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於職場的大哉問 : why and why not?

Sylvie YC
Sylvie YC 的職場生活筆記
4 min readJun 29, 2019

做多數人會做的決定,還是做你認為應該的決定?

在前些日子的演講後發了一篇 人生,無關乎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啊 ,談的是我與聽眾互動之後的感受;沒說的是,回到公司後還有一段我與同事間的互動。

image source (here)

接連兩場的演講都是安排在週一,其實週一是個很煩人的日子,公司每週二的早上8:30要進行一線主管的營運周會,大家總是會在週一整理所有的數字、找原因、找問題、找解答、找方法 (當然有些人也忙著找包裝的方式,畢竟在一片低靡之中要找出一些亮點,總是可以被理解的)。整天下來往往充斥著開不完的會、講不完的話、挖掘不完的剪不斷理還亂。出席週一早上的活動,對我而言是吃力不討好,沒公差的時候都要為了數字加班到三更半夜了,更何況又少了一個上午的工作時間?

當然,比起應付手上的工作,如果能有機會幫助到另外一個人的人生、或是能有機會成為什麼人的借鏡,這個滿足比工作上的成就感更大。儘管講座的反應不如心中期待,但這種事總為我堅持、不會拒絕。

在週一晚上加班時,另一個部門的同仁晃了過來,好奇地問我:「為什麼?」、「幹嘛要接呀?」

我輕描淡寫地以人資邀約推薦為由帶過,但同事繼續問:「跟學生講課有什麼意義?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往、素質低落⋯」之云云。

我坦誠的說狀況的確不如預期,這些孩子的無動於衷或是被動,都是自己的人生,在我竭盡所能之後,其他的就不是我能掌控的了。

她說:「啊…想必妳肯定是國立大學的吧?像我們這種私校的,其實很習以為常啦!」

我:「這跟是不是國立大學沒有那麼絕對的關係。」

她堅持:「現在的孩子就是這樣啦!我弟弟在那間學校也是這樣的、我以前念某大的商學院、班上風氣也是那樣的。」

我告訴她:「在我還在微軟的時候,我看過最優秀積極的學生,而他們不一定是從頂尖名校出身的,微軟的實習計劃不看科系、不看學校,看的是一個人的潛能與積極程度。我也用過很棒很棒的學生!」

她歪著頭:「妳們外商寶寶喔⋯那個世界本來就跟別人不一樣!就像我們公司,不就是這樣而已…」她聳聳肩,噘起了嘴。

我認真的看著她:「世界沒有什麼不一樣的,是妳看待這個的世界的方式、以及面對生命的選擇,導致了妳認為這個世界因此不同於他人的。沒有分什麼外商與傳產,只有想不想要努力轉型的公司、以及想不想要持續進步的人。」

她似乎沒聽懂,身為專員的她,年紀只小我一歲:「可是妳的經歷很了不起啊…妳待過很多大公司啊!還去過微軟耶!」

我笑了笑:「其實我沒有覺得待過那些公司很了不起,微軟不過也是個一年一聘的位子,妳真的要說的話,那倒也不是一個這麼遙不可及的地方。我一直以來每天加班、拼命付出,這一切當然大半有著運氣,但更多的是,取決於妳願意投入多少!」

她說:「可是這間公司就是這樣啊!」

我說:「妳不想要現狀就要改變就要講出來。」

她連忙皺起眉頭:「為什麼? 我才不要,我只是小的…說話沒份量,況且,我才不想死!」

我不只問為什麼,很多職場上的為什麼,其實意思是「為什麼要做?」也等於了「可不可以不要?」或是「我不想要」。我喜歡問「為什麼不做?」就像我也總練習要問我的團隊「你們覺得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很多時候,鄉愿久了,就成了溫水煮青蛙,扼殺了一個人、一個組織、甚至是一個企業。

這一次的年中對談,我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的Staff:「我也不會一輩子待在這邊,我來這邊自有想追求的目標,有任務與使命,而這段經歷可以帶給我在職場上需要的歷練(例如人的管理以及商業維運),對於你們也是一樣,我希望能幫助你,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的滿足你想要的、讓你觸及你好奇的,並在過程中確保你有該有的彈性。但重點只有,告訴我你想要做什麼!」

你呢? 你有你的想要或是不要嗎? 歡迎跟我分享你的why與why not。

--

--

Sylvie YC
Sylvie YC 的職場生活筆記

來自台北,踩入三字頭的歲月,但相信每一天都是一場探險。喜歡汲取科技新知、熱衷行銷、營運、電商和管理。現任職於傳產,負責電商營運,並推動新零售專案。曾任職於微軟、威富、愛普生科技與LG,擔任行銷營運相關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