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達成你看見的任何事 一場扭轉男女偏見的世紀「性別對決」

Erica Tian
TEDxTaipei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pr 3, 2018

--

1973年,一場在美國舉行被號稱為「性別對決」(Battle of Sexes)的男女對打網球賽,改變了許多人對女性的看法。當時55歲的昔日世界排名第一、美國男子網球球王鮑比里格斯(Bobby Riggs)因公開嘲諷女性網球員,促使29歲的美國女子網球好手比莉珍金(Bille Jean King)接下戰帖,參與了這場吸引了全球九千萬收視觀眾、最後由比莉珍金以3:0拿下的世紀之爭。

The Battle of the Sexes — Official Trailer

「我知道這不只是場網球賽,而是關於社會變革;當我們宣布這場比賽時,我非常緊張,我感覺我的肩上背負了全世界的責任。如果我輸了,將會使女性倒退至少五十年。」今年74歲的比莉珍金回顧當時的比賽,談到壓力不只單單只是一個進入網球體育界第三年的女性新人,更多是文化層面的挑戰。

「鮑比里格斯是我的偶像之一,我很尊敬他,這也是我要打敗他的其一原因。」比莉珍金說道。在這場全球注目的性別大戰,比莉珍金實現了她從12歲以來的一個「頓悟」,要用全球性的網球作為平台、發揮影響力,為全世界的男性、女性爭取平等的權利與機會。

Billie Jean King: This tennis icon paved the way for women in sports

使命感:為全人類平權努力

12歲的比莉珍金在開始練習網球之際,她發現了一個現象,所有在網球俱樂部練球的都是穿著白衣的白人,「其他人都去哪裡了?」她逐漸開始思考她熱衷的網球與它的狹隘,並促使她立下為全世界的人爭取平權的宏願。

性別對決的前兩年,美國剛通過一條教育相關法令;教育機構必須將任何從聯邦政府得來的資金,平均使用在男、女性身上,不得在任何情況下有性別歧視。對比莉珍金來說,在追求性別平權的道路上,有法律支持是一回事,但是怎麼讓人們的心靈思想能夠趕上,是她的目標與使命。

影響力:女性意識抬頭、影響未來世代

她對比賽結果影響力的預估與期望並沒有偏失,比賽給了女性們更多的信心與充能,「實際上女性應該有足夠勇氣可以要求加薪,但是她們等了十年、十五年才敢這麼做。」當女性跟她分享這跨出的一小步時,比莉珍金笑著問她們說,「最重要的是,妳有加薪了嗎?」

「這是我們這些女網球員巡迴比賽的第三年,我們的夢想就如同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女孩一樣,能有一席之地、用自己的力量謀生。我們知道這不是為了我們這一輩,而是為了未來的世代。」在比莉珍金的職業生涯裡,她拿下39座大滿貫,更被《生活雜誌》(Life Magazine)選為20世紀美國百大人物之一。

不只是女性,比賽更改變了許多男性對女性的觀念與想法。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當時和其他五千萬名美國民眾一樣,守在電視機前觀看了那場世紀球賽。「你大概不曉得,當時我只有十二歲;而我現在有兩個女兒,那場比賽影響了我教養她們的方式。」歐巴馬曾對比莉珍金如此表達他的敬意。

終極理想:職場上24/7都做自己

在比莉珍金的理想裡,每個人可以在職場的任何時間都全然地做自己。在她看來,現代人都有兩份工作,一份是工作本身,一份是試著融入。「身為同志,即使到今天我還是有時會感覺到,做自己不是那麼舒服。」

於是在比莉珍金領導行動(Billie Jean King Leadership Initiatives)裡,她將關注範圍擴展到在職場裡的所有人,特別是年輕的千禧世代。「年輕人想要與他人連結,希望參與,他們是一群能解決問題的人,他們動動指尖就能有資訊。」這也是她提倡職場用更有包容力的領導與決策模式來引領年輕後輩。

「我對未來有信心,若你曾像我參與過運動,你就會發現每一代都會更好。」比莉珍金相信每個人的重要性,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影響力,絕對不要放棄自己,「只要你能看得到的事,你都能達成。」

撰稿:廖庭瑋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tedxtaipe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