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智慧傳承中,找到屬於你的位子!

Joanna Shih
TEDxTaipei
Published in
Nov 11, 2020

看著那些早年應用竹編技術而誕生的漁具、或使用高超榫接技術構成的木工家具,或是各式精美無比的金屬生活用品,這些傳統技術所蘊藏的智慧令人讚嘆,這些古老工藝所能創造的巧思也令人驚訝,但在驚豔的同時,我們也總感嘆這些技術正逐漸凋零。

我們錯過了什麼?

技藝,承載一代匠師們的創意與故事,然而隨著時代與科技的演進,許多的技術因為成本,或是市場的需求不再,又或者傳承太過困難,就此斷了脈絡……慶幸的是,在一切來不及前仍有許多文史工作者努力著,希望藉由實物的保存、影像與文字的記錄,讓消逝中的工藝品與技術來得及進入博物館典藏,為技藝留一絲星火……

然而,這樣就足夠了嗎?藝術創作者范承宗在這場 TEDxTaipei 的 Talk 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只靠著博物館或數位保存,並無法完整的記錄下一種工藝所隱含的所有訊息。

超越時空的文化智慧:范承宗

「那怕是一個插秧的小工具,它的製作過程裡可能都包含著50個步驟,有的像椅子之類的東西,製作步驟可以高達200多個,可是這些步驟跟訊息,我在博物館或在圖片看到它時,我都沒有辦法知道,只有當我去學習怎麼做的時候,我才可以發現這些事。」

唯有實際的觸碰,才能觸及的傳承之鑰

范承宗繼續陳述他的想法:「 這些老的器物和現在放在博物館裡的東西,它都是透過長時間生活的累積才誕生出來的,它也許經過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能累積出這麼一個寶貴的東西,這些訊息每一個都非常的珍貴,它代表了我們過去怎麼生活的,它代表了我們人跟自然怎麼相處的,我們怎麼了解材料、我們怎麼傳承這些老智慧……」

一般2D化的記錄皆有著它的侷限,畢竟如果不曾拾起材料,我們如何知道手工蒸籠在扣合木框時要用多大的手勁?如果不曾拿起工具,我們能知道鍛造菜刀需要多少次的敲打嗎?如果沒有長者的轉述,我們能知道形形色色的魚筌是為什麼樣的獵物和溪流所設計的嗎?

若我們正目睹著傳統工藝正在消失,更知道所有的工藝都有巨大無比的資訊需要被學習,或許就不能只想著讓文史工作者去保存,更可以想想自己能否也成為傳承的一員,藉由我們的手將這些傳統技術給留存下來呢?

傳統工藝的新路

范承宗藉由自己的例子,給了我們一個在傳承工藝上的全新想像:過去被用來撐開木蒸籠的技術,被他應用到竹製的鏡座上,變身成時尚無比的家飾品;他從部落長老學到的魚筌編織手法,被放大十多倍,成為能捕捉遊客的大型藝術品;而對魚筌的著迷使他再把竹編的技術轉換進更大的場域,將溪流換成人流、由漁獲換成參觀者,成為了臺北當代藝術館的門面。

現代人的生活,或許不再需要木蒸籠,或許不再依賴魚筌,但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生活品質的提升、生活品味的變化,讓很多傳統物件多了轉化的機會,我們能透過創意、藉由設計,讓很多的技藝同時保留核心的技術,又能以全新的姿態來到現代人的生活中,甚至將這些技藝帶進過去不曾進入的場域,創造全新的可能。

寶藏就在那裡,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范承宗選擇了竹工藝來研究並以其做為創作核心,發展許多為世界所認同的傑出藝術作品,回到我們身邊,還有太多值得被留下的工藝:鐵工藝、木工藝、手工裁縫、手繪海報、鍚加工、紙藝……著被我們深入發掘、重新解構。

「我們有機會讓這些寶貴訊息裡美好的部分,重新透過設計、透過藝術,甚至透過各式各樣的領域整合,以各式各樣的方式,重新在我們的生活裡面再出現,將它從過去、現在,我們把它送到未來」

TEDxTaipei曾透過范承宗的演講,表達了我們對技藝傳承的期待,2020年,TEDxTaipei 2020年會《Reach!實現》年會擴大了對傳承的想像,我們將在第一階段的活動中與講者們一同「尋根」,尋找那些讓古老智慧在現代困境中的實踐:我們將藉著YK樂團的表演,連結他們手中少見的遠古樂器背後千年的脈絡,也將跟著徐子富老師深入了解一種古老作物「台灣油芒」如何成為解決未來糧食危機的機會,並一同聽推動原民教育的馬躍・比吼和我們分享來自阿美族人們的文化與智慧。

TEDxTapei 的《Session 1:尋根》,將做為本次年會三場直播的起頭,邀請你一起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古老的文化與智慧,為現在的問題與困境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

TEDxTaipei 2020 年會|Reach! 實現

Let’s Reach TEDxTaipei !

・講者與活動介紹:https://2020.tedxtaipei.org/

・立即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TEDxTaipei2020

#三場直播 #完全免費 #八位講者 #兩位特別嘉賓

撰稿人:張昱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