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始在家工作!疫情期間,我們的遠端工作之道

故事編輯部
故事StoryStudio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y 14, 2020
文字/邱敬

清明連假後,台灣境內疫情拉了第一次警報。在那之後,故事團隊也決定改為全體在家工作,只有每天一人輪班留守辦公室。一晃眼,遠端工作的日子也過了一個多月,這些不進辦公室的日子團隊是如何維持運轉的呢?

負責人資管理的品妤說

「我們本來就是一支很自由的團隊,有著彈性的工作方法,所以疫情一來,我們很快就能列出解決方案。」

█ 雲端作業

因為平時團隊就習慣線上作業,相關系統早已行之有年,換成遠端工作後也沒有碰到太大的困難。品妤,「我在一些群組裡面看到大家分享不進公司後處理回報和打卡問題的方法,發現我們其實沒什麼好調整的。」

過去我們使用 Google 雲端共編和存放各式資料;用 Zoom(或Google Meet)召開線上會議;用 Slack 工作討論,用 Trello 協助專案管理。另外在遠端工作期間,大家也曾用新創團隊 Siempre 設計的虛擬辦公室互動。

本次調整遠端工作,遇到的唯一挑戰是「如何不漏接客戶的電話」,不過這問題也能「雲端總機」解決了。

█ 任務導向

任務導向型的工作型態是另一重要條件。品妤說,平時主管就不一定進辦公室,本來就相當仰賴團隊成員的自主。我們重視能否妥善的完成自己的任務。疫情爆發前,本就沒有規定成員每天進辦公室;遠端工作後,也沒有要求所有人從早到晚都必須坐在電腦前。

█ 目標明確

要以任務導向的形態工作,就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團隊從去年開始導入 OKR(目標與關鍵成效,Object and Key Results),讓每個人訂立工作目標與執行項目,以便自我檢視,追蹤記錄。疫情爆發後,大家約定每天 10:00 前羅列當天工作項目,在沒有見面的狀況下,也能彼此掌握步調。

█ 過程透明

任務導向的型態,也許多工作都可用專案方式管理。不論是個人的工作、跨部門合作項目,或是專題規劃,都會列出時間表,讓所有相關人員可以確認進度,也便於負責人協調。

如何維持工作效率?

除了工作流程的設計,每個團隊成員又是如何維持工作效率?

以會議來說,執行主編伊盈提到,要讓遠端會議順利進行,需要更多事前的準備,包括企劃、會議大綱、討論項目等。

品妤則強調,雖然面對面討論有其好處,但若善用語音或電話亦可達成相似效果,彌補文字訊息在表達上的限制。線上會議時,則可以練習停頓久一點,等彼此說完話,也讓想接話的同事有時間介入。

另外,品妤解釋,工作可分為「例行性」和「發想性」兩種,通常前者較為明確、容易達成,在彈性工作狀態中,人們經常選擇先處理之,並擱置後者。然而,「發想性」卻通常具有較高的重要性。因此,除了列下工作目標,也可以嘗試將工作依重要性區分,提醒自己必須預留時間給發想性工作。

儘管有這些小技巧,但遠端工作的大家還是很想念氣氛歡樂的辦公室,這大概是唯一難以克服的,品妤忍不住說:「我就很懷念芋頭平常的碎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