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施洛德宅與范裘利宅的異與同

鄭宸
story-building
Published in
3 min readOct 19, 2017

施洛德宅

施洛德太太希望不要有牆,就像房間沒有隔閡,想要有自由活動的空間,提出床應該能夠至少在兩個不同的位置置於房間,每個房間應有直接供水、排水、一扇通往外面的門。

窗的高是為女性的身高去打造,當時施洛德太太的身高約160上下,大片的玻璃讓室內及戶外陽台擁有通透性。在起居室的角落有直角窗,打開時可以將原有遮擋視線的窗框拆開變成一個無直角的窗口。

范裘利宅

范裘利年過70的母親希望他設計出重要生活區在一樓、存放收藏品的地方、沒有車庫。動線上主要入口可直接通往大廚房,往返餐桌或從室外進入室內都很便捷,當時廚房是女性長時間停留的空間,廚房寬敞且通風採光、視野良好的所在。廚房朝東南向為當地季風吹拂,並且長條形開窗也引進了偏南向的陽光,算是一樓明亮度第二高的空間。

時代女性理念與建築

女權主義最早始於歐洲,法國大革命(1789)婦女攻進凡爾賽宮,要求擁有和男子同等的權利,到1920年美國通過保障女性選舉權的法案,女權主義的中心轉向美國,到此是第一波女權主義,爭取在經濟和政治上的權力要求最基礎的平等,而第二波女權主義是從此時到六○年代,想從根本上解決實質不平等的問題。而范裘利母親及施洛德太太正巧走過一個新思維的興起,並且身受其影響。

從范宅與施宅的設計上就能在看到女權主義的影子,單就這兩位客戶為女性,而他們在設計過程中的討論參與程度上就能反映,施洛德太太在設計初期就一直與利特維德討論,要求不要有房間的隔閡,且對房間也有三點限制,建築師李特維德以施洛德夫人生活型態、日常習慣為設計主軸並加入了荷蘭風格派的造型意象;范裘利七十幾歲的母親希望范裘莉可以設計出一間主要生活區在一樓進行,而存放收藏品的地方、沒有車庫也是因為母親設計的,這些在最後都有被達成,並且他們兩位女性都具備不錯的經濟能力才能請人設計房子,這都是當時是女權運動落實的結果,而能有這樣的結果和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關係。 施洛德太太是處在一個女權意識較為開放的地區 — 荷蘭,而他本身條件也實現第一波女權主義的理想,以他當時的年紀來說算是走在運動的尖端;范裘利母親身在一、二波女權主義之間更是深受當時運動的影響,是一名優秀的女性主義者,這兩棟建築可以說是因為女權運動才能產生的,也意外促成荷蘭風格派與後現代主義建築的提早誕生!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女性主義

婦女運動, 婦女研究 & 女性主義 張玨

維基百科 女性主義歷史

維基百科 第三波女性主義

建築師表達愛情的終極方式:愛她就為她設計一座房子

Vanna Venturi House — Wikipedi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