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看劇】俗女養成記

Sylvie Lee
Sylvie 寫作中
Published in
Dec 21, 2019
圖片取自華視官網

前陣子發現 Netflix 上了《俗女養成記》,看了第一集之後就忍不住看下去,短短十集沒幾天就看完了。整部劇走的還是台劇一貫的溫情小品風,但是有稍稍跳脫出主流以愛情為主軸,男女主角會莫名產生誤會、爭執、把觀眾的心虐完一輪(通常會開始穿插回顧畫面)再冰釋前嫌的拖戲節奏,值得嘉許。
如果硬要類比,同樣是以有事業心、不甘做家庭主婦的女性作為敘事主軸,《我可能不會愛你》說的是三十歲台北單身女性的煩惱、《俗女養成記》講的則是四十歲台南北漂未婚女性的焦慮 — 年紀更大、壓力更大,家人還遠在他鄉,在最脆弱無助的時候找不到人可以商討、能夠依靠。

本劇的幾大看點

1. 演員陣容堅強:

實力派演員謝盈萱的演技自然不在話下,飾演奶奶的楊麗音和飾演媽媽的于子育也是一大看點,婆媳間相愛相殺的微妙關係、三代同堂的教育困境都被她們以生動演技深刻地呈現了出來。
非常值得嘉許的是演女主角嘉玲年幼時期的小演員吳以涵不只活潑可愛,演技、口條也都非常自然不做作。台劇小演員常常會有生硬不自然、像在朗誦口白的問題(也可能是編劇在台詞安排上沒有考量到角色年紀,給予超齡台詞),一出現就讓人瞬間尷尬癌爆發完全出戲。這一點《俗女》的製作團隊做得很棒,吳以涵的表現也非常亮眼,非常期待她未來在戲劇上的發展。

小演員,尤其吳以涵表現自然生動,令人驚喜。圖片取自華視官網

男演員部分溫昇豪精彩詮釋性格溫柔的媽寶,讓人又愛又恨。老實說看到溫昇豪演的大榮一直讓我不自覺地帶入個人經驗,所以最後一場嘉玲和大榮的對手戲讓忍不住落淚— 很溫暖,同時也很傷感。
另外在演員名單看到吳慷仁的時候原本還很期待他會有更多的戲份,結果很可惜只有一集客串。但他的表現還是相當精彩,靈活地演繹了他角色的形象。

2. 自然揉合國、台語:

在我印象中,台語走出八點檔、出現在台劇中的第一部應該是《花甲男孩》,再來我有注意到的就是《俗女》了。《花甲》我沒有看(只有看電影),而《俗女》給我的感覺是台語、國語切換非常自然。女主角嘉玲在台北工作時講國語、甚至英文;但在內心的獨白、還有回到家鄉時,自然而然脫口而出的就是台語。
對我這樣住在北部的八年級生而言,台語其實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語言。從小在電視上會聽到的台語就是浮誇狗血的八點檔,偶爾在其他電視劇或電影出現的時候大多是地痞流氓操著滿口台語髒話,現在回頭看多少有一點政治操弄的成份在內。無論如何,這部台劇很不刻意地呈現了生活化的台語,讓我這個北部俗也能不刻意且相對持平地接觸、欣賞台語這個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口裡最自然的語言。

3. 巧妙「置入」議題:

整部十集、每集四十五分鐘左右的篇幅中,編劇很巧妙地塞了一些議題讓劇情更加豐富且深刻。無論是性別、情感、世代、政治、婚姻、婆媳等議題,編劇都精心裁切了適當的篇幅,點到為止地帶出了這些主題留待觀眾討論。

個人最愛的劇情安排(以下有雷)

阿嬤的「純情青春夢」

本戲很明顯地是以女性為主軸在敘事,從阿嬤陳李月英、媽媽吳秀琴到女兒陳嘉玲,三位女性在不同的年代和身份中有著各自的掙扎、不得已、妥協和犧牲。
陳嘉玲從小就古靈精怪有想法,跟愛漂亮又好強的阿嬤其實非常像,當阿嬤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看著和自己相似的孫女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內心既是心疼、擔心,卻又隱約有點羨慕。於是有了整部戲我最喜歡的這一段台詞:

