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故事】屬於池上的驕傲——在地社群的向心力|簡淑瑩

整理/沈婷茹
圖片提供/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羅正傑

「我是從我自己的家族史,來看見地方的歷史。」 — — 簡淑瑩

圖|簡淑瑩在池上。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攝

迎面走來的淑瑩姐,帶著些冷酷氣質,讓人心生敬畏。後來,當我開始提問,談及池上米、池上文化、池上人,淑瑩姐的眼睛瞬間發亮,講到激動處,甚至從包包裡拿出手帕,擦拭臉上的淚水。這是屬於她的真性情,與對地方的深厚情感!在地生活五十年,她對在地的生產、生態、文化,都有深入的了解與獨到的見解。從「池上書局」作為認同在地文化的起點,也走訪世界遊歷,讓她更清楚看見池上的美 — — 大坡池畔的波光粼粼,春、夏、秋、冬四季變化的稻作風情,都是池上使人心之嚮往的原因。

圖|池上書局的慵懶貓咪,已成了他們的鎮店之寶。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攝

問題一:池上米有什麼不同?

簡:談及池上米,我認為池上人都有著相當的自信,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優越感(honor)」。池上農地的先天條件其實並不好,這裡的土質黏性很高、地勢也較高,但經由大家的努力與齊心,終究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座落於花東縱谷的池上鄉,西側是中央山脈,東側則是海岸山脈,每天日照時間並不長。但因爲台灣東部的好山水,很適合高雄139號稻米的種植,加上池上人的努力,高黏性土質種出來的米,口感與滋味都特別好。

伴隨著農業經濟起飛的年代,池上米也曾想註冊自己的品牌,但因「池上」是一個地名,無法註冊,於是幾個夥伴集結起來,討論出以「多力米」作爲品牌,成為池上的代表。前幾年又搭上WTO的順風車,才讓「池上米」成為一個在地的驕傲象徵。

圖|從大觀亭鳥瞰池上稻浪。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攝

問題二:池上便當為什麼那麼紅?

簡:說起池上便當,來自一份體貼的心意。花東縱谷的移民,多是從中國大陸遷徙至台灣西部後,二次移民來到花東。而池上又是花東縱谷裡最後一個被開墾的地方。簡單說來,就是池上人比較窮。

由於經濟的壓力,當時的池上便當,更像是一種「飯糰」形式的「飯包」。它用竹葉包起來,裏頭大多用乾料構成,所以用飯包來為名。像是從大坡池釣上來的蝦,是早期最大的沼蝦,混合米製成米蝦甜不辣,還有菜脯、梅子、豬肝等。一來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二來在外用乾料方便食用。後來改用木片盒更為方便,木片能吸收便當裡的湯湯水水,它的纖維也能讓米飯保有一定的彈性,沿用至今已成為池上飯包的招特色。

「很多東西,是因為看到,所以開始。」現在在外頭找食物,若看見以「池上飯包」命名的便當店,就很可能是老池上人。因為池上最早的飯盒,真的是「飯包」形式的,一直延用到日本殖民時期,才改名為日本式的稱呼-便當。名稱雖有所更迭,然而體貼的心意卻是始終不變的!

圖|招待出外人的體貼心意,來自「粒粒皆辛苦」的耕耘。羅正傑攝

問題三:池上是很特別的地方,它好像特別「包容」?

簡:這一點我也覺得很有趣,池上人聚在一起,是不談八卦的,我們反而會討論公共議題。一般我們常見的「換工」——是以工換工,在窮人家很常見,因為沒有錢,與其說交換,更像是互相幫忙。但在池上,還有一種特別的叫做「伴工」 ——是陪伴你去工作,避免危險,給予支持的力量。

我第一次聽到時,也覺得相當訝異,後來才知道這個傳統,來自於避免「隘勇線」的危險。當時的隘勇線是日治時期分別漢人和原住民居住區的交界線。由於原住民「出草」的傳統,每當池上人需要行經隘勇線附近時,就會互相做伴。這種伴工也養成了現在池上人互助合作的習慣。發展到今天,「池上互助會」也確來越壯大,由30多個家庭組成,不僅有一年一度的聚會,更在會員家中有重大變更之時,「出錢、出力、出人」,幫助彼此度過難關。曾經一起經歷的痛苦和磨難,讓今天的池上人特別惜情。

要看一個地方的文化生態穩不穩定,需要回顧它的歷史。從過去的脈絡總能窺探出現在的發展。池上的開放,更使它融合了多元族群。不僅是客家人、河洛人、外省人、原住民,還是後來的「新住民」,池上都秉持尊重多元差異的態度。之前福原國小的家長會長,就是一位外配的新住民媽媽,她對學校事務很熱情,也願意參與公共事務,何樂而不為呢?我想這也是海島國家與生俱來的DNA吧,開放、包容,接受各種不同的可能。

圖|地方生態的形塑,來自於歷史文化脈絡,也來自與萬物共生。中華管理發展基金會攝

問題四:池上鄉的文化藝術特別發達,這是為什麼呢?

簡:我是從我自己的家族史,來看見地方的歷史。民國44年,我們家開始經營池上書局,到了民國46年,拿到營業登記。我當時不曉得阿公為什麼開一間書店,後來才知道,是為了愛讀書的姑姑。姑姑小時候非常喜歡閱讀,但當時因為家中環境不允許,沒能繼續讀書。阿公深知姑姑心中的遺憾,也正巧有朋友在花蓮經營書店,他心想:也許在家開間書店也是個方法!那個年代大家都義氣相挺,花蓮光文社的老闆(阿公的朋友)幫忙寄來了許多書和文具。書店就這樣磕磕絆絆地開張來,阿公後來才和老闆結帳,就是當時年代朋友之間的一種情義。

文化的根其實來自於生活,紮實的生活下才能長出活的東西。這些細微且變動的過程,關鍵都在於人的心念。如果希望讓農村擁有未來,就要從身體體驗開始,跟著在地農民、跟著節氣生活一年,也許就能體會農村生活的背後的文化因子,等到身體自然融入於在地於節氣,也許就能掌握文化的精髓。除此之外,還需要有自省能力,能夠顧大局,而不在蠅頭小利上計較。以長遠的眼光來看,愛惜生態,珍惜土地,才能讓農村走得更長更遠!

圖|池上書局外觀照片。羅正傑攝

--

--

Creative Taiwan Project
Taiwan Puzzles :畫一張創新城鄉地圖

邀集每位內容創作者,以「個人名義」加入議題討論與內容撰寫,透過「一篇文章」撰稿支持,協作台灣城鄉創新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