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抄襲押退驅邪符籙數帖

Copy Paste Shame on You

珍黃教學媒體
story-building
4 min readSep 18, 2017

--

Wikipedia

抄襲是錯的,大家都知道;所以一被發現抄襲肯定撇清,因為心知肚明。在電子化的網路時代,抄文章更簡單了,只要記得ctrl+c跟ctrl+p。

但怎樣才算抄襲?

指考不考高中不教,所以學生們寫報告時也從來不在乎;甚而大學中理應受過學術訓練的老師們對何為引用也有著許多莫名的認知。有些碩士生甚至理所當然地說出:論文不就是抄一抄嗎?

尤其現在的業界常態是一線工作者多非本科系出身,根本沒受過相關訓練。報導或評論書寫應該要有的專業倫理大概只剩下會中打就過關了。

也難怪在媒體界已經對這應有的道德毀壞完全視而不見。

《Esquire君子雜誌》144期一篇文章直接照抄豬小草的文章。其文章另一個發表處《火箭科技評論》的經營者Fred對此解釋在這個資訊取得方便快速(也無恥)的網路時代,什麼樣的「拼貼」才是有禮貌的致敬

1. 即使如此,還是可以、也應該標明出處。

2. 寫文章的人(至少在這個資訊流通的年頭)不要怕標示出處會被人家笑你不懂,因為沒有人什麼都懂、而且資訊有流動和對話才有價值;何況,當個負責但不是什麼都懂的人,總比被人抓到是個不懂裝懂的文抄公好。

3. 拼貼文章自己練習筆記,或是學生時代不知道規矩、或是能力不足,所以邯鄲學步拼湊文章無可厚非;但如果是已經出社會、靠寫作或編輯吃飯的專業人士,就不該這樣做了。
清楚標示資訊來源與時間的Fred Jame, 2017.08,並加上連結

不過抄襲的可不只有豬小草一篇而已

也才沒過多久,Fred 另一個的網站《未來復古》裡的文章也被抄了。這些人反正就賭有沒有人發現就對了。對此,Fred又整理了幾點原則:

1. 盡量把文章裡面的credit歸給原作者或原網站,包括連結、文章以外的網站簡介,最好打電話來聊兩句,把過程中的好話寫上去。

2. 引用的內容不要超過大約30%,而且要明確標示這個部分是原文。

3. 引用之外的內容自己寫,最好能查到原文所沒有的補充資訊(例如文中影片的載點、或是找到那個女主角最近的訪談影片)。
(來源:Fred Jame, 2017.09

讀到的文章如果需要寫進自己的文章時該怎麼做?簡單講,將別人的文章濃縮成自己文章中的一段話。也許25:1,那麼這是援引,大學程度的;如果將文章精煉成一句話,300:1,那是研究生程度。

重點在於,理解,消化,再說明,像高中時教豬隊友數學那樣。若僅是理解、複製、貼上,只更動字句語氣,那是抄襲。

若為了文章效果而需要文句照錄,如這篇文章中的兩個引用原則摘錄,必須加上明顯的引用括號,如「」或西文的""。medium則用一槓黑線,並將摘錄文字改為斜體。(通常只要是斜體便代表著文句照錄)

不論是否需要原句摘錄或是原意引用,引用者都有責任標明原文作者的創作資訊,就像上面所寫的:Fred Jame,創作時間,甚至必須將作品頁數也標明。這除了避免抄襲的倫理爭議,也避免了因原作者的錯誤而慘遭流彈攻擊。

文章如此,那創作呢?

許久前的新一代設計展便爆發了抄襲爭議(如引文中說明圖)。這非常明顯了,隨後負責人也正式道歉。2016年的世大運宣傳影片也同樣引人疑竇,但回應卻常是「絶沒有抄襲意圖,而且舞步及歌曲都是自編自創」(Go Go Bravo 台灣有你熊讚影片市府回應),更常有的回應會是「致敬」、「參考」(駁二對泳池天台抄襲的回應為:援引),甚至有完全無法理解質疑所為何來的回應(台鐵、國稅局、環保署)。

那麼,什麼是致敬?「自編自創」是什麼意思?

另外一個問題會是:何時可以致敬?領了公帑的製作可以「僅是」「致敬」這種同人二創的做法嗎?即使是為了規避採購法而開的9萬標案,也行嗎?不過這大概不太能在課堂上討論了。

這堂畢竟是史論課,該教授、該學習的是建築創作的引用技巧與倫理。這將會試著在第5週討論。

--

--

珍黃教學媒體
story-building

始於2017的真大箭竹工作紀錄,課程資訊、簡報備忘。鐘園建築學士碩士、鱈飛餌建築博士。2011起歷任一二年級設計召集;至2024年止指導歷年畢業設計。教授圖學、文化與軍事地景調查實務、台閩建築史、東南亞建築史學與文化細節創作。主持3D設計實驗室。曾支援院必修當代文藝思潮。曾授景觀規畫設計概論與世界建築史。工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