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兮味道:自柯比意建造了Cabanon (1951) 後,個人小屋成為建築師重要的自我表現手段。除此外,還有哪些建蔽小於50m2的經典大師作品?請列出至少5件作品,並擇一深入分析此作品。

Jeremy Khuu
story-building
Published in
9 min readJan 10, 2019

作品:

倫佐·皮亞諾維特拉-校園Diogene小屋
地點:德國維特拉家具博物館對面 落成年:2013 樓地板面積:7.5平方米 建蔽面積:7.5平方米

安藤忠雄-4x4 house
地點: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垂水區 落成年:2003 樓地板面積:117.19平方米 建蔽面積:22.56平方米

中村好文-山間小屋
地點:日本淺間山山麓 落成年:2005 樓地板面積:46.28平方米 建蔽面積:46.28平方米

藤本壯介 Sou Fujimoto — Mokuban 木頭堆疊之屋
地點:日本熊本縣 落成年:2006 樓地板面積:89.3平方米 建蔽面積:15.13平方米

za bor architects-寄生辦公室
地點:莫斯科第五大街 落成年:2011 樓地板面積:230平方米 建蔽面積49平方米

前言:

在當今社會中,人口不斷增多,人們的居住空間往往不會特別的大,而如何在小地方設計出一座好房子也成了一種學問。個人小屋的設計在彰顯設計師的特色的同時也展示著自己對於這狹小空間的看法。

案例分析與比較:

五個小屋設計都是在基地範圍的限制下通過不同的手法加以解决小空間的使用問題,並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自己對於自己心中的小屋的一種理解。雖然構造、機能、材質都大不相同,但各具特色且具有自己的一番風味。

寄生辦公室項目利用建築之間的自由空間,設計了一個擁有三層且懸浮於道路上方的量體,是原創性和經濟性的辦公室。同時其挑空于兩座住宅之間的設計,使得它不會阻擋庭院的入口。量體兩向的視線在空間上能給人更開闊的視野,使原本面積不大的基地在視覺上被放大。形成建築框架的是一個獨立的單元結構,夾在兩座住宅的封閉牆壁之間。多邊體的立面讓它看起來十分具有現代感。「在材料設計上採用了輕質的高分子材料構成;使得朝向庭院的立面更加扁平光澤」。由於材料的緣故,量體本身是透光的,並不需要透過大面積的開窗來採光,在夜晚時甚至能夠成為該街區的照明設備之一。

木頭堆疊之屋與Diogene小屋兩個設計里面,皆用空間解決了家具的問題,並非通過附加的家具來完成生活的指標,而是通過空間的巧妙設計來達到家具應有的目的。兩個設計中皆沒有地板、牆壁和天花板的分隔;一個被認為是地板的地方變成了椅子。當一個人處於不同的位置,他所感受的空間感也都不相同。在不同的地方所看的景色都各不相同都有著不相同的體驗。而在材質上Diogene小屋運用木頭與鋁,「木結構的斜尖屋頂設計強調了它的住宅用途,但是,鋁制的外立面以及圓潤的邊角以此實現自給自足概念。][而木頭堆疊之屋則是完全木造,由於木材的多樣性,木材在不同的地方根據功能被有效地區分開來。柱、梁、基礎、外牆、內牆、天花板、地板、絕緣材料、家俱、樓梯、窗框,意指一切。利用這一特徵完成對小屋的機能詮釋」。而中村好文的山間小屋則是充分利用環境,發電依靠太陽,水源來自雨水,食物來源與自己所種的土豆,一切都靠原生態的環境所提供。

建築材料使用方面:寄生辦公室在材料設計上採用了輕質的高分子材料構成;而木頭堆疊之屋是完全木造,Diogene小屋則運用木頭與鋁,中村好文的山間小屋以原有木屋的水泥牆為基礎,進行擴建和改建。最後安藤忠雄的4x4house則是外部採用清水混凝土,內牆採用混凝土與石膏板,木地板鋪面。

建築設計概念方面:寄生辦公室追求創造一個位於商業區中的一個私人住宅;木頭堆疊之屋則是將原始的生活與現代生活在空間上進行種融合表現;Diogene小屋的设计灵感来自一个他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构思的想法:設計出一個能满足一个人生活起居的最小空间;中村好文的山間小屋的想法是他一個浪漫長久的愿望,「一個無污染的環保小屋,不給周圍的環境帶來任何負擔」(中村好文,2016年);最後安藤忠雄則是想藉由建築來表達自然的意義。

問題解決方面:寄生辦公室利用材料來進行功能區分,通過組合形成一個整體;木頭堆疊之屋與Diogene小屋兩個設計用巧妙的空間設計以及建築材料使用解决家具多的問題;中村好文的山間小屋則是與環境相結合,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利用自然條件來改善自身建築的缺點;安藤忠雄則是將平面大小與功能多樣問題拉倒立面上解決,通過樓層的加高以及立面設計使功能更加多樣不再單調。

4x4 house设计理念:

安藤忠雄認為建築是人與自然之間交流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就如住吉長屋設計中表現的那樣讓人們的生活與大自然重新結合在了一起。他認為建築應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創造屬於自己時代所應有的文化。

