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他們成功你失敗?科技大廠的產品開發祕技

「INSPIRED — How to Create Tech Products Customers Love」讀書筆記(1)

多數科技公司失敗的原因

很多公司花了很多資源、時間打造使用者不買單的產品。產品能不能成功重點不在你的工程團隊有多優秀,而是你有沒有給他們值得打造的產品。作者覺得產品前期的探索階段,非常重要。產品開發流程的差異,也導致最終結果的不同。作者在書中提出一般公司的做法,以及他們為何失敗,也提出一流公司的做法,作為比較和建議。

Chapter 1 Behind Every Great Product

作者認為每個好產品的背後,都有一位推手。他不分晝夜的工作,一週工作可能超過六十小時。領導產品團隊結合科技和設計,去解決顧客實際的問題,同時也滿足公司本身的商業需求。這個推手,就是「產品經理」。

他也指出,多數小公司一開始都是由 CEO 或創辦人擔任這個角色,而「產品經理」和其他行銷、設計、工程人員等工作不同,亦和「專案經理」有差異,後面會再詳述。

Chapter 2 Technology-Powered Products and Services

這本書主要針對科技相關的產品和服務之產業議題,包含客戶服務產品(電子商務:Netflix, Airbnb, Etsy)、社群媒體(如:Facebook, LinkedIn, Twitter)、B2B 的企業服務(如:Salesforce, Workday, Workiva)、消費裝置(如:Apple, Sonos, Tesla)、手機軟體(Uber, Audible, Instagram)。

Chapter 3 Startups: Getting to Product/Marketing Fit

公司發展總共分成三個階段:草創期、成長擴張期、成熟穩定期。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挑戰。

公司新創初期,主要還在尋找「產品/市場契合」(Product/Marketing Fit),通常由創辦人當產品經理。創業初期通常資金有限,所以公司目標就是在資金燒完之前,找到產品/市場契合。公司工程師大約不超過 25 人。

在時間和金錢都非常緊縮的情況下,公司探索出最佳學習並快速向前動的方法,努力找出可以符合先期市場需求的產品。多半新創公司其實都沒能活到最後。所以在新創公司工作的,壓力大、風險高,但如果產品成功的話,高成就感與金錢報酬也會隨之而來。

Chapter 4 Growth-Stage Companies: Scaling to Success

公司如果成功找到找到產品/市場契合,下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有效率地成長和擴充」。除了要招募聘用新員工外,還要想著怎樣複製之前成功的經驗到之後衍生的相關產品、服務上。公司工程師從 25 人到上百人。

產品團隊常有的抱怨是,沒有更完整的視野,看見自己的工作怎樣幫助到公司目標,也不知道有自主權的團隊該是怎麼樣子。銷售和行銷團隊則是常抱怨原先的進入市場策略(go-to-market stragies)不適用於某些新產品。為早期產品所生的科技基礎架構,也逐漸難以擴充使用,也開始累積了許多「技術債」。在領導層,原先適用於公司初期的領導風格和機制,公司規模擴大後,沒辦法適用,領導層需要改變他們的角色和行為。

但是公司對於克服這些挑戰的動機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公司想要公開募股(IPO)或被大企業併購,亦或是想要為這個世界帶來正面重要的貢獻。

Chapter 5 Enterprise Companies: Consistent Product Innovation

公司順利擴張之後,下一個目標即是「企業永續經營」。

科技產品公司首要任務就是確保「產品持續創新」。這代表公司必須持續提供新的價值給他們的顧客和商業,不僅僅只是稍微修改或是最佳化現有產品,而是必須讓每個產品達到它全面的潛能。

但是成熟的公司,除了內部意見外,還有許多外部的股東的意見。可惜的是,這些意見往往阻礙新的冒險或提案,喪失企業再造的機會。或是築起了很多障礙,導致少數人有意願帶領公司進入新的方向。

當公司到達大企業的階段時,公司很大一部分已經實現了最初的願景,結果員工反而失去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路該怎麼走。產品團隊也會抱怨公司缺乏願景和授權,做個決定都要經過層層關卡,或是設計要經過公司委員會決定。

領導層其實也卡住了,覺得好像成立個「創新中心」,就能有源源不絕的產品創新,但是實際上,往往很少達到他們所渴望的創新。

而科技業諸如 Adobe、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 和 Netflix 都試著避免這樣的命運。這些公司做產品的方式,就是作者想要在這本書分享給大家的。

