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卻又無所不在的種族歧視

Erica Tian
TEDxTaipei
Published in
3 min readFeb 15, 2018

歐洲的種族歧視

週末夜晚,我在沙發衝浪(CouchSurfing)上收到一封標題為「緊急!請幫幫忙!」的信,打開一看,是兩個騎著摩托車環歐的羅馬尼亞人因為某些原因今天晚上沒有地方落腳,他們問我能不能在我的公寓借住一晚,我立刻回傳了地址與電話,沒多久,他們就坐在我客廳的沙發上。

「你們怎麼了,怎麼這麼急?發生什麼事了嗎?」我一邊幫他們倒了一杯水一邊問。

「我們…最近這幾個禮拜在北歐,遇上了一些問題,其實以前就有碰過類似的問題了,但是今天遇上的事情讓我們不得不離開,我們原本住在一個丹麥女生家裡,與她的家人同住,她的父母跟我們沒有什麼交談,最多只是點頭問好,我們也不介意,畢竟是借住在人家家裡,即使我們一直都有感受到自己並不是太受歡迎,也沒有多說什麼。」

「隔天早上,丹麥女生的奶奶來拜訪他們,她看到我們就生氣地說『吉普賽人!滾回去你家!不要待在這裡!』剛起床的我們摸不著頭緒,丹麥女生難為的看著我們說『你們可以先離開嗎?』我們兩個摸摸鼻子,東西打包好就離開了。」

「我不懂,這不是種族歧視是什麼?羅馬尼亞的確有很多吉普賽人,但是我們並不是啊,而且並不是所有吉普賽人都是不好的,很多人連羅馬尼亞在哪裡都不知道,就已經對我們有不好的印象,好不公平,羅馬尼亞是一個很棒的地方….」

「羅馬尼亞真的是很棒的地方…..」我幫他們把外套掛了起來,髒衣服丟進洗衣機裡,沒有辦法多說什麼。

James A. White Sr.: The little problem I had renting a house

隱晦的歧視

在2014年夏天,年僅十八歲的非裔美國人Michael Brown被白人警察射殺,他沒有任何犯罪記錄,也未持有任何武器,起因僅是當地警察Darren Wilson認為Michael是一樁搶劫案的嫌犯,然後Michael被射殺的過程不過短短幾分鐘,他連否認的機會都沒有。

而在多數的時候,種族歧視以一種隱晦的方式呈現,即使是在世界知名的城市、種族大鎔爐的倫敦與紐約,在一些日常生活裡的小細節裡,仍然能夠感受到既若有似無的種又偽善的種族歧視。

James A. White Sr在十八歲時加入美國空軍,因為工作必須搬到美國愛達荷州,在找房子承租的過程當中遇到種種困難,房東在電話中告訴他只要人來簽約就能立刻入住,他在一個小時後與房東碰面,房東卻告知他所有房子都已經成租出去了。

而這只是困難的開始,在這之後又有更多不平等的待遇,他習以為常,一直到五十三年後,她與家人在電視上看到Michael Brown的新聞,意識到在過去三個月裡,有八個黑人在美國被白人射殺,他才意識到這件事情有多麼荒謬。

他的白人朋友問「你生氣嗎?」James說「我沒有生氣的權利。」

他將精力花在教育,呼籲美國不同種族的人必須團結,這個國家需要黑白、亞洲人,白人、拉丁人,一起團結起來,沒以一個種族應該遭受生命威脅、提心吊膽的生活著。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人類身上流著的血不會再是原罪,而我們真實的樣子可以被看見與了解,最後我們都理解,我們是那麼的不同,卻又如此的相同,微笑,擁抱。

撰稿:黃于洋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tedxtaipe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