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勛大香腸:圓山別莊與其二歷史別墅之分析

JIM EJ
story-building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Nov 28, 2018

前言:

別墅(拉丁語:Villa),是住宅的一種,由一棟或多棟建築組成,一般位於城市的郊區或鄉野,周圍有附屬的花園或園林,占地面積較大,其設計注重休閒生活。在滿足基本需求下,這種建築的形式有時反映出不同的價值之間的關係,大至整體文化,小至團體與個人,是人們對於空間的期待與想像,轉換成建築的手法所呈現。而其背後則擁有無數過去的脈絡所連接而成,透過「歷史」來瞭解傳承下來的風格,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表達在我們眼前所見的建築與空間上?無數的過往交織在同一條線上,最後所誕生出來的建築,是人們珍貴的歷史結晶,以及理想的實踐。

案例選擇:

當初在找歷史別墅的過程中,除了圓山別莊之外,組員們各自對中西方的別墅特別感興趣,於是我們決定以三個相異風格的案例來當作我們本次分析的目標。分別為指定的「圓山別莊」、在台灣具代表性的園林建築「霧峰林家花園」、以及被視為現代性指標的「薩伏伊別墅」。而我們透過蒐集資料與統整分析,試圖比較三者的異同與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藉此來找出不同的歷史脈絡下所產生的別墅,擁有什麼值得探討的議題以及珍貴的價值等著我們來發現。

資訊匯集:

1.圓山別莊(台北故事館)

歷史背景:

1860年,在第二次英法聯軍戰敗後,簽訂「天津條約」,進而開放了台灣台南、安平及淡水為通商港口。以致洋人的生活型態(領事館、洋樓、洋行、俱樂部)逐漸融入台灣社會,隨出口貿易所帶來的繁榮讓台灣士紳們逐漸認同且嚮往西方生活。而到日治時期,結合了歐美西方文化的生活方式,士紳們的宅邸開始兼具了社交生活的功能。因此在日治時期的台北大稻埕出現了這棟「圓山別莊」,由當地茶商「陳朝駿」在1913年所建,一棟英國仿都鐸式風格的洋樓。

建築風格:

圓山別莊為擁有塔樓,陡斜的屋頂,兩端對稱的仿都鐸王朝式建築源自於十五世紀義大利,經法國而至英國的哥德風格)

  • 建築構造:一樓為磚牆結構,二樓為木構造,半木構為主體的建築方式。
  • 古典元素:在建築外部入口玄觀,使用愛歐尼柱式(Ionic Order) 門柱,或是開口部磚構部分,可以知道這非歌德系統,是古典系統的建築樣式的要素。
  • 折衷主義:室內裝修非木造,都鐸式建築露出木結構的做法,而是使用白色灰泥牆的古典建築風格。可看到這個時期歌德系統與古典系統建築造型融合的折衷主義樣式
  • 建築立面:外觀上以露木與強烈色彩對比,窗戶的設計則為歐洲新藝術 (Art-Nouveu) 風格,在台灣極為少見。

2.霧峰林家花園(下厝)

歷史背景:

1858年林文察在參與平定小刀會後獲官職,興建本堂。1864林奠國、林文明參與平定了「戴潮春之亂」,力保阿罩霧有軍功,頂厝也開始建設家宅。1870林朝棟得以興建宮保第,現今的宮保第規模,在林朝棟時期完成的,是霧峰林家鼎盛之時。

建築風格:

「因台灣西部河流均為東西向,致早期南北之陸上交通不便,必須靠船隻往來,傳統建築之材料以就地取材之土角為多。」(彭一剛,1998:09~17)以「閩南風格」為主結合當地環境條件產生特有在地風格建築形式。

3.薩伏伊別墅

歷史背景:

薩伏伊別墅原本因設計問題,譬如露天中庭四面皆無裝上玻璃牆面,浴室與戲水槽在使用方面極為難用 。被屋主棄置後,在二次大戰中,巴黎的淪陷使德軍收編此處使用,接著聯軍收復巴黎,美軍繼之接管。直至1958年普瓦西城的市府提出將別墅夷平建校的計劃,與薩伏伊夫人與她五十歲的兒子羅傑告知柯比意此一計劃。在柯比意多次的與基狄恩和安德烈・馬爾羅連絡後經由持續不斷的努力,政府單位首肯保留建物不予拆除,在1965年作為法國歷史紀念物被保護起來。於1985年至1997年,它被徹底的翻新了一遍。現在為國家紀念建築單位管理之下,2016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建築風格:

柯比意受託設計時將他的「現代建築五大原則」完全實踐在薩伏伊別墅上。

  • 底層挑空:主要層離開地面。獨立支柱使一樓挑空。房屋懸於空中,離開地面,而庭園則伸展於房屋下方。
  • 自由平面:柱與牆分離。將支撐的機能完全集中在樑柱結構上,使內部空間不受拘束,各層牆壁位置端看空間的需求來決定。
  • 自由立面:一二樓及屋頂空間各有其特殊的幾何形狀。自由立面的設計並不須絕對反 映內部的功能與造型。大面開窗,不因柱的阻隔有所間斷,因此能得到更好的視野。
  • 水平長窗:由於樑柱與牆無須互相依存,因此牆面並不受柱位影響而能在任何需要的位置上自由開窗,水平長帶窗讓視野連續性更好,並且增加了立面的整體感。
  • 屋頂花園:平屋頂的設計,為建築爭取更多可用的空間,部分也可作為空中花園使用。

案例整理:

分析與探討

1.時代與身分

在不同時代和身分的情況下,人們寄託於「別墅」的想像有著極大的差別。例如圓山別莊的主人是一名日治時期茶商,下厝的主人是一名清朝官員,而薩伏伊別墅的主人則與建築師(柯比意 )有了衝突。分析與其建築的關係發現,因出口茶葉與西方文化的洗禮而產生的圓山別莊,是當時社會對西方文化的憧憬、華麗的象徵;因當官受封與平定戰亂而逐漸擴增的霧峰林家花園下厝,是家族興盛的象徵與對後代的期許,重視家庭成員與生活關係;因建築師的理想與屋主的需求的衝突而產生薩伏伊別墅,實現了建築師的理想與成為現代建築的指標,卻疏忽了最基本的居住需求,是理想與現實的反差。

2.建築風格與時間關係

「十六世紀前半包含有亨利七世、八世、愛德華六世和瑪利,本時期之宗教建築特徵與垂直式時期大致相似,不同處在於宗教建築轉入居住建築。羅馬風格之復活,於十五世紀起源於義大利,經法國而至英國,此時深受哥德時期的傳統影響,堪稱後哥德,且混以文藝復興美感與古典的細部設計」(黃定國,1996:291)都鐸風格接續哥德而興起,而圓山別莊則採用新藝術風格與都鐸風格結合。大膽的配色以及少見的新建築裝飾,反映當時的商人們因外來文化帶來的繁榮充滿信心,勇於嘗試新的建築風格,加上部分日式空間,結合出各國風格的建築特色,在日治時期展現出家族事業的興盛。

「明末清初,來台拓墾之先民,大部分來自閩南、粵東。所以台灣傳統建築為閩粵系;屬於南系的中國建築,結構、布局都講究對稱之美,主殿與配殿亦有高低之限制等,且與儒家文化息息相關。而台灣西部河流均為東西向,致早期南北之陸上交通不便,必須靠船隻往來,傳統建築之材料以就地取材之土角為多。」(彭一剛,1998:09~17),在地化閩南風格的霧峰林家花園從初建開始,隨時間累積家庭規模。其中「家庭」為核心的空間理念,包括建築以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不流外等。隔絕內外保護家庭空間、門和斗拱上的雕刻,其題材選擇和表現方式具有濃郁的生活意味(家庭),除了具有裝飾之美,也有寓意、象徵和祈願的意蘊等等對於家族的期許與祝福。

