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分享|Hahow創業故事分享 x CakeResume

CakeResume職涯探索第4彈,Hahow共同創辦人 Arnold

Terry Chen
翁の柑仔店
10 min readMar 29, 2020

--

活動當天照片 x 之初創投

活動照片連結,當天攝影由ArtzyPlanet玩藝星球提供~另外活動連結如下

Hahow共同創辦人Arnold

來覆盤一下先前去聽演講的內容,希望讓自己更有動力把筆記整理起來,同時也可以幫助當時想聽但未能參加演講的人。且自己也在Medium等各大平台上獲得很多人的筆記分享,希望自己取之於線上文章、回饋於線上文章,讓世界越趨美好! (到底關世界什麼事XD)

但在覆盤之前想工商(誤)一下,私心覺得聽演講時使用Ipad+Apple pencil是一個絕佳組合,因為演講過程大多還是會希望將精力放在講者身上,舉我自己為例,若單單僅利用打字的方式記錄有時會很難將當下的想法明確又快速的記錄下來,若使用Apple pencil就能搭配圖表方式,我自己透過這樣的方式更能將重點記錄下,等演講後再找時間整理成文字檔就會非常方便!!!

Hahow創業脈絡分享

才藝互惠平台發想 → 找夥伴 → 利用Google form在台大校園裡協助需要的人進行語言交換 → OBeyO黑白學 → 技能交換Google form+粉絲團經營 → Skillhoping → Hahow好學校

大致的脈絡可以參考上面的簡易流程,總之就是從一個發想開始,並透過該想法找到夥伴(現今共同創辦人Austin),再經過一連串的驗證與實作後才逐漸長成現今天的Hahow好學校。

不過在這一連串的發想前有一段很有趣的事是Arnold有分享他在就讀大學前其實跟大多數人一樣,先學校再選系,也因此就這樣踏進了社會科學的領域。於這段期間他發現,很多人其實都是在原生家庭的期待下完成學業、選擇科系,但真正了解自己要什麼的人其實少之又少,對他而言是非常可惜的。而馬克思的一句話:「適才不等於適性」更是讓他開始思考教育是不是有其他可能?

而這樣的背景其實也是我自己在大四出社會前遇到的一個狀況(甚至到現在同溫層中還是有很多人在尋找人生方向,我自己也還在努力中XD),在茫茫大海裡找不到自己未來的定位,因緣際會下,才在網路上認識了PM、新創這樣的職務與生態,也透過Hahow的課程才開始有機會接觸這些比較專業的項目,而這些課程又也讓我有機會從非本科出生的硬體相關有機會走到軟體、走到產品PM。至於關於自己怎麼朝產品經理前進的故事未來也會撰寫一篇與大家分享一下!

Hahow募資概念

當時創辦人們還是希望以User做為出發點,因此發展了一連串的使用者訪談後並得出兩大結論:

  1. 學生是想多元學習、多才多藝,但又因為時間、空間而無法有效學習
  2. 老師是想教的、也能教,但常常不知道要教什麼?

綜合以上,當時決定以募資制做為Hahow的商業模式並由此出發,且最希望解決的兩大痛點是:

  1. 保障最低收入
  2. 確認市場需求

並透過募資到上線的過程(可能歷時三個月),讓學生反饋給老師意見,讓老師得以有end user的需求後由此切入痛點進行課程設計。

但我自己則會認為這一點其實對使用者來說可能會少了一點保障,畢竟我想任誰都希望繳了錢後可以立即享有這項服務吧? EX: 我現在手上沒任何口罩,但我明天有一場演講必須要戴口罩才能入席,那此時我就會選擇到藥局前排隊而不會選擇線上訂購後隔一陣子超商取貨。
(而此點再之後聽Pressplay副總Tim的演講中也被提出)

除了以上,募資制對Hahow而言也帶來了另一項好處,則是翻轉了對於教育的刻版印象,過去大多數人會對教育者有著較高的身分定位,但募資制讓更多素人、該產業的專家等等也有機會大量曝光。EX: 溜溜球技巧、宋少卿的舞台表演、Youtuber的剪輯技巧等等。

