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哈草社:經典座具.理由?

Chris.H
story-building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an 7, 2019

前言

「1500年來人類所創造的文化價值已漸漸的失去了它的效用或被人們所漠視了,直到認不 出它是什麼。」 Siegfried Giedo, 1927

提及最貼近我們生活中的經典,也就是座具的經典前,我得先做一個論述。西元前300年,游牧民族及羅馬人到世界各處搜刮搶劫,許多的珠寶、畫作、畫像與家具等等,包括座椅都淪為他們的戰利品,但由於國家之間的文化背景所不同,他們不曉得如何去使用「座具」,因為他們習慣蹲著,而且持續地保持這樣「獨特」的生活方式。

在西方文明搖籃,西元前五、六世紀的希臘,就出現了使用椅子的記載。而時間軸在悠遠神秘的東方,於唐代《大唐宗聖觀記》提到唐代坐具開始符合庶民生活經驗的認知。想想看,當亞洲其他地區還習慣席地而坐,公元7世紀的中國人已充分享受椅子帶來的便利。這種抗拒地心引力定律、讓臀部離開地表的過程,足可視為一種另類的文明開展表徵。

何謂經典

由上述可以了解到,其實所謂的經典都只是針對單方面領域,並不是所有人或者所有文化都能認同的。如1902年麥金塔的高背椅與1908萊特的高背椅之間的差異,並不一定會被世人仔細分析和比較,設計僅由設計者的名聲所左右,也是時常發生於討論中。然而「經典」應具典範性、代表性,且是於歷史中的歷練,文化中的精隨,那座具又是如何呈現所謂的經典?

案例選擇

經典一詞容易環境和區域影響,唯一不變的便是時間長久下帶給人的「傳承」與「結晶」。針對不同品項和功能的椅子,鄰近地區、同時期、且同為現代主義風格的三位建築師,卻有著對椅子不同的操作方式,在此提出三種目的象徵的系列座具,並反思設計者對座具本身的象徵與期望。

現代主義對座具影響

時代背景

以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19世紀末興起的新藝術家為了屏除過時而重新創造文化,鼓勵人們去重新檢視從商業活動到哲學等這些既存事物的每一個面向,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重視理性與邏輯,因此,現代主義經常包含著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講求集體跟個人功利性與共同體。

思想傳達

在此以Gerrit Rietveld代表集體主義(荷蘭風格派);Le Corbusier代表個人主義(城市規劃、構架結構);Arne Emil Jacobsen的功利性質(商業行為),去多方面思考現代主義如何隱藏在貼近人們身邊的座具。

Gerrit Rietveld,1888-1964,荷蘭

關於:
Rietveld在12歲時,就到木工父親的工作是學習,看到許多充滿裝飾和雕刻的家具,以至於他夢想著要把多餘的裝飾全部去除,後來,他製作出簡單抽象的家具,適合機器生產,為大眾提供優質的現代經典坐具。

其實,這系列的坐具並不是張坐起來舒適的椅子,有著硬座椅和靠背,完全不符合所謂的人體工學,即便如此,紅藍椅的名氣及地位依然重要,濃縮了風格派所秉持抽象幾何、淨化藝術的理念。Rietveld相信家具設計師的目標不僅僅是身體上的舒適:精神的幸福和舒適。「真正舒適的唯一方法是思考和喜歡我們與世界的關係。這把椅子讓我們思考我們與空間,顏色,形式的關係。」

設計元素:
風格派的畫作是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歐洲許多藝術家們轉而以極簡約的風格來詮釋內心的感受,當時掀起了一波秩序重建的運動。蒙德里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創作出簡潔的畫,而李特維德的坐具就像把他2D的畫作創造出3D的面貌。

案例提出:
.紅藍椅(1923)
荷蘭設計師李特維德在1917年創立紅藍椅,最初採用普通櫸木製成,盡可能保持簡單,而在1923年,椅子被漆上紅色,藍色,黃色的獨特顏色。

1923年,Rietvld在烏德勒知的天主教軍事家設計這系列的椅子,重現戰後社會士氣,使用螺栓和螺母代替木質結構,使軍事家具穩固,椅子的顏色有出紅黑及黑白兩種版本。

.柏林椅(1923)
這是Rietveld首次以不對稱的方式呈現具指標性的椅子,打破當時喜歡對稱的風格,他曾說:「『對稱性』實際上與質量關係過於緊密,我更願意在太空中自由地設置。」