現代主義中,強調的是建築設計應併棄裝飾的概念與手法,而是該去思考機能,然而,在現代主義的創導下,機能空間的形式,已經代替了裝飾性的建築空間形式,許多現代主義大師的設計中,都可看出現代主義為建築史上,影響著當代的建築。」『設計上的「現代主義,在西方通常是以英國的美術工藝運動為起點。從美術工藝運動的對機器的排斥,到1930年代的擁抱機器。設計上的現代分別在建築、室內、家具、工業產品、海報媒體、都市等等造形相關的設計上各有不同的指涉,而其相通者為「現代主義modernism的追求機能與產品造形的內在統一(邏輯性)。』因為鋼筋與水泥的發明與使用,樑和柱與牆之間不再有需要相互依存的關係。牆不需要依附於樑柱系統上,所以柱的型式,則不再受限於繼往的平面,可以任意的擺制,成了一種特殊的形型。因框架結構的使用,室內空間配置成為可能的自由。

3.以「人」為主的建築空間

在滿足「基本需求」的的條件下,設計別墅帶給人們有別以往的空間想像,包括視覺上、空間上、甚至是心理上與整體感觸等等,隨著時間傳承不同的建築形式,甚至結合了過去產生全新的風格而有所突破。即便各有其追求,仍與「人」脫不了最直接的關係。「人」是空間的主角,尤其是對於別墅,從「人」的角度出發。圓山別莊是茶商(陳朝駿)對建築形式的理念寄託,是對於奢華、家族興盛等等類似炫耀的心態展現,以及充滿信心的表現而打造出有別於甚至超越他人的象徵;霧峰林家花園則重視「家庭」關係,於是在儒家思想中有階級的劃分、長幼尊卑,包括禮樂關係皆放入建築空間,是為了傳統大家族穩地的運作與發展,以家族為重心且重視整體感,而別墅性質的空間包括娛樂性、規矩性、凝聚性,將對於家族的重視寄託於建築的形式上,包含空間、裝飾、甚至是未來的可能性,賦予家族延續和長存的期許;而柯比意的建築理念,則反映了不同觀點的詮釋,在對於理想空間的想像以「人」自身為出發的視覺感受,從想像化為具體,最後呈現的是近乎設計者的理想實踐。然而付出的代價卻是現實層面的使用需求,存在著矛盾之處。雖以「人」為主卻無法適合「人」使用,可得知的事情,即使以「人」為本的建築,也不能完全適合「人」所居住。

4.「為何別墅會蓋成這樣?」

從最初的提問「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表達在我們眼前所見的建築與空間上?」,簡述為「為何別墅會蓋成這樣?」,接下來一連串的資訊的整理、分析。由歷史與建築物所留下的線索包含立面、平面與空間劃分、裝飾、表現手法等等。再透過三者所匯集的要點做出比對與分析,如此依序討論了有關建築的人與他們身分之間的關係。包含在當時所隱含的時代影響,像是傳統觀念又或者是主流與盛行的思想。由此我們可得知基本資訊,一切的開頭接續的是一連串的可能性,之間有著與過去和未來的連結。有些承接下來,有些則有所突破,當代價值觀的展現、傳統思想的沿襲、設計手法的突破無論哪一種都是「別墅」形成的一種原因與詮釋,最後回歸到根本探討所有的起源「人」。這是三個案例的共同點,即便看似全然不同,卻是人們以相同的出發點開始所演變成眼前的建築物。而這些建築物是人們所賦予的一種詮釋,無論是實或虛都是意志的表現,企圖改變眼前的世界所擁有的空間並且去定義它,是人們所擁有的可能性,改變世界的可能性,而造就了眼前的「別墅」。

參考資料

楊裕富,2004,〈設計史學〉

楊裕富,1998,〈近代美學、藝術學發展〉

劉寧顏,1998/05,〈台灣傳統建築歷史源流〉

彭馨瑤,2009/09/09,〈圓山別莊〉,台灣大百科全書

林本堂股份有限公司、阿罩霧文化基金會,〈霧峰林家花園宮保第園區〉

鐘秉宏、姜建宇,2005/01/17,〈台北故事館-古蹟再利用與價值分析〉,建築評論

2018/10/15,〈台北故事館〉,維基百科

2015/05/09,〈薩伏伊別墅文本方案〉

黃定國,1978,《建築史》( 新北: 大中國圖書公司,1996)

彭一剛,1998,《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台北: 地景,1998)

徐純一,2012,《當代建築的母型 柯比意 薩伏伊別墅》( 台北:田園城市, 20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