為什麼阿滴要來Hahow開課? Hahow vs Youtube的商業模式

網路內容產業未來缺的不會是內容,而是被篩選過又高品質的內容。且因為不同的商業模式又也會迎來不同的內容,以Hahow&Youtube為例,Hahow是客單價且單次收費的商業模式;而Youtube則是娛樂點擊率創造收益的商業模式,因此在Youtube上比較多娛樂性質、吸人眼球、時間長度較短的影片。也因為這樣的商業模式,創作者較無法在Youtube上製作較高技術涵養相關的教學影片。除了性質外,其利益模式也是要被考量的,假使我製作了一部需耗費6萬元成本的教學影片,但我在Youtube上僅能靠廣告收益來維持收入,但相同的影片也許在Hahow能以單次收費2000$來進行收益,此時成本與收益就是值得考量的一個點。

此外Hahow vs Youtube因為商業模式的不同、受眾的不同、定位的不同進而連帶影響產品本身的功能也會有相當大的差異,EX: 作業批改。

關於這點對於做產品的人來說應該會非常熟悉,我們會因為組織的商業考量、OKR目標、TA客群等等等等因素來設計產品Roadmap&功能規劃。

Hahow的現況與使用者樣貌

此處過於細節的數據我就不一一列出了,列出一些大家可能會有興趣的幾個點,分別是熱門課程/團隊狀況/Revenue&Retention,其中2C/2B的個別細節下面會細節介紹,至於長尾效應的部分認為十分值得關注,在募資制的模式中課程正式上架後仍然能在未來的日子中持續藉此獲益是一件需要大大討論的項目呀! (對我而言啦,背後有好多東西值得再去挖掘XD)

  • 熱門課程

🥇 設計與藝術

🥈 程式設計

🥉 商業職場技能

  • 團隊狀況
  1. 2015年成立
  2. 4位共同創辦人
  3. 目前員工人數70人左右,產品以2C為主,去年12月上線了2B產品,正積極拓展當中(喜歡Hahow又有興趣的人快上R!)
  • Revenue/Retention
  1. 💡舊課程長尾銷售佔過半營收
    --> 內容屬於常效型,偏理論基礎相關課程,不會隨時間而有大波動
    --> 自媒體的興起也帶動市場熱絡 (老師端)
  2. 重複購買率 > 20%
  3. 重複開課率 > 10%
  4. 平均客單價 NTD1800–2000

2C市場分析

關於2C商業模式的募資制在上面已經有大略說明在這邊就不再贅述,這邊我會多記錄一些Arnlod認為Hahow為了拓展2C市場並增加使用率與黏著度所做的一些產品特色,像是互動機制學習點數完課證明洞察在地化等等...。對於Hahow這樣體制外的線上教學平台對我而言最吸引我的是完課證明,這項證明可以被放在Linkedin上我認為是很棒的特色之一,至於互動機制、學習點數我認為都是可以提升使用者上課意願的辦法,以均一為例我們也有徽章制度,讓使用者可以藉由完課等等條件來收集徽章,並使其讓使用者互相比較,讓使用者帶動使用者。而以上的辦法都是為了幾項核心目標:

  1. 提高上課動機
  2. 提升上課獲得實質回饋的成就感
  3. 讓使用者留下學習的數位足跡
  4. 促進下一次購買課程
  5. 促進下一次自主學習的意願

當使用者在課程中得到成就感後可以推估未來在平台上若有其他有興趣的課程也許可以提高使用者再次購買的意願,但要讓使用者獲得成就感就也要有良好的互動機制來提高使用者的上課動機。也許有人認為像是Hahow這樣花錢購買課程的知識內容會有人花了錢不看嗎?答案是會的!因此為了讓整體循環更加順暢,提高使用者的學習意願也是很重要的一個Point。(畢竟學習本身是痛苦的,儘管我花了錢也可能因為痛苦而不願開始學習XD)

