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問宗教是好還是壞!

Jamie Chang
TEDxTaipei
Published in
3 min readFeb 17, 2018

--

宗教:天使VS惡魔

宗教糾紛的歷史幾乎和宗教本身一樣悠久,且直接或間接地造成許多戰爭。從十字軍東征到中東的以巴衝突,這些紛爭往往造成極大的社會動盪,數以萬計的人因而死亡,甚至促成一個國家的興起或消滅。

有信仰的人將宗教視為俗世生命的救贖、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啟蒙運動之後,人們的思想開始和宗教分離,對宗教的看法也有了改變。近代的思想家對宗教各有不同程度的批判,例如馬克思說:「宗教是人民的鴉片」,而尼采說:「上帝已死」。宗教對人類的影響究竟是好是壞,我們又該用什麼態度面對宗教,成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該如何定義宗教

非洲哲學家Kwame Appiah試著回答這個問題。他認為首先要先回到宗教的本質,去問宗教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最普遍的解釋是:一切對神靈和有靈性事物的信仰。然而,這樣的定義很容易被推翻。佛教和印度教都是普世公認的宗教,然而,佛教的教義裡其實並不崇尚神的存在,屬於無神論;印度教之中也有主張神不存在的支派。顯然地,單就是否相信神的存在著實無法成為宗教的定義。

宗教分類是有意義的嗎?

那麼是否該對宗教重新下一個更精確的定義呢?講者認為宗教的定義並不是重點,因為宗教的意義並非一成不變,如果硬要將宗教用簡單一句話概括,容易在看待宗教相關議題時產生以偏概全的想法。因此,「宗教對人的影響是好或壞?」是一個錯誤的問題,宗教只是某一群人們對自然的看法,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從這個角度來說,為宗教分類其實並無意義。

之所以說這樣分類是無意義的,是因為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都可以被歸類在現有的宗教之中,如果信仰唯一真神,你可能信仰基督教或伊斯蘭教;如果你重視人的領悟,你信仰的可能是佛教;即便你是拜祖先或是其他自然界的事物,也可以被歸類到泛靈信仰。我們對宗教的定義只是一張表,一張被我們認可是宗教的列表,而我們所做的只是檢視人們對神靈的態度,再進行歸類而已。所謂宗教之間的區別,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大。

而這個列表是怎麼來的呢?Kwame Appiah認為是來自於大航海時代的探險家們,當時他們所認知的一切都來自於基督教,而當他們碰到許多其他民族時,他們便會疑惑:若其他民族沒有基督教信仰,那他們是否擁有其他種信仰?宗教因此開始被單調地劃分和詮釋。

平等尊重是唯一真諦

隨著科學的進展,學者開始獨立看待與研究宗教,使得信仰在現代人眼中充滿神秘的謎團。 Kwame Appiah認為這個見解是一個「粗糙而簡單的事實」,我們不一定要同意,卻也提供我們另一個看待宗教的角度。其實,不同地方的人們發展出自己獨特的世界觀,本質上只是反映生活環境和方式的差異而已,與其將這些不同價值觀強加分類,不如平等地看待這些信仰,相互尊重,讓這些因宗教而起的糾紛不再發生。

撰稿:Ivan Weng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tedxtaipe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