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柏傑
TALK-青年雜誌
4 min readMar 29, 2017

--

還記得你的衣櫃裡有幾件襯衫嗎?

作者/林詩玟

「衣服是身體的延伸,它是身體的文化,它包裹著軀幹四肢,貼著皮膚,它的歷史相當於身體的記憶。」

柯裕棻在著作《青春無法歸類》如此描述。每一件衣服乘載著不同的旅行記憶與意義,經過了編織、加工、上色⋯⋯一層又一層的魔法,最後以那柔軟方正的樣子,出現在服飾店裡。 然而,你還記得這件毛衣的購買地點嗎?那件黑色百褶裙是如何出現在你的衣櫃裡呢?那些可愛的襪子在特價之後,是用了薪水的幾分之幾得到的?你的衣櫃是不是如同哆拉A夢的百寶袋,永遠掏不完?

近年平價服飾襲捲全球,「快時尚」的潮流,使服飾企業得對時尚流行快速反應,在極短的時間內將設計概念轉化為產品,並且以低廉的價格流入賣場。消費者用少少的錢就能夠買到時尚,於是開始盲目購物。

原因可能有名牌誘惑、廣告吸引、炫耀性消費,抑或「別人有我也要有」等等因素,「未思考便消費」的行為與意念,在消費群眾中已經見怪不怪。

綠色和平組織在2016年6月27日公佈台灣消費者購衣習慣調查,20到45歲的民眾,每年至少丟棄520萬件衣服,等於每分鐘就有9.9件衣服被丟進垃圾桶或舊衣回收箱。鞋子的數量更驚人,民眾每年至少丟棄540萬雙鞋,等於每分鐘丟掉10雙鞋。過度消費行為已經使人們不自覺地無法友善對待環境以及低層勞工。

來到孟加拉六千多家的成衣工廠,在不通風、照明不佳的空間裡,成衣廠員工戴著特製「鼻罩」,在沒有工作保障、沒有健全員工設施的環境且高壓低薪之下,縫製一件件衣服。每小時必須縫完120件牛仔褲的口袋,每天工作 10–16小時,每周工作 7天,一個月所換來的薪水只有新台幣 4,000元(含加班)。

圖片來源 :經典雜誌

事實上,孟加拉的最低工資政策,便是在Rana Plaza成衣工廠倒塌當年的年底(2013年12月)首度頒布的。當時,裡頭正在生產包含將近30家知名服飾的商品。倒塌事件過後,雖然喚醒了人們對時尚紡織業背後血汗的關注,但現今,仍有無數工人為了生活,持續在消費者無法想像的環境下工作,而且問題尚未被真正解決。

2015年,一群來自時尚產業的公益團體「Fashion Revolution」,做了一個深具啟發性的社會實驗兼機會教育 — — The 2 Euro T-shirt。他們在歐洲大城市的街角設置T恤自動販賣機,每件只賣2歐元(76元台幣),引起許多路人的購買慾,在投錢選擇尺寸後,機器就播放一段關於成衣廠女工的短片,包含實際薪資、真實工時、與工廠照片,測試消費者在深度了解這件衣服的生產真相之後,是否還願意以2歐元購買T恤,或是選擇捐款。最終統計有八成的人選擇將這2歐元捐出去。而作為一個消費者,我們可以為了吃到健康的食物而去選擇有機食品或經過認證的食物,同樣的,也可以在購買自己喜歡的衣服時,友善對待這個環境。

圖片來源:boredpanda

傳奇設計師薇薇安.魏斯伍德曾說:「買少一點,挑仔細一點,衣服便能穿久一點。」人人都想成為一個穿對衣服而被稱讚有品味的人,但是過多的外在並不能夠凸顯真實的自己,唯有深知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穿搭,瞭解自己是想要還是需要這件衣服,才是一位真正時尚、又環保的消費者。

期待當我們在下一次打開衣櫃時,都能夠記得這些衣服是怎麼遠道而來的。

補充:

*Fashion Revolution實驗https://youtu.be/KfANs2y_frk

*2013年的孟加拉商城倒塌事件後,每年的4月24日被訂為時尚革命日(Fashion Revolution D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