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該長怎樣?書該放在哪座書架裡?

珍黃教學媒體
story-building
Published in
Apr 2, 2021

書的功能是美觀?炫耀品味?還是取得知識經驗啊?

與線上系刊《Q&A》互補刊登:

下面所有照片都是圖書館,拍於某年的牛津。要長醬自己挑。

New Bodleian Library (1940), by Sir Giles G. Scott

這是牛津總圖(稱之為Bodleian Library,或博德利圖書館)新館,落成於1940年,比起建於1602成立的總館(但主體建築在1566年便已存在),是很新沒錯;而且又要增建了。

新館的建築師為領了大英帝國功績勳章的Giles G. Scott爵士先生,除了出生建築世家外,一生作品也洋洋灑灑一大串。對遊客而言,最常見的作品應當是街頭常見的紅色電話亭

下面是經由門樓望向總館主樓,應該就是這棟在16世紀中便開始藏書(旁邊明顯是增建的垂直動線與2翼都不算)。現在總館藏書量為1300萬。

16世紀義大利已經實驗新的創作觀1個半世紀了,島上還在蓋具英國風味的歌德建築🤷‍♀️。

拜訪牛津當天全校復活節假期,圖書館僅對註冊學生開放。進了上面那棟門之後被塞了張圖書館地圖,身體就被轉180度請出們了。

只好就當作建築散策,能逛多遠算多遠。照片的排序依落成(或推測落成)時間,而不是依造訪先後。

Taylor/ Bodleian Slavonic Library (1844), by C.R. Cockerell. Not purposely built
Chinese Studies Library. Not purposely built
Indian Institute Library (1886), by Basil Champneys
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 (1901), by Sir Thomas Jackson
Hooke Library, the Jackson Wing of the 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
Oriental Institute Library
Commonwealth and African Studies Library at Rhodes House (1929), by Sir Herbert Baker. Grade II*
Philosophy Library (1956), by Sir Hubert Worthington
Law Library (1964), by Sir Leslie Martin, Sir Colin St John Wilson. Grade II*
Japanese Library (1993), unknown yet
Sackler Library (2001), by Robert Adam with Paul Hanvey of ADAM Architecture
Social Science Library (2004), by Foster & Partners. Partaly student accommodation

最後面2張是直幅,分別是作為科學圖書館與閱讀室的Radcliffe Camera與美國史和政治學圖書館的Vere Harmsworth Library。

超級上相的Radcliffe Camera於1749年落成,由James Gibbs設計。許多電影取景都在此,建築史宗師John Ruskin (1819-1900) 與諸多牛津畢業生均曾在此建築旁的路面散步思考(也許包括怎麼不被當掉)。

以美國史與政治史為專門收藏的Vere Harmsworth Library在2001年由時美國總統柯林頓剪綵開幕。設計單位是簡稱為KPF的Kohn, Pedersen, Fox。

牛津轄下有28間專門圖書館(對,沒算錯),走了1整天只採集了一半。

說明一下,專門圖書館除了相關的書籍外,呈顯其重要性的館藏其實不是當代書籍(畢竟有眼光就買得到),甚也不全然是古籍(有時只要夠老,沒有1988年的「メディア良化法」或1933年的「Die zwölf Thesen 12條論述」就有辦法典藏足夠數量的古籍),而是某位相關人或單位或某主題的手稿或文件。美國研究圖書館Vere Harmsworth Library的10萬筆館藏中,各級選舉的文宣廣告與紀念品貼紙徽章或服裝帽子等(英文用ephemera,直譯為蜉蝣,或為日常瑣物)都是其收藏對象;2020年的選舉許多政治潔癖者大概視為鬧劇,但相信不必是100年也不必是彗星撞地球後的リセット,只要30年,世界局勢就足以翻過好幾圈,就足以是值得好好研究的主題。畢竟兩德統一也不過20年前,而那時誰又知道維尼怎麼拿摸重要。

圖書館的思維的是這樣的時間向度,不論是社區型或國際型。

除了隸屬於學校並由院系管理的專門圖書館外,亦有鮭魚各書院(牛津劍橋跟霍格華茲一樣都是書院制)的圖書館供院生查閱資料或工作研習。牛津共有38個書院跟6個由各基督教派所設立的學堂圖書館,要全走過實在太困難了。

所以,那天就到此為止。

最後,圖書館的必要性簡單談談過了。21世紀也過了5分之1,剛剛所列出的圖書館案例共跨越了4個世紀,明顯地換過5次時代風格,其中還有回鍋炒的冷飯擾亂了線性進化的邏輯。

那麼,現在的社區型圖書館又該長怎樣?或是,現在的圖書館長怎樣很重要嗎?可以問問殷老師她又怎麼想

然後,雖說不想玩造型,卻又嫌醜連放上書架都不想,到底這樣的破碎矛盾是怎麼製造出來的呢~~~~真想拜訪一下這間工廠。

最後,2個庚子前的6月23日,清軍的火燒翰林院(皇家圖書館)。誌之。

--

--

珍黃教學媒體
story-building

始於2017的真大箭竹工作紀錄,課程資訊、簡報備忘。鐘園建築學士碩士、鱈飛餌建築博士。2011起歷任一二年級設計召集;至2024年止指導歷年畢業設計。教授圖學、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台閩建築史、東南亞建築史學與文化細節創作。主持3D設計實驗室。曾支援院必修當代文藝思潮。曾授景觀規畫設計概論與世界建築史。工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