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要「學完」卻忘了「學習」

Louis Ho
Taiwan Code School
Published in
4 min readOct 10, 2018

當我們在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時,卻無意間陷入了只能學完東西的黑洞

學完是什麼?學習是什麼?或許有人會問,這兩者不是同樣的意思嗎,特別拿出來討論的意義為何?

現在台灣推崇的是平等教育,什麼又是平等教育?

平等教育的意思,就是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在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時間,學習同樣的東西,再依照自己性向和志願去各自發展。乍聽之下似乎沒有缺點,因為我們一直都在這樣環境裡成長,都忽略了孩子們要怎麼樣在這樣大環境中,用僅剩的時間去找出自己的性向。

台灣教育多半都是制式化的學習,習題也多半都是填空、選擇,在某些科目中,幾乎只要背起答案就可以回答,而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習的範圍變得更廣、更難,因為這樣才可以真正篩選出耗費更多時間在學習上的人才。

「學完」擁有著父母的期許

「學完」就像履行義務一樣,是真的有學、是真的看完了,考試或許也能夠拿高分,但是真正所吸收到的知識卻是空泛,又沒有建設性的,因為在這些事情的背後的寓意有很多人都不會在意,他們只管學完它,考完它,然後這些事情就像廢紙一樣,被送進垃圾處理場。

卻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學習」應該是吸收、融會貫通的。「學習」是不能被逼迫的,它需要主動,而動力源自每個人不同的興趣。

但台灣現行的教育方式,卻因為時間和教材,而間接扼殺了每個孩子不同的興趣、截斷了每個孩子找尋興趣的路程,也讓他們學習的動力變成只為高分而學、只為考試而讀。

這樣的學習制度,真的是為孩子好嗎?真的能夠讓他們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找到自己與他人不同的地方嗎?因材施教,這個詞彙已經被我們的社會遺忘許久,而如今社會才終於重新關注起來。讓每個人知道心之所向為何,身之所往何地?這便是「學習」的意義了。

考試壓力 + 時間壓力 迫使我們學到不想學的東西

但在台灣教育時長的壓迫,將近8個小時都在學校的壓縮,往往都會讓孩子們有不夠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甚至大部分的孩子,就連下了課都還要去補習班,幾乎一整天都在書本裡埋首度過,學習也逐漸變成是他們的壓力,有些人甚至忘記了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他們忘記了學習的樂趣,忘記吸收知識這件事的重要,只希望早早把課本上的東西學完、考試能夠考高分,分數變成了學習的一切。

我們需要改變

台灣的教育,往往缺少實作以及申論題材,這也讓學習的過程變得枯燥乏味,沒有人會想,在世界慘烈的歷史下,該學到的教訓;沒有人學習到儒家文化中,值得反駁的是什麼,但是要是問他們,唐宋古文八大家是誰,卻幾乎人人都會回答,因為這是只要花時間背誦就能夠達到的事情,但這些孩子也隨著這樣的教育,而逐漸忘記學習這件事背後的意義,真正的學習不單單只是老師說,這些要背、要記、要算,這會考,這麼簡單的事情而已。

孩子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教學方式,往往會讓他們學習的目的變得像是一種義務,像一種工作,他們只想要趕快結束、趕快「學完」,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夠不被制約的去做自己真正有興趣的事情,或許是跑步、或許是樂器、也或許是閱讀課外書籍,每件事都是他們真正喜歡的事情,也或許花費在這些事情裡的時間,他們能夠真正找出自己感興趣且願意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的愛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