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越後妻有大地藝術談地方創生
近年來地方創生成為顯學,從日本紅到台灣,行政院甚至訂明年為地方創生元年。日本在2014年通過地方創生法案,其原始目的其實是振興經濟,正式名稱為「城鎮․人․就業創生」,只是對象特別針對偏遠地區,希望這些區域不要因經濟衰退人口流失最後消失了。
地方創生應該是一個目標,至於如何創生手段便非常多,有從老屋的活化做起,也有引進新科技、推動農村旅遊或是發展特定產業,有一種必較具爭議的就是透過大地藝術來達到地方創生。大地藝術之所以容易被挑戰,主要原因在於多數人很難認同透過藝術品的策展可以帶動地方經濟。
日本的北川富朗本身是一位藝術家同時也是一位民運人士,他一直致力於結合藝術與草根社會,希望結合藝術、觀光與在地智慧力量來振興凋敝的地區。他來自新潟縣偏僻的農村,因此他的大地藝術構想也從他的家鄉推動起,從2000年到今年,已經辦理了七屆,而且不只在新潟的越後妻有辦理,也在瀨戶內海以跳島方式辦理大地藝術。
現在這些大地藝術展已經是國際化的展覽,雖然前幾期遭遇許多的挫折,但如今北川富朗的大地藝術嚴然成為藝術家爭相表演的場域,每年有吸引五十幾萬人參與這樣的活動,不過藝術畢竟不是窮人家玩得起的,公私部門都必須投入大量的經費,以2015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來說,總經費便高達6億多元的日幣。
1、探究越後妻有的條件
越後妻有座落在日本新潟縣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面積約760 平方公里,約3個台北市大,以豪雪地帶、里山文化、梯田美景著名,約4000年前的繩文時代就有人跡。大地藝術祭自2000年起,透過藝術家進入當地,與農村裡的老人家、以及世界各地的年輕志工,共創出饒富當地風土人情、且與大自然及社區共生的藝術作品,目前累積200多件作品散落在村莊、梯田、空屋、廢校等。為期51天的會期間,整個山林搖身成為大人小孩的遊樂場,讓人在自然與藝術間漫遊的時候,重新感受人與人,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的聯繫。
越後妻有在日本來說算是偏鄉中的偏鄉,其實除了有名的越光米之外,當地的產業基礎並不算好,包括觀光發展上也沒有特色,但2000年的大地藝術辦理以來,確實吸引了許多的觀光客慕名而來,今年也超過50萬的觀光客,其中還包括不少的國際旅客。
2、成功的大地藝術,誰成功?
這看似非常成功的大地藝術展,成為許多國際藝術家的競演舞台,包括台灣林舜龍、幾米等藝術家也都參與這次的展出活動,許多從都會區來的觀光客漫步在田園裡,欣賞著美麗藝術品,確實在身心靈都得到滿足,對於策展單位能夠吸引如此多的遊客來欣賞藝術,就藝術表演來說,這絕對是成功的藝術表演,但由於越後妻有的產業薄弱,雖然來的遊客甚多,卻沒有能將消費留在當地,在藝術品展示區附近幾乎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可以消費的地方,遊客主要能購買的還是精緻包裝的稻米,住宿及餐廳的不足,反倒增加鄰近溫泉地區飯店的生意。
因此如果用地方創生的角度來看,很難說這樣的藝術活動能結構性的改變當地的經濟發展,而三年一次,每次僅40幾天的活動,更難讓人願意投入當地的經濟活動,十幾年的活動辦下來,雖然可以感受到原本死氣沉沉的地方有了新的活力,但這種活力卻感覺非常空虛而非實在,畢竟文青的感覺很難轉換成實際經濟活動。
3、任何產業以外的活動都是放大鏡
政府推動地方創生,如果推動的工具不是產業,那任何產業以外的活動都是放大鏡。以台東每年的國際熱氣球活動來說,近年來台東的觀光產業非常發達,除了餐飲住宿外,許多的伴手禮也不斷開發出來,因此暑假近90萬的觀光客為台東各種產業均帶來可觀的收入,將近9.6億元的產值對於偏鄉的發展幫助很大。如果台東本身的產業基礎不足,即使吸引了90萬人到台東,而餐飲住宿在花蓮且沒有辦手禮可買,這樣對於台東的幫助便非常有限,也無法達到地方創生的目的。
同樣的越後妻有剛好就是相反的案例,由於沒有產業基礎,雖然大地藝術如此成功,但卻無法實現在當地的經濟活動上。當然,或許我們期待透過觀光人潮帶動產業發展,形成一種的良性循環,但如果沒有先將資源投入產業,而不斷的將人潮帶入,那不過只是曇花一現,無法有地方創生的效果。
從地方創生的角度來說,台東的熱氣球嘉年華會對於振興地方經濟的效益比起日本越後妻有來得好太多,其主要原因就是這些文化藝術或觀光的活動,主要功能是將遊客帶入這些區域,如果這些區域的產業基礎越發達,來參觀遊玩的旅客便能有更多的消費,自然對於地方的發展便更能有幫助,反之,如果當地的餐飲住宿不發達,也沒有伴手禮供購買,再多的遊客就像是過客,並不會有太多的消費。這就像是放大鏡的效果,雖然同樣引進大量的人潮,地方產業底子越大,放大的效益便越大,沒有產業基礎,引進大量遊客,縱然有消費上幫助,效果也很有限。
4、萬物糧倉、大地慶典
台灣有許多地方政府看到日本大地慶典的成功,便紛紛找藝術家在特定地區以大地藝術的方式辦展,但由於經費有限展出的成效也有限,因此很少被人注意到,不只藝術上沒有成功,更遑論地方創生的成效。農委會水土保持局於花東縱谷辦理萬物糧倉、大地慶典活動,其本質也是希望帶動地方創生,但是在規劃時便理解到,單純的藝術創作恐怕不是農委會的強項,因此便從產業著手,務必確保活動的過程能讓當地的民眾獲利,一方便改善產業的行銷級包裝,另一方面透過搭配或自辦活動,吸引人潮到花東縱谷。
每年花東縱谷的遊客達3百多萬人,就遊客數而言花東縱谷似乎不缺遊客數,因此萬物糧倉大地慶典中,更重要的是引領遊客進入農村體驗及消費,好的裝置藝術必須結合當地的地景文化,教導遊客如何欣賞農村之美。在大地慶典中,表演活動其實很難達到效果,主要因素是因為表演只是短暫時間,無法讓多數遊客欣賞到,另一方面一般的表演活動對於遊客也沒有誘因。
享受在地美食對於遊客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在大地慶典中如何讓遊客透過美食體驗是非常重要,花東具有許多健康美味的食材,除了活動性質的美食饗宴,如何納入常態性餐廳提供更是重要的藝術活動。
花東的產業基礎近年來已經日益成熟,許多的一級產業透過加工方式成為受歡迎的伴手禮,加上許多年輕人返鄉後的創意,讓更多的觀光產業更加發達,因此不管是熱氣球或是大地慶典這類的活動,帶來的遊客都能有高額的消費,讓經濟效益明顯展現,這樣的地方創生才能真正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