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看待大灣區

Terence Lam
Mclarentee
Published in
3 min readMay 1, 2019

我對任何人都是這樣說。前海可鑑,我 2013 年嚮應號召試前海試深圳,用四年時間輸了八九成,作為負責任的渾球,我自己實在沒有說服力叫人去大灣區創業。

港青去大灣區探索是不錯的,但不是去創業,是去打工。不用擔心薪津福利,雖然會跟香港有距離,但至少有保障,給自己兩年時間,學到的經驗及建立的人脈,比少收了的薪酬更寶貴。至於網絡不通這類生活上的不便利,忍忍吧,遠離香港的雜音,亦不一定是壞事,反正 Facebook 都有害,順手戒掉吧。

去打工,坐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不是自己白手興家。大家環看四週就會發現,沒有多少個平民香港人靠自己本事能在內地創業而能成功的。99% 在內地「創」業而成功的香港人 (我對是否應用「創」這個字有保留),非官即富,或是已在香港有成功往績的企業家,在香港亦只有他們才會叫香港青年去大灣區創業,他們出入不用擠公交,遇事可以找公安,虧點錢還有豐厚財力,還有一堆會計師律師等專業團隊出謀劃策,又有一堆跑腿打雜,家有傭人外有助理。

你沒有這些資源,在內地很難創業,最終你會發現你大部份時間都不是做實事,先不要說開會半天不談重點,大部份時間是去應酬官僚團體等,複雜的稅制及法規等等都是巨大精神成本。

以我們為例,我們的競爭對手來自全球,我們習慣一天到晚編程,學習新技術,分析項目,撰寫內容,我們的世界就是要這樣運作。若今天去考察前海,明天又上國情班,後天又這個會那個會的年會晩宴,那我的項目甚麽時候才做完?

你已沒錢,連時間都想浪費掉?

最糟糕的是,香港在這方面是剛好相反的,這才是最多人不理解為何香港人可能較歐洲人更不適合在內地創業之處。香港稅制及法規差不多是全球最簡單,辦事效率亦冠絕全球。大家在這裡要搞清楚,如香港政府或匯豐銀行這類傳統英式架重叠屋的架構就是效率低下,但香港其他私企及香港人本身的辦事效率是近乎病態的高,例如翠華茶餐廳 2012 年上巿已揭示每張枱每天翻枱 25 次的變態數字,香港人每天工時全球最長,走路速度都很快,大家在港鐵香港站與中環站的交匯就可以見到像非洲動物大遷徙的奇觀,只不過是水牛變了港人而已。

大家在香港升降機不妨留意一下,香港人老是狂按「關門」,以為多按幾下真的會快點關門!你細看,關門按鈕的顏色都褪了!

草民若在香港創業不行,在大灣區我亦看不到更好的機會,或者應該說值搏率不宜高估。現在不是八十年代,大灣區內的城巿都是國家較發達的城巿,經濟已高速發展了近四十年,已不是每年 GDP 增長十幾百分點的時代。

大灣區當然是大巿場,但若單純以為自己都是中國人,在內地創業順理成章,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不要高估自己在內地的適應能力。若單看數字說巿場潛力,全球 75 億人豈不是更大的巿場?大灣區是你其中一個可以考慮的巿場,而不是惟一。

政客有他的生存之道,創業者有他的生存之道。你老是盲目隨他人拍子起舞,左顧右盼,結果只會發現自己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盲目叫港青去大灣區創業,一兩年後就會製造一大堆創業失敗者,到時他們又罵政府又罵國家,你擔得起嗎?

這篇文固然不中聽,我深信我在微信發佈及在 Facebook 發佈,又會有截然不同的反應,這現象又正能引証我這篇文章所言非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