「雖然阿嬤每天都在唸妳沒嫁,說實在的,阿嬤有時候也很羨慕你,想做什麼能做什麼。雖然說妳阿公對我是還不錯,不過阿嬤做了六十多年的『陳李月英』了,現在我也做到累了。我記得我小的時候,我爸媽都叫我阿月阿月,我朋友叫我月英;嫁給妳阿公之後,我的名字卻變成陳李月英,外面的人都叫我陳太太,要不就是叫我我老闆娘、醫生娘,後來變成頭家嬤。也有人叫我陳媽媽,家裡人叫我媽媽、你們叫我阿嬤,我也很久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了。阿玲啊,要是哪天我懶得呼吸了,妳要記得,把阿嬤的骨灰灑到大海裡,讓阿嬤可以自由自在、去當李月英好嗎?」

陳嘉玲背對著阿嬤假裝睡著卻默默淚流滿面,是難過阿嬤來日無多、感嘆阿嬤做了大半輩子的「陳太太」、「頭家嬤」而被姓名,還是哭自己前途茫茫?我想可能都是吧。她明白無論是走上哪條路,都有無可迴避的心酸、委屈和孤獨,所以她的眼淚為自己而流、也為阿嬤而流。
故事回到嘉玲國小時候阿嬤不顧家人反對堅持要參加唱歌比賽,因為這首歌「要唱給一個人聽」。經過了小嘉玲的魔鬼訓練、離婚風波,阿嬤最後還是站在舞台上握著麥克風顫抖著嗓子清唱起了〈純情青春夢〉,這首情歌不只是唱給她的情人老伴,更是唱給自己:

送你到火車頭 越頭阮要來走 親像斷線風吹 雙人放手就來自由飛
不是阮不肯等 時代已經不同 查某人嘛有自己的想法

在劇末,「也有自己的想法的查某人」月英,終於也能放手自由飛翔。

「置入」政治議題

影視、音樂從來都無法和政治完全切割。因為這些藝術作品就是在描繪人,而友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本劇很漂亮地「置入」了一些時代背景下的社會情境,讓經歷其中的人可以得到一些肯定和安慰、讓不曾經歷的人可以真實感受到那些「歷史事件」是曾經這麼貼近生活地存在過。

1. 講國語罰錢:
嘉玲國小的班長操著一口標準的國語、在學校負責糾察同學說台語,過著優渥生活的班長讓小嘉玲心生嚮往,於是決定在家推行「國語運動」,拿著撲滿到處向說台語的家人討「罰款」。
有很長一段時間,台語被刻意操作成「粗俗的語言」,這樣文化貶低的效用是遠遠大過講台語罰錢的效果的。想要當有格調的人,就要像樣版人物(班長)一樣字正腔圓;要看起來「上流」,就要像「上流人」一樣只會說國語不會說台語。

2. 警察「查水表」:
劇裡嘉玲的阿公曾經(應該是在白色恐怖期間)被帶去警局「喝茶」幾天,從此在他心中烙下深深的創傷。看到警察就不由自主地感到害怕、警察一問起戶口就下意識地求饒,我們很難想像阿公到底經歷過什麼。
正因為如此,平常對嘉玲疼愛有加的阿公在嘉玲鬧國語運動到不講理的程度時,才會罕見地大發雷霆,狠狠地訓了這被黨國洗腦的小丫頭一頓。
也因為阿公的經歷,在舉國為蔣經國哀悼、電視全面停播娛樂節目時,嘉玲一家租了豬哥亮歌廳秀的錄影帶回家,彷彿置身事外地笑看這一切。他也只笑、用力地笑,才稍稍抹滅那些令人戰慄的回憶。

3. 性別議題:
劇情主講女性受到社會壓力,背負著結婚嫁人、生兒育女、侍奉公婆打理一家子的期待。從嘉玲的阿嬤(依媒妁之言就和嘉玲的阿公結婚,內心卻隱約不甘願只是如此)到嘉玲的媽媽(傳統家庭主婦,在家相夫教子服侍公婆,卻常常不得認同)再到嘉玲的小阿姨(因為被男方要求檢查生育能力憤而悔婚),還有嘉玲國小班長的媽媽(因為老公外遇,瞬間從氣質家庭主婦變身滿口髒話的潑婦),這些女性向嘉玲展示著一個事實:就算妳依循社會期待、願意退讓、甘願做個溫良恭儉讓三從四德的妻子,事情也不會盡如人意。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嘉玲會拒絕兩個男人的求婚也變得合理多了。
當女人越來越能獨立自主、不需要依傍著男人才能存活,婚姻也變得越來越不是女人的首選。在這種情況之下,社會 — 尤其是長輩們 — 再想繼續用「傳統價值」、「道德框架」來捆綁、壓迫女性,力道只會越來越薄弱、越來越沒有效用。

