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駿逸:跟孩子一起,學習權利與權力。

我想改變現實狀態,而在完成這項目標的途徑中,我看見「教育」的影響力

Vivian Yu
TEDxNTUE
3 min readJun 14, 2019

--

採訪者當天於採訪當天與盧駿逸的合照。

教室裡的修羅場

對盧駿逸而言,孩子應該保有學習的權利,然而在傳統教育的體制下卻很容易受到侵害,因為大人的制約容易引起雙方權利的不對等,可見教育者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並沒有將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順位,反之藉由「教育」達成個人需求;或許在客觀條件看來成年人的生理結構會比孩童具有優勢,所見所聞也較成熟,不過大人應該「節制權力」讓孩童所擁有的權利放大,雙方的權利對等才沒有特定的極限。在他的課堂中,孩子們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用擔心意見被反駁,藉由討論一個個時事議題,創造與社會相連的機會,例如,前陣子性別議題公投上的爭議,他的性教育幫助孩子釐清性別真正的意涵,培養孩子對於同一件事情有多元的思想。

讓孩子走自己的路

許多人以為的合作式教育等於自學,但是容易讓孩子被質疑偏科。以及容易在未來的社會上遇到困難;但盧駿逸認為孩子可以決定自己發展的方向,雖然抉擇的過程非完全自然,因為部分取決於家庭影響也有後天的運氣,因此他不會主張小孩應該「完全適性發展」,反而是在種種現實條件之下,幫助孩子朝目標邁進。至於「偏科」其實是現代教育強調五育俱全發展方向其中的策略,這份策略是否該被遵守並且能提升社會水準,他認為見仁見智,因為就算是接受學校教育的孩子也會有偏科的問題,從各個面向看來合作式教育並不會讓孩子在社會上遇到困難。

「我們都知道怎麼讓孩子討厭一項東西,卻不知道如何讓孩子喜歡這一項東西。」

那些在孩子身上學到的事

先是一位教育家,再成為一名父親,盧駿逸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期許,是樸實的希冀孩子可以健康成長,並且在性格上不要造成別人的麻煩。他不會加諸自己的理想於孩子發展的方向,而是期許孩子可以不違本心地過生活;問到育兒經驗中是否有被顛覆的想法或理念,他表示與孩子二十四小時的相處,不同於僅僅在教育現場的互動,像是主張不要打小孩,在教育工作室中都是可以達成的目標,但今天在家裡除了體力管教以外,還有更長時間會有情緒勞動,無關乎休養與冷靜的問題,因此這樣的情況,容易無法保持理性。

穿越迷霧的森林

對於教育的突破,我向來是以保守的態度面對,特別是一路以來皆是傳統教育升學,難以想像當教室的主導權不再是老師會如何進行,但是我也看見盧駿逸讓學習不再只是強調能力的訓練,更多的是產生動機,需要訓練意志力、學習克服障礙、承受挫折;他帶著孩子從教育的叢林中看見一片新天地,但這片樂土仍需要許多人的理解才能讓新世代的孩子們從學習中獲得真正的能力。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

若喜歡TEDx NTUE 國北教的內容,
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

或者「多按幾下 Claps」支持我們!(c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