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好吃而已:從「吃得好」開始改變台灣

Erica Tian
TEDxTaipei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r 11, 2019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2014年連續爆出的食安問題?從餿水油、貢丸、豆干,到包裝引起的塑化劑問題,在在攻佔了媒體版面,也引起人們對於飲食的疑慮。

2年後的現在,雖然食安問題並未如當年一樣密集地浮出檯面,然而,這不代表事情已然煙消雲散。如何「吃好」,仍然是大家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而針對這些問題,台灣第一家有機超市創辦人黃仁棟,以及「良食究好」執行長吳季衡,都有一些觀察,可以和TEDxTaipei的朋友們分享。

節氣飲食,達成身體與環境的平衡

首先,黃仁棟先生認為,「節氣飲食」或許是台灣可以嘗試的方向。

「節氣飲食」,顧名思義,便是配合大自然循環的24節氣來安排自己攝取的食物。「就像我們冬天吃麻辣鍋會覺得『躁』,夏天吃西瓜會覺得『涼』,同樣地,夏天吃荔枝、龍眼的時候,會說『太熱』。」黃仁棟說道。

「所以我說,我們台灣的飲食,是身體和環境的一種平衡與和諧。」也就是說,節氣飲食是一種順應季節、配合身體需求的飲食安排。順應著自然的節奏,而非暴飲暴食般的口腹之慾,這種飲食邏輯的改變,或許正是挽救自然與健康的祕密。

「讓我們一口一口,把我們的環境吃回來。」黃仁棟如是說。

二十四節氣,「吃」的遊戲規則:黃仁棟 Jen-Tung Huang at TEDxTaipei 2014

選擇食物,就是在與大地和解

而黃仁棟「達成身體與環境平衡」的思考,其實也和吳季衡所說的「與大地和解」有異曲同工之妙。吳季衡認為,與大地和解不只是農夫的任務,更是每個人的功課。

而「重吃」也不只是滿足當下的口腹之慾,更是重新審視動植物生活的環境、加工的每個環節,產品的價格與消費者的選擇。「其實,每一天你選擇的食物,就是在與大地和解。如果我們沒有與大地和解,那它會慢慢走向我們不想要的狀態。」吳季衡說道。

而因此,吳季衡認為:「吃得好,是有心人的專利。」這個好,不只是好吃而已,更是對環境好、對動物好、對身體也好。

農業 3.0:吳季衡 (Kevin Wu) at TEDxTaipei 2013

而從黃仁棟與吳季衡的演講,我們可以發現,食安問題就像是一顆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會再度引爆。然而,在選擇飲食之前多想一點,或許才是從根本上拆解下炸彈的方法。期盼有一天,面對食物,我們不再忐忑不安,因為思考飲食習慣、塑造健康飲食生活,早已成為我們的日常。

撰稿:郭慧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tedxtaipe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