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Site Vol.8

To Be Continued

Not Otaku At All
Test Site

--

《未完待续》

Prologue

如果你将在明天死去,而在去往另一个世界的路上,只能带一样东西,你会带什么?

当死神向茉莉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并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是啊,得知自己将在这一天的末尾死去,已经是一个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了,即使能够带上一样东西,又于事何补呢?更何况,她还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只存在四个话剧演员的脑海中,确定她人格的,其实是他们每一个人自身形象和欲望的投影,于是在《未完待续》这部话剧的开始,茉莉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

她的相貌身材还算不错,有着一份寻常都市白领的工作(虽然这个职业描述已经越来越让人感到悲哀),有过几段不算尽如人意的感情,仍然在等待自己心仪的那个Mr. Right。她的工作并不算开心,上司是个不太让人省心、有点儿神经质的男人婆;她也有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期望能够牵着自己喜爱的男歌星的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最重要的是,她和我们一样,并不清楚自己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而死神的到访,与其说是让她去寻找那样她想要的东西,不如说是让这个人,或者说让与她的生存状态其实并没太大差别的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一个问题,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一样东西究竟是什么,这个与你的生命相比,拥有相等重量的东西,是什么?

真的有这样的东西吗?

Groundhog Day

不管是否存在,在找到这样东西之前,茉莉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经历这漫长、却又无比短暂的三月二十三日。重复过同一日的设定其实并不算新鲜,在电影里最具代表性的影片远有比尔·莫瑞主演的《土拨鼠日》,近有根据日本轻小说《杀戮轮回》改编的《明日边缘》,两部作品都非常精妙地利用这一设定,展示了在面对无限轮回的一日人生时,主角们的各种心理与行为。如果你的生命永远重复某一日,其实意味着两件事:你是永生不死的,以及,你再也无法走入未来。永生也许是人类从来不曾真实表达过的梦想吧,但当必须以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为代价来换取永生,这桩交易,到底是否划算?

如果要我说,也许是值得的。不论这个世界是否会日复一日地重复,只要你自己做出不同的选择,那不就是一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吗?就像不论是出版多少年的漫画、上映了多久的电影,上线了多久的游戏,只要你从未接触过,它对你而言,就是一段全新的未知体验。但转头一想,也许这桩交易,确实是不划算的,因为不论你能够经历怎样的人生,一旦世界无限重置,就意味着你将再也无法去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世界了。而当你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无限地丰富自己,却永远无法去表达,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被剥夺了它最重要的一部分价值吗?

《未完待续》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这种思考,只不过在无限重置的永生背面,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地回到寻常的人生,而是不得不直面死亡。这就给天平的一侧增添了一枚更为沉重的砝码,重复的永生和瞬间的死亡,你会选择哪个?

我想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选择前者。

茉莉也不例外。

在刚刚得知自己已经迈入死亡循环的第一日,她还是沿着从前的人生轨迹,继续着“平常的生活”,但傍身而至的死亡,却让她开始质疑生命的每一个环节。日复一日的白领生活看似令人艳羡,但这份工作真的是拥有价值的吗?所谓的升职加薪真的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目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去委曲求全?花费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轻时光,去学习这些终究会遗忘的知识,甚至为了一个所谓的学位去一年又一年的努力备考,又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人生吗?即使考上了、又拥有了一份理想的工作,赚到的钱,可以买车买房,买下商场里的一切奢侈品,但这些物质真的可以让我们感到愉悦吗,我们在购买的究竟是喜悦,抑或只是想要通过购物这个行为,来填充自己的大脑,让付费与撕破包装那一刻的快感,刺激自己那早已被生活打磨地无比光滑、失却棱角的生命,让它能够以这一瞬的兴奋,提醒自己,我还活着,我还不是一具行尸走肉?甚至当我们一次又一次踏上跑步机,训练出一块又一块胸肌、腹肌、肱二头肌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真的因此拥有了价值吗?尽可能地延长我们的生命,真的就可以赋予它意义吗?

一个又一个场景、一个又一个生命、一个又一个问题。茉莉看着诸情百态,看着这些熟悉、却又无比陌生的脸庞,也在咀嚼着自己的人生。要带什么随自己一同进入那个世界?工作?知识?金钱?还是健康?在问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嘴角难道没有向上扬起吗?