材質:漆木
展示空間:施洛德住宅
座具與建築關係:完全融入周圍空間
座具與人體關係:視覺上美感的呈現

Le.Corbusier,1887-1965,瑞士、法國

關於:
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Le.Corbusier不斷嘗試制定真正現代,前衛建築背後的理念,其實深受當時歷史變革影響,如: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思想,Le.Corbusier認為建築能為20世紀擺脫社會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災難。當時許多人從現代生活的懷抱中萎縮,而Le.Corbusier對於城市的遠見,構成了建築理論中一些最直接的思想,也透過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眾多同期別墅中成功地證明了這一點。

「要改善現代住宅的問題,首要解決家具問題。」 Le.Corbusier

這樣的城市規劃轉而投射於家具體系中的,結合現代運動的功能主義,產生對於家具系統的模矩化設計,加上Le.Corbusier27歲(1914年)的時候,提出的「構架結構」的思想。利用坐具於展覽會上的呈現,再次發表自我思想上的革命性與顛覆性。

案例提出:
.LC1扶手椅(1928)
其極簡主義,嚴格縮減至最基本的幾何形狀。然而,簡約的設計並沒有帶走舒適感,通過精細細節確保舒適度和使用壽命,例如可調節靠背和穩定鋼彈簧。家具的功能設計和簡潔的線條於20世紀的突破。功能齊全的作品具根本性的變化,意味著對家庭和美學的新認識。Le Corbusier開啟對基本家具創作的看法。設計一個完整的系列作為當代裝飾藝術選擇的替代品。支持純粹主義、邏輯、清晰度和最高功能,並專注於工業化的可用性。

.LC2沙發 (1928)
接受重新設計19世紀英式扶手椅概念的挑戰的結果。LC2剝奪了任何裝飾性特徵或資產階級形式,有利於優雅的簡潔性和功能性。負責支撐的「鋼管結構」與提供舒適功能的「皮墊」被清楚地區隔,且比例平衡使其看起來既通風又輕盈。顛覆傳統沙發的造型美學,將美學建立在結構材料上。支撐建築的結構材料不但不被掩蓋裝飾,傳統隱藏在襯墊布料下的結構被大膽裸露出來;在機能上,因坐墊不與結構結合,也符合大量生產、製造分工的概念。

.LC4躺椅 (1928)
「chairs are architecture, sofas are bourgeois」 Le.Corbusier

據報導,Le.Corbusier說此個設計的靈感來自美國牛仔斜倚在桌子上的雙腳斜倚。椅子結合了幾何純度和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需求,利用當時創新的管狀鋼架,出現在20世紀現代家具中,薄管狀框架的優雅曲線支撐著兩次彎曲的襯墊表面,創造的幾何純度與人體工程學意圖完美平衡,反映人體曲線。強調椅子的多功能性。

.LC7旋轉椅(1928)
舒適的靠墊配合可360 度角旋轉,賦予使用者更豐富的功能和更多行動自由。此設計從許多實驗中的一個演變而來的,包括試圖通過從鋼架周圍的輪胎包裹內胎來製作椅子。LC7包括一個圓形,厚襯墊的座椅,安裝在彎曲的爪狀管狀鋼基座的頂部。旋轉機構使座墊具有浮力外觀。頂部彎曲,充足的襯墊,可兼作靠背和扶手,由三個管狀鋼支撐連接,在底座上融合。

材質:金屬框架、牛皮革
展示空間:秋季沙龍展覽會,薩伏伊別墅
座具與建築關係:呈現建築結構原有美學
座具與人體關係:以不佔空間的方式舒適坐臥

Arne.Emil.Jacobsen,1902-1971,丹麥

關於:
「理性的設計觀是市場定位的必須,纯粹感性的設計是不存在的,因為設計觀的建立是在設計師對物質世界的客觀認識上形成的。設計的產品是“物”的型態,只研究“物”而不研究客觀世界,那是本末倒置。」 Jacobsen

Arne.Jacobsen早期受Le.Corbusier、 Mies.van.der.Rohe等現代主義運動設計大師的影響。將現代主義設計觀念導入丹麥,將丹麥的傳統材料與國際風格相結合。具強烈的雕塑形態和有機造型語言,與自由流暢的雕刻式塑形,結合北歐設計的傳統特質,使其作品達到世人期望的非凡質感。

Arne Jacobsen是哥本哈根皇家酒店的首席建築師,更是現代丹麥家具的祖父之一,雖然Arne Jacobsen的建築物的重要性得不到重視,但他以自身完美主義所設計的家具和其他設計作品已成為國家和國際遺產。

