是不錯的學習方式。

關於 Youtube 適不適合用來學英文,因為跟程式非直接相關,這個我想獨立一篇來說明如何使用 Youtube 來學習英文。

小結

今天介紹了許多的學習平台,大部分是免費,有些需要付費,盤點一下在線上學習方面,有哪些選擇可以選擇。也分享了一下,我透過這些平台學習的心得,是否覺得 CP 值夠高,乾貨多不多,是否幫助我成長的心得。

這篇文章也強調了於每一個平台對非英文母語者的友善度,讓開發者,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平台,同時增進自己的專業與英文能力。

感謝大家看到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追蹤 lukajojo 或是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

--

Luka Huang
Starbugs Weekly 星巴哥技術專欄

期待世界上出現更多有意思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夠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