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知道哪時候會死掉,所以我想做一個比較有意義的工作」:重新思考「實習」和「工作」與自己的關係

故事編輯部
故事StoryStudio
Published in
8 min readJul 25, 2019
文字:邱敬

七八月是青春洋溢又離情依依的畢業季,同時卻也是令人焦躁的求職季。如果你是社會新鮮人,你是否也徬徨著該如何面對複雜的社會和職場?如果你是中高年級的學生,看著學長姊煩惱著出路,是否也開始擔憂該如何為自己鋪路?讓我們看看「故事」裡的新鮮人彥伶,如何面對接踵的困難和規劃自己的生涯吧!

彥伶說說自己怎麼跟「故事」結緣的吧!

將近兩年前在 Dcard 上有一篇由政大會計系的學生發的文章,內容主旨為嘲笑歷史系是會被取代的系,並且在網路上掀起了人文社會科系的論戰。「故事」當初藉著這個熱潮,在六月開了徵「人文科系」學生的實習缺。

那時候我大二,在截止前兩天做了很隨便的自我介紹影片,所以很理所當然的就沒有入選,而我也因為之後要去南京當交換學生,便沒有特別在意。一直到交換結束前,大約是十二月的時候,又開始詢問學長姐任職的出版社有沒有招收實習生,同時聯繫「故事」的粉專,探問實習機會。起初「故事」的回覆是沒有,但在二月初的時候,意外收到編輯部寄信給我說想「找你聊聊」。於是我就準備了在中國交換時拍攝的 100 張照,作為作品集赴約,並幸運的在二月底開始三個月的試用期,擔任編輯助理的工作。那時候我正就讀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三年級。

彥伶於南京拍攝的照片

出社會要在這裡待上八九個小時,總該試水溫吧?:為什麼規劃「實習」

起初我念歷史系的有兩個原因,其一是我想演戲說台灣,其二是我想當小說家,而我以為,學了很多歷史知識之後就可以寫出小說。但很多人都說,歷史系的出路不是老師,就是記者,再不然就是文字編輯,而我也不是一個排斥文字的人,所以當真正開始思考出路時,這些選項就很理所當然地被放在了前面。

再加上我對其他商科的工作沒有興趣,所以自然覺得畢業之後就要在出版社工作。基於這個預設,我一直認為自己應該要在大三、四出來實習,至少先找個出版社待待看,試試水溫,看自己喜不喜歡。免得出社會之後一天要在這裡待上八九個小時,才發現不喜歡,應該會很痛苦。

也因為方向明確,我並沒有這麼擔心找不到工作,比起這個,我大概更擔心這些文化工作無法維持生活吧。我一直認為,文化相關工作不是生活必需品,人類沒有書或是文化也可以活下來,但真正堪稱人類生活必須的工作大概就只有農夫了,因為大家都要吃飯。

「我中間有一度很徬徨」:編輯助理到主責一個企劃的歷程

我跟被招進來的那批實習生不一樣的是,當時的「故事」還在建立的制度的階段。但我進來的時候,一切都大致底定,所以我一開始的工作很單純而明確,就是做編稿、上稿的工作而已。

這樣做了一陣子之後, 中間有一度很徬徨。我原本立志要做一個文字工作者,但編輯的工作就是抓錯字、語句等等,這樣的工作我並不喜歡,因為我覺得它很沒有創造力、可取代性好像很高,好像隨便一個高中生,稍作訓練也能做到。

大溪專案田野訪查員:從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於是我就開始跟同事、上司反映自己想多學、多做,但其實經過幾個月,都還未有真正的機會。直到有一天,我又在問公司經理有沒有多的事情可以給我做,他突然說「我們明天要去大溪提案,你要不要去?」後來就這樣加入這個專案團隊,從去年十月開始,我就多了大溪專案田野訪查員的身分。

這個工作是要訪問大溪的老人家,是真實地在做歷史研究,也因此開始有了成就感。訪問耆老對我而言,好像是真的對臺灣史有貢獻,畢竟他們的故事,如果沒人問就可能再也不會有人知道了。同時,也因為這個工作我的臺語進步了,也有能力獨立進行訪談。

「百人說書」、「社群經營」和「作者經紀」:逐漸獨當一面

我今年畢業,因此去年 12 月就先找了機會跟執行長談,希望有機會留在故事團隊工作。然而當時距離畢業還有半年,所以他也沒有辦法非常肯定,但從那時候開始,他就會讓我接觸一些別的東西,例如百人說書。也是從這個企劃開始,我比較有自己的掌控權,至少可以決定要訪問誰,以及如何訪問。