Chapter 6 The Root Causes of Failed Product Efforts

作者接著介紹大部分公司的工作流程以及缺失。目前多數公司的工作流程偏線性的瀑布流。

流程始於一些概念想法,可能來自公司內部人員例如:老闆、其他利害關係人,或是外部顧客。然後公司想要把這些點子可以排入產品開發的 Roadmap 中,做這件事有兩個原因:

  1. 想要確保大家先做重要的事。
  2. 可以預測什麼東西什麼時候會完成。

所以就會公司就會有季度或年度計畫,把這些開發納入計劃,但要擬定這些計畫、排優先順序,就必須先知道商業企劃分析( business case)。

商業企劃分析主要著重兩點:

  1. 這個計劃能賺多少錢或增加多少價值?
  2. 這個計畫會花多錢和時間?

當產品開發計畫完成之後,通常產品經理就會和利害關係人聊一聊,知道大家的想法,然後有些初步的想法,開始寫需求(Requirement)。需求文件主要是拿來和設計師和工程師溝通,讓他們知道要做什麼。接下來設計師就會開始設計流程、視覺等,然後設計師會再交付設計圖檔給工程師。然後工程師開始跑 Sprint,進行一到三輪的迭代開發,最後產生東西之後,給 QA 做測試,測試如果通過,就會發佈給實際使用者。整個流程通常會拖很久,其實也缺乏創新。

作者列出 10 個這個流程的最大的問題:

  1. 先說說點子的來源,在這個模式底下,產品點子往往都是銷售導向,或是利害關係人導向,而非我們能想出的最佳產品。工程師往往只能聽命行事,傻傻地把產品做出來,沒有機會發聲,也缺乏授權團隊。
  2. 其實在這階段就討論商業企劃分析(business case)是空談,我們根本不知道會賺多少錢,也不知道這案子會花多少時間和金錢,都不知道要做什麼,工程師也根本無法預估時程。
  3. 產品路線圖(Roadmap)往往只是一些功能和專案優先級的排序而已,可能是行銷部門需要這個功能做宣傳,銷售部門需要這個吸引新客戶。但其實無法帶來創新。我們要認知到兩個事實:1) 我們一半以上的點子根本沒用,顧客根本就不會喜歡、或是可以客戶帶來價值,但產品太難用,顧客覺得不值得花這麼多心力、不然就是這個點子會花太多資源,公司根本負擔不起。 2) 即便點子是有潛力的,但通常都要經過好幾次反覆迭代之後,才會達成商業價值,讓公司變現(time to money)。
  4. 「產品經理」這個角色在這個流程模式內,完全變成了「專案經理」,只負責收集和撰寫需求文檔,然後轉給工程團隊。
  5. 同樣的,設計師進入得太晚,無法發揮設計師的價值,什麼都已經定好了,設計師無力回天,再怎麼修改也只是「徒勞無功(lipstick on the pig)」。
  6. 工程師也參與得太晚,只用他們來寫程式,太可惜。因為工程師往往有很多創新的想法。
  7. 然後敏捷方法(Agile)也用得太晚,敏捷只在工程師開發的時候才使用,只用了它百分之二十的價值,浪費的它的原則和可以帶來的利益。
  8. 整個流程非常「專案導向」,比較在乎功能有沒有在時程內完成,在乎產出(output),但「產品導向」則是重視成果(outcome),產出品需實際有真的幫助到客戶和公司。
  9. 「顧客驗證」發生得太晚。等把產品送到顧客手中之後,才發現他們根本不愛。瀑布流的開發流程,把開發的風險留在最後一次爆發,浪費了先前投入的設計、開發、測試等資源。其過程昂貴且緩慢。
  10. 除了浪費的時間和金錢外,更重要的,我們也付出了「機會成本」,在投入開發的同一時間,沒有去做其他真正正確的事。

Chapter 7 Beyond Lean and Agile

作者發現有些人會說他們公司在使用「精益開發」或是「敏捷開發」,但其實他們做的事並沒有照著原則執行,其實產品開發也沒有什麼一次到位的捷徑,因為產品開發本來就是很難的事。