2B市場分析

B2B 切入企業學習開端 → 田野調查 → 市場與資源 → B2B的課程養成(最大共同點) → 訂閱制商業模式 (EX: 強大後台系統、課程採訂閱制度以隨時因應市場需求) → 2C帶動2B (個人在2C想學什麼帶回公司進而影響2B、Hahow在2B市場裡將自己定義為圖書館) → 自主學習

2B市場的脈絡與分析同樣可以參考上方的簡易流程,Arnold有分享到,一開始注意到B2B的市場其實是一場美麗的意外XD被迫裝了公司的市內電話後,陸續有非常多企業的HR聯絡上Hahow,原因是太多員工將在Hahow學習的收據帶回去申請學習補助,隨著反映的人數變多後也才讓Hahow開始關注起2B這個市場。

同樣經過一連串的田野調查後他們發現在大多的大型企業中,人資的痛點多半是內訓平台使用率低單位專業知識歧異性大;而員工的痛點則是在線上內容的品質參差不齊、又時常受限於時空因素
(自己對於員工痛點是滿深刻的,因為我自己在出社會的第一年也在ODM做了約一年的時間,很慶幸自己第一份工作是大企業,真的深刻感受到不管在企業文化、工作價值都跟新創有很大的差別。當時也是有很多線上課程必須得上、公司也會舉辦一些線下的實體課程等等,但大多人其實是不買單的,像是線上課程很多東西倒不如問同事更快、線下實體活動又常常因為專案吃緊每次都會請假想延期排到下次之類。)

在了解以上痛點後開始思考2B的商業模式應該怎麼經營?又應該有哪些最基本的產品給這些企業端使用?目前Hahow for Business會主打強大的後台功能,EX:數據化後台、個人頁面、同事之間數據對比、課程評鑑機制等等,因為HR需要各式各樣的數據才能與上層報告成效QAQ所以會需要這些強大的後台來幫助他們整理這些資訊。
(在前公司做博奕時,也在我們替客戶開發的後台系統做了很多很多客制化的服務,客戶會有很多想看的數據,並從這些數據中去做他們的行銷、推廣等等計畫,另外營收等等營運狀況也是非常重要的機密資訊,所以在權限管理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

至於商業模式也會有別於2C的募資制,改採訂閱制方式進行。會以訂閱制的方式進行是因為企業無法每個月承載不固定的預算支出,這樣的商業模式,可使HR更有效的控制預算(訂閱制以半年/一年為主要方案)。在課程方面則會以輕量化、商業性為出發點進行設計。另外在定位上Hahow希望自己是圖書館,不是我們告訴你們該學什麼,而是你們想學什麼來這裡找資源。

結論

在結論前,將海外的部份就在這邊簡單記錄一下,Hahow目前會積極地與日本&中國合作,至於先前發展的東南亞市場,經過市場驗證與評估後,認為該地區雖然正在逐漸起飛當中(像是電商),但針對教育現階段還是比較focus在類似12年國教這樣的體制內教育,像Hahow這樣體制外又必須仰賴高度自主學習的線上教育他們認為還較不適合,因此選戰日本。另外還有約20分鐘的文化介紹我就不一一列出,不過大多項目官網上都有,大家可以自行上網查看囉!

這場演講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有兩者,第一是Hahow for business的脈絡與商業模式簡略,第二則是2C的市場機制分享,對於現在也在教育產業實習的我來說,聽到互動機制、學習點數等等概念其實是心有戚戚焉,若能將線上的學習平台好好做過一輪競品分析,並從中找到符合自家產品TA的推銷手段,我想對於產品本身的留存能帶來很好的效益。至於Hahow for Business則是自身相當期待,因為過去曾在大公司工作的經驗,也飽受填鴨式教學之苦(被迫觀看時數要達多少才算數,時間到了還要填滿意度調查XD),因此若企業能引進Hahow這樣的教學平台,也許能讓企業員工有更多想學的選擇(當然這也與企業決策相關囉)。總之該場演講算是滿足了自己對Hahow的好奇心,也期待之後能看到更多Hahow不一樣的產品亮相!

--

--

Terry Chen
翁の柑仔店

#Product Manager #Infographic Project Manager |Contact Information: www.linkedin.com/in/wengyi-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