百人說書其實一月就開始動了,但期間因為沒有找到好的方式去執行這個企劃,我又常因大溪的案子或編務而分心,因此延到四月才正式上線。畢業之後,我轉為全職,它也會是我的主要業務之一。

除此之外,轉成全職之後我亦會協助社群經營和負責「作者經紀」,我之前就聽聞公司想做這件事。所以四月畢業前夕,我主動列了一個清單,跟執行長說我可以做哪些事情,其中一項就是作者經紀。我覺得在「百人說書」的背景下,我跟作者有一定的熟識程度和相處經驗,因此我有能力勝任。

百人說書滿十人慶祝貼文

「我希望自己不要變厭世,也不要再保有學生心態」:對成為全職之後的期許

我期待這份工作是有成就感的。說實在的,這個工作的薪水並不比其他行業高,執行長當初也有問過我為什麼想留下。我就說:「因為我不知道哪時候會死掉,所以我想做一個比較有意義的工作。」我當然可以進一般的大公司做比較無聊的工作,但我覺得那很沒意義。工作畢竟佔了人生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要做自己喜歡的那樣才好。

對自己,我希望自己可以保持熱忱,也希望自己不要變厭世,更不要再保有學生心態。我也期許自己有真正決定事情的能力,可以不要再處處經過別人的同意,而是當我決定要這樣做就可以執行。

針對「實習」和工作「態度」,彥伶可不可以給新鮮人一點建議呢?

「有目的之後做事才會有效率」:要想清楚實習的動機

要先想清楚為甚麼要實習?比起其他商院的,實習對他們來說不是要不要,而是必須。可是文組不需要實習,所以通常有實習的人都是自己主動的,因此實習是加分。但我不會覺得有實習一定比別人高尚多少。每個人要怎麼花這段時間有不同的考量,有些人可能決定要去旅行,他覺得這很重要,我也覺得這樣很好。

以我自己來說,在課都修得差不多的情況下,我的大四會留下許多空閒的時間,如果不找點正式的事情來做,我就會浪費自己的生命。同時,如前所述,我以後就是想要待在這個圈子,所以我想,得先在這裡學到技能或是累積人脈。舉例來說,之前執行長推薦我去幫臺大出版中心寫書展的側記文,今年要再辦書展的時候,他們就主動連繫我。有人牽線,讓我獲得了更多的機會。

總之對我來說,這就是我實習的目的。因此關鍵仍是要想清楚自己為甚麼要實習?有目的之後做事才會有效率,並且知道自己要獲得什麼,也會更有動力去學習。

「你不講,人家也不會知道你想不想要」:主動爭取是重要的事嗎?

我覺得滿重要的。舉例來說,以前我們辦公室雖然很小間,我也跟大家同處一個空間,但大家討論事情並不太會主動把我拉進去,因為我就是在那邊埋頭一直打字。後來要不是大家偶爾說「要不要問一下彥伶的意見」,我可能會錯失更多參與的機會。因為其實,你不講,人家也不會知道你想不想要,所以主動一點,一定會為你帶來更多機會,做想做的事。

工作到現在,我覺得態度積極很重要。我們之前的網站後台經常出一些問題,有一次同事就問我有沒有興趣學 code 。我就說「我不確定我可不可以,但我願意學。」我自認做事能力沒有比別人好多少,但我覺得,問不用錢,就算他要拒絕我也沒關係,所以會一直問到會。

而這份積極,我相信他們是會看在眼裡的,尤其在實習生的時期表現積極尤其好,因為,以我自己來說,我其實很容易犯錯,但可能因為我是學生又是初學,他們都不會對我很嚴厲。但等出社會犯錯,又是另一件事了,畢竟公司請你來是要貢獻而不是來學習的。

當然,太衝動有時候也會出問題。我有時候會問一些回過頭會很想掐死自己的問題,但是來不及,例如我之前脫口問了薪水的問題,讓我很後悔。因此,問問題還是要三思而後行,要知道甚麼時候適合問哪些問題。

「不能只有一個想法」:提案技巧

上司就是會否決你給他的 A 提案,卻很難一起討論出 B、C、D 方案。所以提案的時候要提給他 A、B、C、D 四種方案讓他沒有否決的選擇。因此,要提醒新鮮人的是,你不能只有一個想法。就算第二個想法你自己覺得很爛,還是要擺上去,讓別人看到你有很多點子和備案。

「學個吉他,搞不好尾牙的時候要上臺表演就派上用場了啊」:多元能力

多增進工作之餘的多元能力也是重要的,畢竟等到要用的時候還不會,就來不及了。不論你會和學的東西跟工作有沒有正相關,總有一天都會用上,例如可以學個吉他,搞不好尾牙的時候要上臺表演就派上用場了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