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醫院裡—醫院志工與社工的對話

YING FENG, TAI
TALK-青年雜誌
5 min readMay 22, 2019

去年因著「服務學習」,我被分配到萬芳醫院的急診室做志工。一開始有些埋怨學長姐們先把輕鬆的工作選走,誰知道後來卻萬分感謝且珍惜有這樣的機會能在急診室學習。

我在急診室

我在急診室的工作主要是替病人量體溫血壓、處理簡單的行政如協助病人填寫住院單等,甚至在必要時安撫病人或家屬的情緒。每個進急診室的人雖然都是個案,但依舊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分類,如:自己送來的或是救護車送來的。救護車送來的會有事先通報,他們屬於情況較嚴重的一群,在救護車上經過了初步處理,因此可向消防隊員詢問病患狀況。然而,自己送來的可能熟門熟路,或緊張失措,常遇到家屬進門卻不知道往哪裡走的情況。此時,志工的角色便要上前去引導、安撫他們。

帶我的志工阿姨已經在這裡服務了數年,她常拉我到角落,說著世事無常、交通安全的重要,又或者說著子女與父母的關係,也許我年紀尚輕,至於無法深刻的體會那些情感。被通知來急診室看兒子的父親,他臉上那如見天塌的表情,又或是讓看護推著年邁母親,卻工作電話不斷的男子。一幕幕日常生活中不見的親情戲,每天都真實地發生在急診室。

這裡有故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帶著兩個男孩的母親。三個人已經在這裡待了一上午,哥哥發了高燒、吊著點滴,但此時弟弟肚子餓了。媽媽必須得捨下哥哥,帶弟弟出去一趟。醫護人員於是讓我陪陪孩子,消磨這段時間。第一次面臨這種情形的我有些不知所措,一時也想不出適合的故事,又怕我說的故事他不感興趣或是不小心失言等等,過多的胡思亂想助長我的不知所措。最後,我做了一個奇怪的選擇,我開始向他介紹醫院裡的醫護人員的工作,告訴他要體諒他們的辛勞、要心存感激…等。介紹完時,他的母親還沒回來,但他卻毫無睡意,我拿出手機,找一些恐龍的影片給他看。我懊惱不已,總覺得不應該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但是他嘴裡溢出的笑聲讓志工阿姨感到欣慰,還開心地拿出手機要我教她如何使用。

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的工作情形 圖源:官網

時隔一年,我因緣際會下認識了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協會所聘請的專業演員會以小丑醫生的身分到病房與長年住院的孩童進行量身打造的表演,維持長期且每週約一到兩次的頻率。這樣的活動已在歐洲地區實行了近30年,但在台灣卻才剛起步。紅鼻子關懷小丑協會堅持每一位演員都要經過為期半年的訓練、 醫院實習,以及上線之後的定期在職訓練、評鑑考核。這些課程除了小丑表演的訓練以外,同時也包含了部分的醫護、心理諮商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在與孩童接觸前,也需事先了解其情況。此外,若遇太小的孩子害怕小丑,則會適度改成以手偶的方式進行。病房內的這些孩子們同樣愛玩、充滿好奇心,在脆弱、敏感的身體裡,住著更成熟、勇敢、堅強的靈魂。

想改變的事

對於醫院,台灣的民情和歐洲大相逕庭 。我們常覺得醫院裡都是病菌,口罩不離身,且對病人有自然的抗拒心情;病人家屬也可能會因為面子或維護心理,不願意讓其他人靠近自己的孩子。在歐洲 — 小丑醫生的誕生地,卻很不一樣,醫生不會戴口罩隔絕病菌和病人,父母也較不傾向以生病為恥。因為這樣的差異,小丑醫生在台灣的推動十分緩慢。化名「史瑞克」的小丑醫生分享自己經歷:一次遊行表演時,有家長著急地前來,希望他們能陪伴他孩子的最後一里路。這樣能夠帶給孩子寧靜的陪伴,是給彼此機會,不僅是對小丑醫生的肯定,更是對孩子最溫柔的告別。

小丑醫生們期待讓每個冰冷的醫療空間都充滿溫暖與歡笑,同時也能針對孩子需要給予簡單的陪伴或是互動。他們相信這樣的陪伴幫助的不只是孩子,還有孩子的父母家人,甚至是醫護人員。為此,我被小丑醫生們的行動深深感動,因為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馬太二十五:40)這些社工們願意將愛放到這些孩子的身上,雖不能使他們脫離疾病卻能帶來歡笑。這些孩子們確實是病人,可能承受著較高的感染風險,或是肢體動作的限制,但是我們依然能給予這些孩子豐富的歡樂與關懷。

用愛陪伴孩子的史瑞克 圖源:官網

作一位勇士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前三:8)小丑醫生們希望的就是喚起更多人對孩童醫療、友善醫療的關注及重視,進而提升台灣軟體醫療的環境,將這樣的愛更多地散佈出去,使大家不再抗拒或害怕面對病人。

回想起自己在急診室的時間,總覺得我做得遠遠不夠。雖然無法像專業的醫護人員那樣照顧病人,但依然有許多不專業的我能做的事。例如,面對病人時,不要表現出抗拒、害怕的模樣;或者,當我再次面對孩子時,我大可隨著我的心講述故事,孩子生來就是愛故事的,何必做無謂的揣想;又或者,在他們心靈脆弱的時候,我可以單純地給予陪伴。但不論如何,這段不尋常的經歷讓我學到很多,同時,也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人。不僅是孩子、病人,還有每個有能力付出的人。每一位醫院裡的人都是勇士,不論是每天對抗病魔的病患或是救助人的醫護人員們,但我們也能夠成為一位勇士,為了愛、為了共同維護醫療氛圍而奮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