另外劇中也安排嘉玲的弟弟嘉明是同性戀的身份,刻畫出傳統家庭中母親和同性戀子女間互相擔心、彼此心疼卻又無法言喻的關係。在嘉明為了幫姊姊轉移焦點、在家人面前出櫃後,也生動地把老爸不知所措卻又努力踏出一步支持兒子的笨拙模樣呈現出來。
劇裡為了教育觀眾也很自然地安麗了婦女新知基金會,作為媽媽在發現兒子性向後尋求輔導和協助的單位,讓更多看劇的老一輩的家長知道如果發現孩子性向後有哪裡可以獲得支援。也透過媽媽的口說出「同性戀不是病、這就是先天生下來就這樣的。」這些安排讓人看了不禁會心一笑,這部分編劇真的很用心!

家長覺得「沒什麼」的傷人玩笑

劇中有次小嘉玲離家出走,原因是阿公騙嘉玲她是被爸爸撿回家的。也許大人會覺得拿這類的玩笑逗小孩沒什麼,但對小嘉玲無疑是一個深刻的創傷。
事實上,我認為對小孩開這類玩笑是非常不妥當的,我小時候也被爸媽開過類似的玩笑 — 爸媽騙我他們發現我是抱錯的小孩,我媽甚至還逼真地留下眼淚(事實上是我媽自己入戲太深,想到如果我真的要被送給別的家庭養就忍不住哭出來),當下的驚慌、茫然和無助,直到今天我都還無法忘懷。對一個小孩而言,原生家庭是他所有自我認同的來源,一但被切割,自己也就什麼都不是了。

另外一個爸媽喜歡開、但小孩笑不出來的玩笑就是「不然你就跟某某叔叔/阿姨回家吧!」很多時候小孩跟其他大人玩開了,在分別時還對這些大人依依不捨,家長就會(也許是吃味的緣故?)說:「不然你就跟某某叔叔/阿姨回家吧!」有時候還會作勢要上車離開,這時候小孩自是放聲大哭,爸媽才(獲得滿足地)把孩子抱回來,一邊安慰一邊笑。
我有點記不清這件事具體發生在我身上的情境,但我清楚記得看著爸媽配合這樣的戲碼作勢要帶我的小表妹回家、表妹哭得唏哩花啦的模樣。作為過來人,我必須說這樣的模糊不清但深埋在潛意識裡的記憶,多少對我日後發展親密關係帶來一些影響:我容易缺乏安全感、我需要經常確認關係、我害怕被拋下(有時候也會在被拋下之前先下手為強地拋下對方)。
這些年我花了很多時間在慢慢細數這些童年細微的創傷,很多時候被埋在記憶角落的傷口只要被直視就能夠癒合 — 因為你已經足夠成熟,可以告訴當年的自己:「沒事的,妳是被愛的、更是值得被愛的。」

「我不愛了。所以你也不要再愛了。」

想了還是決定補上這段。在嘉玲的阿嬤過世後,江顯榮到嘉玲台南的家弔唁。儘管已經和「更年輕、更漂亮、更溫柔」的老婆結婚,無法完全忘情的大榮還是忍不住問:「所以,那時候分手真的是因為我媽?」
嘉玲頓了很久,搖搖頭回答說:「不是,我只是不愛了。」
在一起四年多的大榮怎麼會不了解她,只能討饒般地笑著說「妳可不可以不要這麼誠實」,而陳嘉玲眼角泛著淚光,一邊笑著一邊認真地回他:「不行,我怕你還愛著我。」
當大榮一邊說著自己現在的老婆是如何年輕漂亮溫柔,嘉玲一邊微笑點頭、一邊認真地聽他說,又再說了一遍:「所以你不要再愛我了。」這時她斂起了笑容,眼神堅定地看著這個眼前她交往過四年多的、如今已經是別人丈夫的男人。
最後分別的時候,大榮客半是套又半是真心地邀約嘉玲有空上台北到他家一起吃飯,嘉玲聞言不禁噗哧一笑。大榮還是一樣又溫又軟,半撒嬌地對她說:「又沒有關係⋯」嘉玲笑得很感傷,對他說:「那就這樣囉,江大榮。以後不再見了。」江大榮也知道這就是最後了,臉上掛著的笑容再也撐不下去,就像一個委屈的小男孩一樣地無助看著嘉玲。
最後還是嘉玲展開雙臂,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作為告別。

走到人生的這個階段,不再見不一定是壞事。有時候清清楚楚,輕輕放下或許更好。

旁白的嘉玲這樣說。說不愛不是真的不愛了,是因為不夠愛到可以完全忍受對方不好的那一些、是因為比起愛對方想要愛自己更多、是因為希望對方可以因為不愛自己而得到幸福,所以才說不愛了。

