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培養媒體識讀力」

JILUNG
YangChuenAdvisor
Published in
2 min readApr 26, 2019

早幾年資訊素養、數位素養、媒體素養一直是資訊教育、圖書資訊相關學門重點研究所在,隨便翻開一篇研究都不難找到「素養」與「識讀力」的蹤影。

當然,也有民眾、學生、研究者發現,「培養媒體識讀力」似乎是個遙不可及的任務。就像當下的台灣,民主未及成熟,便在政黨輪替、兩岸關係發展下,在2020年即將迎來民主的艱鉅挑戰。

沒「民主」那麼急迫性、也沒明確的考驗,「培養媒體識讀力」是有可能但卻缺乏明確的道路的。

可能的做法

使用資訊的方式、消費資訊的方式、閱讀習慣不完全決定於「內容有多好」和「讀者有多好」。就像,標籤(tag),這個幾乎可以說是Web2.0的過氣產物,顯然是因為缺乏一個使用機制、需求和介面的配合,導致其尚未完成資訊組織的遠大抱負就無疾而終。又如Wikipedia,如果還是堅持當年的理想,允許任何人任意編輯,我想上面就會變成一個垃圾戰場。

我認為可以從Larry Lessig的Code概念來切入。這部分可以觀看濱野智史的《架構的生態系:資訊環境被如何設計至今?》,他從Lessig的看法著手,去嘗試找到社群網站中的所謂的Code,也就是他所稱的架構。

那如何從「Code」的概念提高媒體的識讀力呢?其實識讀力所要辨識的往往是新聞的來源。比方說一則新聞或訊息究竟是記者報導、記者轉貼、記者翻譯、記者從網路上摘採報導。若媒體願意將「翻譯稿」、「網文採編」、「即時採訪」、「深度報導」等簡單地標上不同顏色。對的,為了生存當然允許媒體採編網路文章,但就標上個黃色底色,坦蕩蕩不也開心、好睡?!

諸位可能問我說「難道媒體這麼標,我就這麼相信,就會增加識讀力嗎?」實際上,並沒有要你相信它標的對不對,而是用顏色帶一個概念到你的潛意識裡「不是眼前所有媒體訊息的來源和可信度都是等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