案例提出:
.天鵝椅(1948)
1958年,Arne.Jacobsen 應邀設計哥本哈根的皇家飯店(Royal Hotel),並同時替飯店的大廳與貴賓廳設計出了經典的 Swan Chair 天鵝椅,皮革包覆設計而成的曲線,讓使用者可以優雅舒適的儀態坐著,包裹的材質也成為椅子珍貴的一部分。

被譽為20世紀經典作品之一的 Ant Chair 於1951年誕生,模鑄夾板的椅背切割出如腰身般的美麗弧線,被暱稱為螞蟻椅的三腳疊椅,將 Arne Jacobsen 的知名度推上世界舞台。緊接著,1955年更進一步推出的系列四腳 Seven Chair 更是廣受好評,依照現代居家空間使用習慣而設計的 Seven Chair 更輕巧精緻、容易堆疊。 參見 : Ant Chair,2016,造型單椅,DAZ

.蛋椅 (1958)
在1960年皇家哥本哈根酒店開業時提供了一款引人注目的作品 — 蛋椅,是雅各布森的標誌性作品最知名的風格,也是在現代主義愛好者中最受歡迎的風格。而當時最初的設計理念與子宮椅有所關連。

Eero.Saarinen,1910-1961,芬蘭

.子宮椅 (1948)
為了提供更輕鬆的坐姿,讓身體完全的放鬆,有一種被擁抱的感覺,就像一個裝滿枕頭的籃子,可以蜷縮起來,故如其名 “Womb Chair”(子宮椅),猶如新生胎兒在母體子宮內般舒適、溫暖與安全。Womb Chair 堪稱是最著名的現代設計家具作品之一,一張真正可以讓你蜷縮在內的椅子。

材質:玻璃纖維、塑膠合板、聚酯纖維
展示空間:哥本哈根皇家酒店等
座具與建築關係:增加視覺與空間的豐富感
座具與人體關係:包覆性私人空間感強
人體姿勢:完全符合人體曲線

總結

這三位建築師本身有著許多共通點,包含地區、時間、建築理論,探討經典的方式不該侷限於此,如何利用元素的轉化用於不同尺度中,呈現自我想表達的意念或功用便是在本文探討與深入的。相同時代下的演化也促使了這三個系列座具的產生,代表不同建築師對建築、文化的期望投射於座具,使得座具形成了一個「微型建築」,如:利用座具於建築中分隔、探討人體需求與追求、結構上的美學呈現與不同的設計初衷,使原初簡單貼近生活的座具於建築中扮演著相似卻有所不同的角色。

每個不同時代背景、族群、歷史與生活習慣下成就的「經典」也會有所不同,相對而言,從中的歷史體驗,是無論時代久遠或設計者的地位與名聲。如彼得.蓋伊於<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中所說「我們都生活在現代主義中,但什麼是現代主義?」,我們須以何樣視野及角度去思考周圍環境及事物,用甚麼材質及形體詮釋人對於坐具的需求。更或許,一把適合自我的尺寸、認同其外型或設計理念,甚至是一把課桌椅,就足以呈現所謂的「經典」,而出現於我們生活中的任一角落。

參考文獻

姚筱涵,2013,現代主義的先鋒,MOT TIMES Wibo

李俊明,2009,經典,不必翻譯 — 用椅子打破國界與文化的隔閡,MOT TIMES Wibo

廖宜方,2011年,<唐代的歷史記憶>,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Bakker,2015,<一個嚮往清晰的夢:荷蘭現代主義>,臉譜

邵唯曼,2016,<當代建築的逆襲>,麥浩斯

Anthony Romeo,2004,AIA.軍事椅(1923)

Christie,2012

The Wayback Machine

FrancoiseCayay,2018,Britannica

Patricia Urquiola,2013, Luminaire LLC

Michael Bush,2016,CONTEXT

張素莉,2015,MOT TIMES

Mr.Everyman,2016,Retroeurope

LILY WRIGHT,2018,Visual Hunt

Winne Liao,2004,THE ART STORY

Cassina,2004,Design Within Reach

Umberto Cassina,2009,NORDISKAGALLERIET1912

Swan Cha,休閒造型椅,2016,DAZ.螞蟻椅(1952)

PAMELA WIGGINS,2018,How to Identify a Genuine. Arne Jacobsen Egg Chair

Womb Chair,2016,休閒椅,DA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