我想,那应该是感到世事本是一场荒谬、生命本无意义之后,才会有的一抹浅浅的微笑。

在这一天的结尾,茉莉从大厦楼顶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她并没有得到一个想要的答案。也许是因为这个问题本就没有答案,又或者,在跳下去的一刻,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28年的生命,其实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自欺欺人呢?

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如果一定要将整出戏拆成三幕的话,第一天(或者说第一次轮回)的结束,也就意味着第一幕的结束。对看尽世事的茉莉而言,真正的旅程也许在此时方才开始。在摧毁了过往生活的幻象之后,茉莉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并未“充分”地享受自己现有的生命。亦步亦趋地过着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并不能让自己找到生命的意义。那么,便走向“正常”的反面,去大胆追寻自己的梦想吧。毕竟,在死亡面前,还需要有什么顾忌呢?

她已经再也不怕失去什么,死亡已经让她一无所有。

与自己崇拜的歌星相会、共赴演唱会的这场戏,与和从前的男友相会,拍摄婚纱照这一场戏,互为镜像。茉莉经历了自己爱情经历的两个极端体验,或者说,分别体验了她对于爱情的幻想、与她所亲身经历的,爱情的现实。在成千上万人面前被奉为至宝,与在众人视线之外,被一人视为珍宝,究竟哪一个才是她想要的幸福?在直面死亡之后,她也就随之剥离了外界的目光所带来的认知偏差。在这个小小公园里穿着廉价婚纱拍下的这张照片也许并不是她最光彩亮丽的一瞬间,但起码她可以确认,身边这个“木头”不会拿自己当挡箭牌以自保。

在这极尽戏谑之能事的一幕中,我们开怀笑着,看着她的爱情幻梦一点一点展开,又一点一点崩塌,直到第二十五次死在歌星的疯狂女粉丝刀下之后,才终于意识到,疯狂的并不是这个女粉丝,而是我们一直以来,赋予爱情的幻想。而真相的残酷,也随之揭开。也许茉莉可以通过重复度过每一天来掌握爱情的技巧,让歌星关注到自己、甚至喜欢上自己,正如《土拨鼠日》中比尔·莫瑞所扮演的菲尔·唐纳德可以在一次次失败后总结出女主角丽塔的好恶并投其所好,却始终无法通过这种诡计来摘取她的芳心一样,茉莉也无法让歌星在一天之内爱上自己,而反过来看,这个浮夸的男人,又真的是她理想的对象吗?

但这还并不是真正的幻灭,在意识到“木头”也许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两人却无法长厢厮守时,茉莉才真正明白了摆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怎样的绝境。爱情并不能将她从死亡手中拯救出来,而即使她选择了将木头作为带到另一个世界的“东西”,难道这就是真正的幸福吗?更何况,如果这样做,自己与死神又有什么分别?

没有人可以代替我们走向生命的终点,即使是爱人,也不能。这是一条孤独的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自己一步步走到最后。

那么,留下的难道只是绝望,只剩下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无头无尾、不尽不灭的日子吗?与死亡比起来,究竟哪种结局更可怕一些呢?留给茉莉的那个问题,答案到底是什么?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The Truman Show

在整部戏剧中,有着两层现实,第一层是茉莉的世界,第二层是戏剧演员们的世界。尽管主线故事是循着茉莉的心路历程展开的,但叙事却时不时地跳出来,进入戏剧演员们的世界。茉莉本是他们集体幻想的产物,她既有唯一的女性演员对于自身经历的投影,也有三位男性演员对一个完美女性的期待。与此同时,这四位演员也在演出中不断变换着角色,每一个人都轮流扮演着死神,并扮演着作为演员的自己。在演出中他们偶尔会被电话打断,不得不去处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被公司老板反复责难、被房东逐出无家可归,也许每个人的问题各自不同,但这些问题最终都投射到了茉莉这个集体的造物身上,而茉莉所面临的一切难题,其实也是这四个演员所面临的难题。

对于戏剧而言,沉浸感固然重要,适度打破第四堵墙也许更重要。但对《未完待续》这部作品而言,两个世界的交叠与互动,却不仅仅是一种调节节奏、或是试图让观众在严肃的叙事中稍稍放松紧张情绪的手段,它还有着另一层的作用,那就是为茉莉所面临的难题,构建一个答案。