再好的劇也有槽點,以下純屬個人立場

雖然我對這部戲有相當高的評價,還是要雞蛋裡挑骨頭一下。

陳嘉玲也太邊緣,身邊淨是一群豬朋狗友

從婚禮到江顯榮求婚,在陳嘉玲身邊的都是一群不知道在幹嘛的朋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完全就是在說他們,讓我忍不住有種「陳嘉玲妳也太交友不慎了吧!」的感覺。一直到和江顯榮分手、呈現行屍走肉狀態,陳嘉玲這群朋友沒半個人有出現(也許是要對比台南的人情味,要展現台北人的淡漠?),最後陳嘉玲還是被弟弟拎起來打包回台南的。
活到四十歲還沒有一個知心好友(或知心好友太忙都無法出現)、身邊淨是一群豬朋狗友,我不得不說陳嘉玲會在台北混不下去也只是剛好而已。作為一個在台北定居八年的北漂族(雖然漂的距離短了些),我在這些年裡也建立起我的社會安全網 — 我知道我如果生病、失戀、工作不順、甚至哪天不幸生病住院的話可以找哪些人。但從十八歲念大學到三十九歲,二十一年來陳嘉玲在台北完全沒有建立起一些足透支撐她的社會連結?這點我覺得編劇相當可惜,在安排陳嘉玲的朋友時有點落入傳統「女主角身邊必定有一些插科打諢的丑角」的俗套中。

劇情收尾太倉促,買下房子然後呢?

雖然 Netflix 早就告訴我這部戲只有十集,但第十集看到一半還是讓我忍不住懷疑「所以你最後要怎麼收尾?」最後就收在嘉玲買下當年的「鬼屋」、佈置新家時跨越時光對小嘉玲說出:「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又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謝謝妳、對不起,還有,我愛妳。」~全劇終~
全劇中三個字顯示出來的時候我真的有點傻眼,這集的開頭嘉玲才因為被面試官問到「快樂是什麼」、「十年後妳覺得妳會是什麼樣子」而被點醒(話說回來這不是面試基本題嗎?居然現在才在豁然開朗會不會有點太晚?),然後就立刻豪邁(且任性)地直接從面試場地揚長而去。
下午一回家就立刻買房刷油漆,完全沒有要跟交代接下來除了住在小時候的鬼屋裡以外有什麼計畫。我覺得書可以這樣寫,但劇這樣演真的讓人有種「欸?所以呢?」的感覺,覺得起碼讓觀眾知道「陳嘉玲想要的人生」是要朝哪裡發展,就算是要有點俗套地開始寫作講述這整個故事我也都覺得比這個結尾讓人能夠接受。

結尾收在這裡讓我覺得有點太草率。圖片取自官方臉書

蔡永森長大太走鐘,和陳嘉玲接吻讓我不忍直視

我必須說這完全是我個人偏見,但我真的覺得長大後的蔡永森讓我很出戲。明明小時候是一個清秀的小男孩,長大卻變成八點檔中奸巧反派的臉,最後還跟嘉玲在一起?我可以理解江顯榮太軟弱媽寶(溫昇豪真的詮釋得很好),不過陳嘉玲妳是可以選擇單身的!編劇為什麼硬要把他們湊作對!(抱頭痛哭)

好我只能說這是我個人觀點,但我真的不喜歡藍葦華戲裡的扮相,不僅在劇中他看起來有點胖,他穿著競選背心、背帶演政治人物造勢的樣子看起來根本就是油水撈很多的地方民代(結果根本落選了),讓我真的不忍直視嘉玲、永森這一對(遮臉)。雖然這可能真的只是我個人品味問題,不果如果大家有同感可以附和一下讓我知道我不孤單,嗚嗚。

深情款款的眼神也無法抹滅貪官奸巧感。圖片取自華視新聞

綜合以上,雖然難免有一點不滿意的地方,但總體而言瑕不掩瑜。在十集470分鐘短短的篇幅中它除了講述故事,也乘載了許多值得呈現的議題、大部分都處理得很漂亮。《俗女養成記》可說是台劇近年相當出色的作品,也難怪它創下了華視自製劇13年來最高的收視紀錄(2.22)。如果你還沒看過、又像我一樣已經不習慣定時收看有線電視,它也已經上架到 Netflix, LINE TV, KKTV, LiTV 等OTT平台上,可以放心追劇去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