在讓建築本身與大海環境融合方面,安藤忠雄採用了傳統日本的枯山水庭院風格,據維基百科了解室釘時代禪宗僧侶熱愛造庭,日本枯山水起源於鐮倉時代(1184–1392年)。「枯山水常被认为是日本僧侣用于冥想的辅助工具,所以几乎不使用开花植物,这些静止不变的元素被认为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后經時代變更又衍生多種的表達形式。此處枯山水一詞可指幾乎放棄了所有的動態景觀,靜止的元素通過不同的的組合在狹小空間內,營造出一種寧靜氛圍。將大海的平靜以量體形式及材質來展現,對應基地前方的大海,讓人以一種觀望的方式對大海產生視覺上的對話。而在這個建築的垂直設計中其內每一層都可以看到大海。隨著樓層上升,所看到的景色也因為高度與門窗的尺度的不同而產生變化,直到最後獨立出來的立方體當中達到最大值。而在光之教堂的設計中安藤忠雄先是通過一道斜墻弱化光線,將整個空間變得黑暗,再用混凝土墻給人以一種冷酷的質感,最後通過建築整體的封閉,形成對人們內心的壓抑。在這些鋪墊之後,此時人們再望向“光之十字架”便更仿佛如同看到希望一般。在4x4house設計中所採用的這種欲揚先抑的手法與他早年間光之教堂的設計也如出一撤。

垂直動線的連接只有一個小樓梯間,動線不混亂,清晰明瞭。而在住宅內部,房間因空間機能的不同被徹底分解。連接各個平面雖然只有一個小樓梯間,但由於海景及海浪聲等大海元素的介入與開窗形式的多樣化變相解決了平面空間配置的單調,使每個層面都成為一個獨立的章節。

在第一棟建築完工後,安藤在另一業主之托後便構造了第二座4 x 4 house。兩棟建築相鄰而起,如同鏡像對稱。這種用量體誆景的手法在材質的選用上也很有技巧。安藤最後選用色調單純的灰色清水模,除展現個人建築風格外,也對整個空間做了更明確的界定。

建築機能:

建築物的每一層機能都基於日本人生活習慣特點而設計。二層的平面設計除垂直通道和過度走廊以外,所剩便只是一個由兩個榻榻米和一個櫥櫃組成的生活空間,而這邊是大多人本最基本的生活起居的空間。而又如一層浴室的設計就來自於日本人喜歡泡澡的生活習慣。洗澡對於日本而言,不僅是單純清洗勞累了一天的身體,還是一種更是一種放鬆減壓的方式,幾乎每一戶人家都會配備一個專門用來洗澡或是泡澡的地方,在許多地方也都會有澡堂,溫泉之類的地方,每晚在睡前都會泡澡也是日本人一直以來的個獨特習慣。同為日本設計師恩中村好文在山中所設計小屋中也是為自己設計了一個獨特的泡澡的地方。即使在僻遠深山或面積再小的地方,泡澡都一直是日本人所不能丟失的生活方式。

回到安藤忠雄的設计,其最上層的挑空使該空間成為建築物內最大的獨立空間,成為了服務性空間的最佳選擇。其餐廳廚房等機能被放置於頂樓的設定與一般的住宅配置有本質上的不同。

建築構造:

外部採用清水混凝土,內牆採用混凝土與石膏板,木地板鋪面。清水混凝土規格上全部為180cm X 90cm的尺寸,與一般的榻榻米大小吻合。雖然讓立面與榻榻米做呼應十分有巧思及樂趣,但是在建築手法上的表現卻有點薄弱,整個建築比起想展現日本文化精神,設計整體上的安藤的自我存在感太強除了幾何狀量體及清水模材質,再加上少量開窗,建築風格強硬且沉重導致人們會有種這是安藤而不是這是日本傳統建築輕柔溫婉的印象。

屋頂與開窗形式分析:

屋頂沒有採用傳統的女兒墻作防滲水,而是在屋頂四周做傾斜坡度,將雨水匯集至屋頂,不破壞建築本身的設計樣式與外觀。

四層南向立面對著海面,為保證觀景視覺效果直接採用了4m見方落地玻璃窗。陽光直射的東向与西向立面則採用了長條形玻璃窗與小正方形玻璃窗的組合。北向立面朝道路,無風景,噪音大,故北向立面一至三層僅開了一個小玻璃窗。

設計缺陷:

由於四層南向南面使用4m見方落地玻璃窗,陽光直射,夏天的室內炎熱無法避免,必須借助簾幕遮陽。建築物本身與街區其餘原本的建築物外形差異明顯,在與基地地貌相結合的考量上有所欠缺。

結語:

個人小屋作為建築師重要的自我表現手段,在設計手法,方式,建築形體與材質上都会帶有建築師本人特色。各個建築師所針對的操作方向也各不相同,有的是利用周邊環境進行規劃,有的則本身就以材質為出發點進行建築建構。雖出發點不同,但最終所想達到的目皆為了在能夠展現個人設計風格的同時,建築物本身盡量還能為自己舒適使用。

當然,部分建築師為了貫穿自己的設計理念與個人風格,在建築物空間的易用性,合理性與設計風格的取捨上選擇了後者,導致建築空間在使用的舒適性與合理性上有所欠缺。在材質的選取上也因為帶有強烈的個人愛好和要求,導致建築物形體立面與周邊環境格格不入,顯得突兀。

參考資料:

MIKI TANIKAWA2010.10.14,Odd Building Sites Force Architects Into Flights of Fancy 紐約時報中文網

中村好文,2013,《食う寝る遊ぶ 小屋暮らし》(海南:南海出版公司,陈文娟譯,20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