作者把「精益開發」和「敏捷開發」的概念重疊的地方,提出了三項重點原則:

  1. 最早開始處理風險越好:風險可以分成三種:1) 價值風險(顧客認為這產品能不能幫她解決問題、帶來價值)、2) 易用性風險(產品有沒有讓使用者輕易上手)、3) 產品可行性風險(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時間、技術、科技可以做出來)、4) 商業可行性風險(產品是否符合公司銷售、行銷、財務狀況和法律規範等)
  2. 定義和設計產品時,應該是眾人同時合力,而沒有先後順序:不是產品經理定義需求、然後交給設計師設計、工程師開發… 而是要讓產品、設計、工程師坐在一起,一起合作找出最佳方案。
  3. 產品重點在於「解決問題」,而不是產出功能:確保產品可以解決顧客根本問題,而不是做出功能就好,以達成公司的商業成果。

Chapter 8 Key Concepts

接著作者在這裡闡述一些重要概念,之後比較細節的做法,會在其他章節詳述。

1. 「產品」更完整的定義

產品的定義包含一些「功能性」,然後有「科技技術」能實現這個功能、然後透過「使用者經驗設計」展現這個功能。然後我們也試這用這個功能「變現盈利」,想著如何「吸引和獲得使用者和顧客」,也包含一些「線下體驗」,去傳達產品的價值。

2. 持續地探索及發布產品

我們必須探索我們想要開發的產品,同時間,我們也必須把產品推向市場。探索產品不僅只是產品經理的工作,設計師和工程師都可以加入。而發佈產品,同樣也需要三人每天合作。

3. 產品探索

產品探索的產出,就是已驗證的產品清單。要做的功能已經回答四個產品重要的問題:

  1. 使用者會不會購買或使用?
  2. 使用者知不知道要怎麼使用?
  3. 我們的工程師有辦法做出來嗎?
  4. 我們的利害關係人願意支持這個產品嗎?

4. 原型測試

原型可以在不花費太多金錢和資源的情況下,快速實驗想法是否可行。作者建議盡可能每一週都能規律地測試至少 10 到 20 個點子。

5. 產品發佈

在發佈產品時,我們必須確保產品擴充性、效能、穩定度、容錯度、安全性、隱私性、全球化和在地化都能運作正常,像廣告說的那樣,確保產品的品質。

6. 產品和產品市場契合

透過最小可行性產品,看看能不能滿足部分市場的顧客需求。這個階段就是再看看產品發佈的成果,真實驗證,之後幫助我們決定哪些是產品的必要功能。

7. 產品願景

產品願景即是產品 2–10 年的長期目標,這個產品怎樣可以達成公司的願景。我們用原型在產品探索階段快速實驗,然後再發佈產品,希望這個產品市場能買單,並最終可以達成公司的產品願景。

後語

這本書作者的廢話很少,每句都是直接打到重點,推薦大家如果對產品開發有興趣的,可以買來看。

看到講述失敗的原因時,覺得以前公司也掉入類似的坑。特別在概念來源這邊,想到以前確實有從銷售部門來的點子,要求什麼功能一定要放入,之後把產品推給經銷商的時候,比較好賣。雖然對有些功能有點質疑,但是公司的顧客消費習慣,喜歡 CP 值高,所以會喜歡塞越多東西越好,殊不知,可能這些功能你從來都用不到,但在銷售時,卻可以成為賣點,也是蠻有趣的現象。

但另一方面,其實當初在開發產品時,行銷部門、銷售、產品專案經理、設計師、工程師都已加入討論,所有係害關係人的看法,也都被討論。產品或專案經理背負最終產品成敗時,他或許就是最終要下決定的那個人吧?

真心覺得產品經理這個角色不簡單。而這個角色也是非常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很容易就被工程師和設計師兩邊夾擊。除了溝通的軟實力之外,還要瞭解商業機會、科技技術、設計體驗等各方面硬實力。難怪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如果能找到投資者,其實是最具創業潛能的人。

難怪本書一開始就先把醜話說前頭,沒有熱情,不要隨意入坑,畢竟工時和壓力是很可觀的。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請給予鼓勵
拍手👏10下代表你喜歡這篇文章
拍手👏20下代表這篇文章對你非常有幫助
拍手👏50下代表這篇文章實在太棒了!!!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