茉莉所面临的难题,与其说是她所独有的,不如说是创造她的四位演员在自身生活中所面临的,也因此,在演出的前半段,四位演员占据了旁白的位置,他们控制着整出戏的进展,一方面构建着故事的基本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在与茉莉的互动中引导着她去面对自己同样在面对着的一个个难题。在第二幕结尾(可以视为到两段爱情故事为止),所有的牌已经摆上牌桌,但至此为止,茉莉本身仍然是用来诠释她们心境的一个幻象。因此,她迄今为止并没有发出自己真正的声音,作出自己的选择。她看似是故事的主角,其实不过是一个旁观者。

而在经历了爱情信仰的崩塌、重建和再度崩塌之后,她终于第一次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声音,振聋发聩。

放下那压榨你有限的生命,却从不曾让你感到生命价值的看似体面的工作吧;扔下那本除了影响分数之外,无法带给你任何智慧的红宝书吧;不必买那么多衣服,只选最适合自己的一款,亦无不可;生命的价值,更不仅仅在于拥有一个健康的身躯,而更在于你打算用这副皮囊,创造些什么。

茉莉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声音,这声音不仅让她跳出了死神(也即主宰世界的四位演员)施加的无尽轮回的诅咒,也让她找到了对于那个终极问题的答案,她要带走的共赴异界的,并不是一件真正存在、能够触摸的东西,而是“生命的意义”,至于它究竟是什么,并没有人说出来,也不必说出来,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件东西的形象本就不同,它可以是权位、可以是金钱、可以是智慧、可以是健康,更可以是爱情。但更重要的是,在回答出四个演员都未能定下的答案之后,茉莉也同时跳出了自己幻象的本来身份,成为了一个拥有独立意志的个体。

她从四人幻想中的故事,跳入了四人所处的现实。

于是在这部戏的最后一幕里,四人作为旁白的职责为茉莉所取代,这个故事本身,也从关于四人压抑情感与欲望的故事,真正地变成了茉莉的故事。他们共同创造的幻象,就这样活了过来,迈入了他们所处的世界,并用自己的行动,回答了四人迷茫已久的问题。

表里世界就这样融合到了一处,终极答案就这样得到了一个答案,一个全新的生命、一个独立的意志,就这样诞生了。

什么是与生命拥有同等价值的东西?什么能够击碎死神的镰刀?是什么能够让一切伤害望而却步,让一切冷漠化作温暖?又是什么让茉莉从木偶觉醒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从而改变了自己所处的世界,又改变了创造自己的四人的世界,甚至让我这个看客,也笑中带泪地反思着自己的人生呢?

是对及身死亡的清醒认知,也是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实践,更是她所做的每一件改变未来的事情。无论怎样的思辨,都不如去亲手改变自己所处的世界,只有一点一滴地动手去做,我们才可能摆脱他人以及这个世界加诸己身的一切苦难,才能找到、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只有找到这个声音,你才知道要如何在这个残忍而绝望、麻木而本无意义的世界上,存活下去、并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Epilogue

这就是《未完待续》所讲的故事,我似乎已经将一切都告诉了你们,但有趣的是,读读自己所写下的文字,似乎又根本无从概括我在观看时所感受到的一切感受。仔细思索一下,或许是因为这部作品真正的力量,并不在对白之上。正如在戏剧的最后,茉莉并没有借助语言来告诉四位演员和观众,她找到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一样,不论是对爱情的绝望和重燃希望,还是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一切都浸润在表演之中。四位演员和茉莉一起,在舞台上如走马灯一般流转,变换着身份和角色,提出、也回答着自己的问题。

毕竟,这是一部话剧,并不是一部小说。

在大部分时间里,我是笑着的,《未完待续》并没有因为题材的严肃而板起面孔试图说教,恰恰相反,由于要处理的题材稍显晦涩,四位演员的演出反而成为了抵消沉重主题的,位于天平另一端的砝码。不论是模拟日子重复时的处理,还是旁白与演出之间的刻意冲突,都足以让人意识到在破裂到无以复加的第四面墙后,其实是四位演员之间对于叙事权力的争夺,以及茉莉自身的觉醒历程。

只是在笑到捶胸顿足之后,还有些东西是可供咀嚼的,而在茉莉穿越自己所处舞台世界的边界,迈入四位演员世界的同时,这部戏也悄悄地走入了观者的世界,问着你同样的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要死去,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是,我的笔。

--

--